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截流的搜尋結果,共131筆
為解決區域淹水問題,桃園市政府在中壢體育園區興建滯洪池調節洪峰,工程進行中,今年4月一場強降雨將滯洪池填滿逾一半,且黃屋庄溪至中山東路普仁橋遇瓶頸段改善困難,地方擔憂恐影響滯洪池完工後排洪效能。市府水務局說,中壢後站淹水原因為下水道保護標準不足所致,改善方案為滯洪、截流、提升下水道容量及智慧監控。
為解決區域淹水問題,桃園市政府在中壢體育園區興建滯洪池調節洪峰,工程進行中,今年4月一場強降雨,已將滯洪池填滿逾一半,且黃屋庄溪至中山東路普仁橋遇瓶頸段改善困難,地方擔憂恐影響滯洪池完工後排洪效能。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光復鄉嚴重死傷,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吳嘉和5日質詢時詢問曾任閣揆的桃園市長張善政能否構成國賠?張善政認為在灰色地帶,雖然是天災,但並非完全不能控制,因為一開始災害規模預判是嚴重失準,預警系統有改進空間。
屏東縣沿山公路185縣道是縣內重要觀光廊道,但萬巒鄉東山路與沿山公路交會處,及吾拉魯茲部落與萬金營區附近,因排水條件不佳,過去在強降雨時容易發生積淹水情況,為改善淹水問題,屏東縣政府在2處進行排水改善工程,21日舉行治水工程開工典禮,預計明年底之前完工。
鄰近屏東縣萬巒鄉與泰武鄉的沿山公路185縣道是重要觀光廊道,但萬巒鄉東山路與沿山公路交會處,及吾拉魯茲部落與萬金營區附近,因排水條件不佳,常久以來在強降雨時容易發生積淹水情況,為改善淹水問題,屏東縣政府在2處進行排水改善工程,預計明年底之前完工。
新北市板橋湳仔溝昔日曾被譏為「黑龍江」,惡臭難聞,市府近年推動水環境治理,現已成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水利局9日舉辦「世界河川日重回湳仔溝」活動,透過紀錄片回顧湳仔溝蛻變,值得一提的是,湳仔溝獲選「都市河川復甦」典範,新北市長侯友宜形容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
板橋湳仔溝昔日曾被譏為「黑龍江」,惡臭難聞,新北市府近年積極推動水環境治理,現已蛻變為兼具防洪與生態功能的都市生態廊道。新北市水利局9日舉辦「世界河川日 重回湳仔溝」活動,活動透過紀錄片回顧湳仔溝蛻變,新北市長侯友宜形容這是一場「從掩鼻到微笑」的城市華麗轉身。
「三台山」因外型得名,或尖、或圓、或盾,立在恆春東北,是地標,遠近皆知。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長江最美的時刻將至!「長江」這條奔流不息的巨龍,是一幅綿延千里的壯麗畫卷,長江不僅廣納百川,超過6300公里的長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長河,長江之美是多少詩詞大家、文人騷客筆下的「借題」及「描繪之景」,其中三峽無疑是最為瑰麗璀璨的一段,以鬼斧神工的自然奇景與深厚的人文底蘊,交織成一曲動人心魄的交響,或許您已親眼感受長江三峽之美,但大部份應該都是三峽大壩完成之前吧!現今蛻變的模樣,更讓人「游」拾起當下來場探索之由,尤其最美的時刻-三峽即將開啟3個月紅葉遍布三部曲,仲秋時五彩繽紛、晚秋時層林盡染、初冬時一片火紅,讓整個長江三峽流域,展現「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三峽紅葉、四季雲雨、千年古鎮,萬年文明!」的精彩,也正是吸引眾多國際遊客前往的時刻!
