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提前投票的搜尋結果,共77

  • 民主黨大勝!川普重返白宮首次地方選舉3連敗

    民主黨大勝!川普重返白宮首次地方選舉3連敗

    美國週二(4日)舉行川普重返白宮後第一次重要的州級和地方選舉,選出維吉尼亞和紐澤西兩州州長和紐約市長。這次選舉被視為民眾對於川普執政9個月反應的早期指標。根據路透、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報導,3場選舉全由民主黨候選人拿下勝利。

  • 日執政聯盟慘敗 參院淪少數

    日執政聯盟慘敗 參院淪少數

     日本第27屆參議院選舉20日晚間落幕,出口民調顯示,自民黨席次將大幅減少,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席次恐低於1999年聯手以來最低紀錄的46席,若同時在參眾兩院喪失過半優勢,將是自民黨1955年主政以來首次雙敗。

  • 遭沈伯洋造謠「主持會議」強推法案 牛煦庭狠酸:召委張宏陸情何以堪?

    遭沈伯洋造謠「主持會議」強推法案 牛煦庭狠酸:召委張宏陸情何以堪?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今中午在「Threads」上發文,稱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主持立法院內政委員會,要強推不在籍投票。結果根據國會頻道直播,今日主持會議者為民進黨召委張宏陸,沈遂急忙刪文。牛煦庭遭造謠也在臉書上嘲諷,「青鳥宗師,真不愧是認知作戰的『第一紅人』。」

  • 韓國媒體先宣布 李在明當選總統

    韓國媒體先宣布 李在明當選總統

     韓國3日舉行總統大選,根據最新出口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51.7%的得票率領先,可望為韓國政治動盪畫下句點,據韓國JTBC電視台深夜報導,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

  • 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 今上任

    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 今上任

     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3日落幕,KBS、MBC、SBS等3大電視台晚間8時聯合公布出口民調結果,由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51.7%支持率大幅領先,擊敗主要對手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的39.3%,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僅獲7.7%。李在明在近午夜時向媒體簡短表示,「我將盡最大努力履行國民賦予我的重大責任與使命,不辜負國民的期待」。李在明預計4日於國會就職為韓國新任總統。

  • 韓總統大選》李在明篤定當選:竭力恢復經濟與民生

    韓總統大選》李在明篤定當選:竭力恢復經濟與民生

    (4日00:22更新--最新票數、李在明演說)南韓周二(3日)第21屆總統大選投票當地時間晚間8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結束,出口民調顯示在野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大勝執政黨候選人金文洙。中選會數據顯示,當地時間深夜11時50過後已開出超過45%選票,李在明與金文洙得票數差距已超過100萬張,多家媒體認為李在明篤定當選。61歲的李在明於當地時間3日深夜前往首爾國會所在地汝矣島的中央黨部觀看計票情形。台灣時間凌晨0時許韓聯社快訊報導,李在明在當地時間凌晨1時許發表演說,誓言上任後「竭盡全力恢復經濟與民生」。

  • 快訊》韓總統大選兩強爭鋒!出口民調出爐李在明大勝

    快訊》韓總統大選兩強爭鋒!出口民調出爐李在明大勝

    (19:30更新--出口民調前3強得票率出爐)南韓周二(3日)舉行第21屆總統大選投票,以解決前總統尹錫悅因貿然戒嚴遭彈劾下台遺留的政壇權力真空與紊亂。投票已於當地時間晚間8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結束,隨後開票。全國合格選民已逾3分之1提前投票,距離投票時間結束之前1小時,投票率77.8%已超越上屆。南韓中選會預估勝出者可望於當地時間午夜左右出現,周三(4日)上午將正式公布選舉結果。

  • 贊成台灣開放不在籍投票嗎?最新網路投票3.3萬人心聲曝

    贊成台灣開放不在籍投票嗎?最新網路投票3.3萬人心聲曝

    韓國今(3)日舉辦總統大選,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日前宣布,本屆大選旅外投票率高達79.5%,該數據不僅反映海外韓國公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高度參與熱情,也進一步驗證韓國多年推動不在籍投票制度的成果。而根據一份3.3萬人參與、詢問「是否贊成台灣開放不在籍投票」的最新網路投票顯示,有49.9%的人表示贊成。

  • 韓大選投票率73.9%創紀錄!「章魚里」精準預測7總統

    韓大選投票率73.9%創紀錄!「章魚里」精準預測7總統

    第21屆南韓總統大選今(3)日登場,截至當地時間下午5時,投票率已達73.9%,創歷屆大選同時間最高紀錄。此外,南韓大選的章魚里位在中部的大田廣域市,自第14屆大選以來,每一屆在大田市獲得最高票數的候選人,最終都成為總統。韓媒指出,選舉結果最快於台灣時間深夜11時初見端倪。

