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年輕學者的搜尋結果,共70

  • 丘成桐撰文批陸學界以「帽」取人:應回歸數學本真

    丘成桐撰文批陸學界以「帽」取人:應回歸數學本真

    北京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12日在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數學的真諦在於深刻思想與完美邏輯。對數學的興趣,源於對宇宙奧祕的好奇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培養頂尖數學人才、做世界一流數學研究,需要摒棄浮躁之風,潛心治學,回歸科學精神的本真——對未知的好奇、對真理的探索以及對自然之美的追求。

  • 台灣橋梁計畫 石墨烯之父揭幕

    台灣橋梁計畫 石墨烯之父揭幕

     台灣橋梁計畫預計今年及明年共邀請31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舉行系列演講與學術交流,昨天首場講座在台灣大學舉行,邀請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演講,並與師生交流互動,開啟跨國科研交流序幕。

  • 3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訪台!「台灣橋樑計畫」石墨烯之父講座揭序幕

    3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訪台!「台灣橋樑計畫」石墨烯之父講座揭序幕

    為推動台灣與國際頂尖學術界的深度交流,由中央研究院與國內12所學研機構共同推動的「台灣橋樑計畫 (Taiwan Bridges Program)」正式啟動,今日在台灣大學舉行開幕式暨首場講座,邀請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蓋姆爵士(Prof. Sir Andre Geim)蒞臨演講,開啟跨國科研交流序幕。

  • 解開「生命物流」奧秘 諾貝爾獎得主羅思曼台大談細胞傳輸

    解開「生命物流」奧秘 諾貝爾獎得主羅思曼台大談細胞傳輸

    201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主任詹姆斯・羅思曼(James E. Rothman)教授,以及其妻子耶魯大學知名神經科學家喬伊・赫希(Joy Hirsch) ,日前共同出席台灣大學舉行的座談會。 羅思曼分享最新研究證實鈣離子感受蛋白在最後的釋放階段扮演著「啟動器」的關鍵角色,同時援引神經性疾病患者相關蛋白質突變的案例予以佐證。

  • 制度化學術交流 政大東亞所赴北京

    制度化學術交流 政大東亞所赴北京

     兩岸學術交流面臨限縮之際,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近日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在北京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有近40位兩岸專家齊聚,探討中美關係和兩岸情勢。兩岸學者同聲強調兩岸制度化、機制化學術交流的重要性,尤其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和兩岸情勢下,交流有助深化雙方相互理解,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新動能。

  • 社評/藍營青壯世代的兩岸功課

    社評/藍營青壯世代的兩岸功課

     國民黨主席選舉後,將啟動新一波人事改組,可以預期藍營青壯世代將加速崛起。但真正值得關注的,並非國民黨中央幾個人的調動,而是在失去執政權10年後,藍營青壯世代幕僚與論述主力,如何思考國民黨、台灣及中國的未來?國民黨的勝選策略與國家方略為何?

  • 為何台灣不能拿諾貝爾獎

    為何台灣不能拿諾貝爾獎

     202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包括日本的 Susumu Kitagawa(因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突破),而醫學獎得主之一也落在了日本的 Shimon Sakaguchi(與美國同僚共同發現調節型 T 細胞機制、揭示免疫耐受性)。這樣的發展,讓人好奇為什麼在亞洲,日本人在諾貝爾獎的舞台上頻頻出現,而像台灣這樣原本學術基礎不算薄弱的地方,至今仍未培育出台灣本土的得獎者?

  • 張瑞雄專欄》為何台灣不能像日本一樣拿諾貝爾獎?

    張瑞雄專欄》為何台灣不能像日本一樣拿諾貝爾獎?

    202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包括日本的 Susumu Kitagawa(因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突破),而醫學獎得主之一也落在了日本的 Shimon Sakaguchi(與美國同僚共同發現調節型 T 細胞機制、揭示免疫耐受性)。這樣的發展,再次讓人好奇為什麼在亞洲之中,日本人在諾貝爾獎的舞台上頻頻出現,而像台灣這樣原本學術基礎不算薄弱的地方,至今仍未培育出台灣本土的得獎者?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能僅以「運氣」作結,而必須回看長期的體制、文化與學術生態之間的深層互動。

  • 燒燙傷後11天內植皮最佳 可降感染風險、減少併發症

    燒燙傷後11天內植皮最佳 可降感染風險、減少併發症

    台灣每年約有17萬人次的燒燙傷病患,其中約1萬人需要住院,「清創及植皮手術」是燒燙傷治療中重要一環,但目前燒燙傷治療準則中,最佳植皮時機仍無共識。基隆長庚醫院進行大規模研究,發現植皮手術應在燒燙傷患者病情穩定後儘早進行,建議時間為燒燙傷後11天內植皮,可減少最多併發症風險及住院時間。

