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延後上市的搜尋結果,共20筆
經濟部統計處24日公布8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其中零售業營業額為3,915億元,年增率0.4%,終結連四個月負成長。統計處分析,業者掌握父親節、中元節等節慶採買及暑假出遊商機。但9月有21天為民俗月,預期9月零售業營業額將再轉為負成長。
全球知名跑車大廠保時捷,股價22日股價重挫7%引起市場關注。據Yahoo Finance報導,保時捷部分電動車將延後上市,以及第三度削減全年盈利預測都是股價暴跌原因。
中華汽車19日宣布MG全新G50 PLUS正式上市,售價108.5萬元起,搭配貨物稅補助新制,入手價壓低至98.5萬元,為國內唯一百萬元內正七人座MPV。加上全車系皆適用最高10萬元優惠,其中ZS增加心動版後入手價不到60萬元,中華樂觀MG在第四季銷量將衝今年高峰。
中元節豬肉拍賣市場罕見4連休!由於豬源不足等原因,據農業部統計,最近毛豬拍賣價格仍處高價,一度飆破每公斤112元、創下史上新高,農業部因而協調全國肉品市場從中元節(6日)至9日共同休市4天,充分供應中秋節期間的豬肉需求。
隱形眼鏡大廠精華(1565)今(25)日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9.5元,開盤參考價149元,由於匯損因素,再加上新產品延後上市,2025(今)年營運成長動能受限,今日股價開高後,多空在平盤處展開攻防,填息之路顯得冷清。
台股昨(13)日氣勢如虹,加權指數盤中一度衝高至24,406點,再度刷新波段新高,距離歷史最高點24,416點僅剩一步之遙,終場收紅K棒,多頭氣勢如虹,惟因高處不勝寒,不單台積今(14)日出現漲多回跌,股價開盤下跌15元,以1,185元開出,加權指數早盤一度以24,258.5點、開跌111.52點,惟在多方穩住陣腳下,跌點持續收歛,甚至一度由黑翻紅。
GB200正進入量產,為伺服器組裝廠帶來滿滿業績,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強調,GB300不會遲到。外界預估,GB300下半年將問世,全面採用水冷系統,帶動奇鋐(3017)、雙鴻(3324)、勤誠(8210)、AMAX-KY(6933)等主要散熱股上漲。
去年問世,深受民眾喜愛的文博會吉祥物「巷仔Niau」,掀起一波搶購收藏熱潮,台南市長黃偉哲本周一熱騰騰開箱5款新版巷仔Niau公仔禮盒與盲盒,原訂今天開賣,但受0121日嘉義大埔地震影響,大批公仔遭震,目前逐一檢視中,確定將延後上市。
中國電動車近兩年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對全球汽車產業帶來極大的衝擊,行業秩序重整;對於一年新車銷售規模不到50萬輛的台灣,也起了蝴蝶效益,引爆了一場自製率的風暴;無論是基於美中對抗選邊站,還是出於保台抗中的危機意識,恐將帶來加速「國產車」消失的結果。
去年00929掀起月配息風潮,今年上半年則爆發00940之亂,沒想到下半年又吹起月配息降息風,5大熱門月配從降息2成到近7成都有,網友喊嘆「季配屌打月配」、「月配真的沒一支能打」,分析師股添樂表示,配息縮水是因價差配完了,「回歸正常」,但00918第4季配息不降反升,年化殖利率12%起跳,是因編制規則有競爭力,才能近2年績效蟬聯高股息亞軍。
電動車市場激戰,今年有多個品牌皆首度導入全新電動車款,在前九月領牌2.88萬輛,已超越去年全年電動車市場規模後,雖MG電動車MG4生產受到國產化新制限制,但業者推估,今年仍可攻上約3.8萬輛水位,較去年2.55萬輛一年增加近1.3萬輛,成長近5成。
AI狂潮來報到,輝達(NVIDIA)次世代Blackwell晶片本季出貨,股價掀起慶賀行情,14日終場勁揚2.43%,最高觸及139.6美元,成功改寫分拆後新高,帶旺成份股中含輝達的原型ETF,兆豐洲際半導體(00911)、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台新全球AI(00851)等多檔搶沾光。
美國聯準會正式啟動降息循環,第四季包括台股的全球股市何去何從?兩位投資專家從多個面向分析行情變化,並提供對應的策略與值得布局的標的。
索尼斥資50億、研發8年的FPS遊戲《星鳴特攻》大暴死,僅過12天就暴死宣布全面退款,糗的是上市當天團隊的遊戲動畫師Xander Anim看到數字後仍嘴硬,表示以團隊成就自豪,還開嗆網友「不在乎白癡的意見」,如今卻將所有文章上鎖。
大陸國產首款3A遊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甫開賣就傳捷報,上線4天銷量已突破1000萬套,預估銷售額達128億元台幣。但遊戲並未在台灣Playstation Store(PSN)上架,外傳是政治因素影響。數發部數產署副署長林俊秀說,至今仍未收到在台代理商繳交的相關文件,是在審查中,不是沒通過;他並強調,通過的大陸遊戲,到目前為止有242款,此次不會是故意卡關。
外媒披露,任天堂擬將下一代Switch遊戲機推出時間由今年底推延至2025年初,拖累股價一度暴跌8.5%,創下一年來最大盤中跌幅。
LED封裝廠億光2023年車用產品站穩雙位數,達10~15%,展望2024年,特斯拉(Tesla)降價的衝擊趨緩,預期汽車相關應用可望挑戰雙位數成長。
中國證監會8月底提出階段性收緊首次公開募股(IPO)節奏,同時加大對IPO的審核和監管。據統計,今年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IPO申請,前10個月A股IPO融資規模更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0%。
大陸提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後,A股IPO降溫態勢明顯。截至目前為止,A股年內共終止約200家企業發行上市審核,其中逾8成企業為主動撤回申請。對此,大陸官媒指出,「一查就撤」暴露出部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存在「帶病闖關」心態。
今年11月份,大陸又有多家擬首次公開募股(IPO)企業相繼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交易所決定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大陸《經濟日報》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內已有約200家企業終止IPO,「無論是從終止數量還是融資規模來看,A股IPO降溫態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