英國的水利產業自1989年私有化以來,主要由約20家私營水務公司經營,並受到英國環境署與水務監管辦公室的嚴格監管。
高雄市三民區寶珠溝一處水泥攔河堰附近,當地里長反映,在上月中旬開始,攔河堰後方河道常見髒到發黑的漂浮物,並飄散異味,讓附近百戶居民難忍,且剛清完2天又堆滿,抱怨高市府沒有根治措施,民代希望市府徹查是否有非法排放,並提升上游汙水接管率以保障周邊住戶權益。對此市府回應,除加強稽查外,也會評估調整擋水牆設計,以減少漂浮物堆積。
墾丁南灣海域近期被當地海水變得異常混濁,潛水業者懷疑是核三廠開挖光電廠工程所致。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9日)邀縣府、潛水業者赴現場勘查,在出動空拍機、水下攝影觀察後,研判核三排水難以造成如此長距離的廣大海域泥沙,應是受多重因素影響。但台電強調,仍會強化核三廠排水管理,後續與各單位釐清確切原因。
竹溪是舊台南市區唯一的自然河川,因兩側密植竹子得名,經市府污染整治後,成為熱門拍照打卡景點。不料,位於中華路橋下的自來水幹管1日破管,大量泥沙隨水經由下水道流入竹溪,除造成竹溪黃水滾滾,也讓剛完成清淤的月見橋下方河道「做白工」。市府水利局將視淤沙狀況,考慮提出賠償要求;環保局也說,已完成稽查,目前正由水公司搶修中。
經濟部水利署整合雲林縣虎尾鎮都市計畫區與北港溪虎尾段,規畫「虎尾潮韌性城鎮水岸縫合」工程,總經費11.23億元,行政院長卓榮泰30日前往虎尾糖廠參加「安慶圳大排虎尾糖廠段排水路治理工程」開工祈福典禮,期許虎尾潮工程能成為全台所有河岸整治工程及文化資產保存工程的典範。
桃園市中壢區今年屢因大雨淹水被網友戲稱「環北灣」,審計處發現桃園20處都市計畫區,有高達207條雨水下水道管段,未能滿足5年重現期距保護標準,其中,中壢、平鎮就占逾3成,和積、淹水災情現況相符。水務局坦言升格前是採3年重現期距設計,如今全市建設率已達85%、居六都第3,會持續爭經費興建,並將舊城中壢、平鎮列為首要改善區域。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城市生態環境關係到超過9億多市民福祉。從廣州、馬鞍山、南寧三座城市的整治,可了解大陸近年來,如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也提供了相互借鏡之處。
2日台南降下「百年一遇」豪雨,台南多處行政區淪水鄉澤國,市議員陳碧玉表示,部分道路積水肇因於側溝排水溝被民眾私設斜坡道甚至鐵板擋住,影響排水,「花再多錢治水、做再多側溝也無法改變淹水」,要求市府全面檢視並改善。工務局長陳世仁坦言這是沉痾,後續將盤點易積淹地區增加入水孔作為因應。
據深圳衛視「直新聞」報導,7月24日起,印度將時隔五年恢復向中國公民發放旅遊簽證。在23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表示,推動人員往來便利化符合各方共同利益。中方願同印方保持溝通與協商,不斷提升兩國人員往來便利化水平。
台灣多處河川近年來時常陸續傳出魚群死亡事件,台北市環保局8日分析指出,主因是天氣劇烈變化導致水中含氧量驟降,並非是工業汙染,為因應極端氣候環境挑戰,已建構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並依科學數據啟動跨局處應變機制,只要接連2天有5小時以上河水溶氧低於每公升0.3毫克或連續出現高溫,將啟動「死魚事件預警機制」,降低生態衝擊。
台灣多處河川近年來時常傳出魚群死亡事件,引發民眾關注。台北市環保局8日表示,這類現象主要是因天氣劇烈變化導致水中含氧量驟降,並非是工業污染。為因應極端氣候下的環境挑戰,台北市已建構完整的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並依據科學數據啟動跨局處應變機制,有效降低生態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