  • 互信不足 陸公開駐京台媒名單

    互信不足 陸公開駐京台媒名單

     由大陸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中國記者網」9月5日公告一份台灣在京駐點記者名錄。雖然這份資料匯整早行之有年,但特別在此時間點提出,更首度在網站公開揭露,好方便確認「正牌駐京記者」有哪些單位與人員。側面上一定反映出兩岸關係近年江河日下,雙方互信不足與大陸加強國安下的媒體管控等趨勢。

  • 新部長上任就脫稿?石崇良幽默發言 曝上任後目標

    新部長上任就脫稿?石崇良幽默發言 曝上任後目標

    石崇良今日正式升任衛福部長,衛福部今日(1)舉行卸任、新任部長交接典禮,過去頻頻失言引起風波的卸任部長邱泰源,自嘲過去脫稿常被做文章,叮嚀石崇良小心一點;石崇良上台後表示今天要聽邱部長的話,但只照稿念幾句就放棄,「脫稿一下好了」,讓現場哄堂大笑。

  • 中山大學化學系2副教授 同獲吳大猷紀念獎殊榮

    中山大學化學系2副教授 同獲吳大猷紀念獎殊榮

    國科會114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揭曉,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再度傳來佳音,有2位副教授廖軒宏與邱政超獲獎,展現在化學領域的強勁科研實力。兩人分別在光電驅動有機合成與計算動力學模擬技術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不僅具有高度學術價值,也能應用於實務層面,體現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並行的重要意義。

  • 台灣2學者登諾貝爾會議!與20位經濟學巨擘齊聚德國

    台灣2學者登諾貝爾會議!與20位經濟學巨擘齊聚德國

    第八屆林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議將於2025年8月26日至30日於德國林島舉行,預計邀集約20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來自全球55個國家、近300位青年學者齊聚交流,其中台灣2位青年經濟學者脫穎而出,獲邀出席盛會,分別是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助研究員李宗憲,以及政治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梁斐琪。

  • 台師大女足案延燒!吳誠文曝體育學門3大問題

    台師大女足案延燒!吳誠文曝體育學門3大問題

    台師大女足抽血案持續延燒,更進一步擴及至整體體育學領域研究,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指出,體育相較其他學門,普遍存在學術倫理認知不足、師生關係過於緊密及人體實驗規範不嚴等問題,因此將推動全面改革,保護學生權益並提升台灣學術的國際形象。

  • 張五岳:兩岸年輕學者更需交流

    張五岳:兩岸年輕學者更需交流

     在大陸官方持續拒絕和民進黨政府接觸情況下,綠營學者出席在港澳舉行的研討會,是否有助於兩岸交流?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認為,兩岸四地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對話,可以增進彼此理解,避免誤判,甚至雙方能夠進一步累積認識和情感。

  • 林廷輝喊話北京 摘掉藍色面紗

    林廷輝喊話北京 摘掉藍色面紗

     大罷免結果牽動兩岸關係未來走向。有聲音認為,大罷免遭逢挫敗後,除可間接拉抬、穩定大陸內部的「和統派」聲量,甚至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成為紅綠對話的另類契機。談及多次受邀赴陸學術交流,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祕書長林廷輝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就是希望把兩岸僅有交流動能維持住,至少保留一點「見面三分情」的溫度。

  • 台肥基金會加碼獎學金 助學子追夢

    台肥基金會加碼獎學金 助學子追夢

     台肥基金會6月26日假台肥公司台中廠舉辦114年度獎學金頒獎典禮。今年在董事長李孫榮的前瞻理念指導下,台肥基金會除延續對「新南向政策」學子的關懷,更加碼擴大對農業子弟及清寒家庭學生的資助力道,發放對象涵蓋大學、碩士至準博士等共計62位傑出學生,發出總獎學金近新台幣200萬元,較去年增幅達2成5。

  • 清大QS世界大學排名躍升!全球第176名 論文引用率成關鍵

    清大QS世界大學排名躍升!全球第176名 論文引用率成關鍵

    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公布最新的2026世界大學排名,國立清華大學排名全球第176名,比去年的210名大幅躍升34名。清大指出,其中進步最多的項目是教師平均論文被引用數,呈現研究動能大爆發;表現最佳項目則為雇主評價,排名全球第116名。

  • 臺灣3位年輕科學家獲邀 出席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

    台灣年輕學者人才輩出,將於6月29日至7月4日舉行的第74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有來自84個國家、逾630位年輕科學家獲邀,可與約35位諾貝爾獎得主會面交流,中央研究院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博士生楊欣瑜、吳氏鸞(Loan Thi Ngo),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博士候選人陳羿帆通過國際選拔,將代表臺灣與會。

  • 陸委會製造新黑名單?

    陸委會製造新黑名單?

     台灣歷史上,國民黨曾長期製造黑名單。台獨、左派跟異議者,被國民黨製造的黑名單,禁足於海外,不准回台灣,長達二三十年。甚至不能回台奔喪。這是直到今天,民進黨很多人,對《黃昏的故鄉》這首歌,仍然有很深感觸的原因。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