  • 韓海外投票近8成 台灣可借鏡

    韓海外投票近8成 台灣可借鏡

     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日前宣布,本屆大選旅外投票率高達79.5%,創下2012年施行該制度以來新高。數據不僅反映海外韓國公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高度參與熱情,也進一步驗證韓國多年推動不在籍投票制度的成果,為尚處於政策拉鋸的台灣留下可供參照。

  • 韓大選明投票 東北亞風起雲湧

    韓大選明投票 東北亞風起雲湧

     韓國第21屆總統大選3日正式登場,這場選戰不僅是韓國政權輪替的關鍵時刻,也將改寫東北亞地緣政治的版圖。在投票日前的黃金周末,主要政黨候選人的宣傳車在首爾街頭穿梭,各處人群壅塞,政治口號與吶喊飄盪在空中,選戰如戰場般緊繃。大選前居於頹勢的保守派似有集結態勢,無黨籍候選人黃教安1日突然宣布退選,並呼籲選票轉向支持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居於領先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則加強防備。

  • 期待改變 選民不再政治冷感

    期待改變 選民不再政治冷感

     韓國大選投票日最後倒數,首爾街頭處處可見候選人的布條與競選車輛,政見演說與民眾喊口號的聲響此起彼落,反映選戰氣氛緊繃。從候選人造勢活動支持者,以及不同世代選民在街頭的互動,透露出這場選舉不僅關係政權輪替,更折射出韓國在世代、階層與價值觀上仍有著深層矛盾。

  • 韓大選倒數2天 李在明領先金文洙

    韓大選倒數2天 李在明領先金文洙

     韓國6月3日舉行總統大選,兩邊陣營把握選前最後黃金周在首爾積極造勢,期盼將票數催到最高。因戒嚴下台、造成提前選舉的前總統尹錫悅,也成為造勢現場焦點之一。多項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支持率,領先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

  • 加拿大選舉「反川」自由黨勝出!川普激怒加國人釀驚天逆轉

    加拿大選舉「反川」自由黨勝出!川普激怒加國人釀驚天逆轉

    加拿大聯邦大選結果於當地時間28日深夜出爐,總理卡尼(Mark Carney)所率領的自由黨(Liberal Party)勝出將籌組新政府,卡尼也將續任總理一職。卡尼競選期間主打反美國總統川普,外媒評論,加拿大此次大選籠罩在川普併吞國土及關稅夾擊的陰影下,反而激發加拿大人的民族主義,讓原本民調低迷的自由黨扭轉局面勝選,可以說,川普讓加拿大選情出現驚人逆轉。

  • 川普威脅刺激 加國大選200萬人提前投票

    川普威脅刺激 加國大選200萬人提前投票

     加拿大即將於28日大選,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下,加國有超過200萬人提前投票,比2021年增加了36%,凸顯民眾對投票的熱情。與此同時,為展現加拿大經濟實力、捍衛主權免受美國侵害,加國總理卡尼19日公布了減稅和增加國防開支的計畫。

  • 美盟友對陸分歧 英願合作 加批威脅

    美盟友對陸分歧 英願合作 加批威脅

     同屬「五眼聯盟」的美國傳統盟友英國與加拿大,在川普宣布「解放日」加徵對等關稅後對中態度出現兩樣情,英國財相嗆川普施壓「孤立中國」才是「傻事」(stupid thing),表態拒絕美國對中強硬路線;加拿大總理卡尼則說,中國是加拿大面臨的最大外國干預、地緣政治威脅之一,也是北極、亞洲與台灣日益凸顯的安全威脅。

  • 陸生涉國安案件  密西根大學將中斷與上海交大合作關係

    陸生涉國安案件 密西根大學將中斷與上海交大合作關係

    參加美國密西根大學聯合項目的5名中國學生,數月前因在一處偏遠軍事基地外的可疑活動,受到美國聯邦當局的刑事指控。密西根大學當地時間10日表示,高度重視國家安全事宜,當前正在結束與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夥伴關係。

  • 憲訴法 覆議遭否決 綠提暫時處分

    憲訴法 覆議遭否決 綠提暫時處分

     立法院10日藍白聯手提案,審查行政院《憲法訴訟法》覆議案。投票結果藍白以62票戰勝民進黨51票,否決覆議案。府院皆表示將評估下一步作為,維護憲政正常運作。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透露,待下周行政院長副署、總統公告後,黨團就會到憲法法庭聲請暫時處分、釋憲。意即總統最晚在17日公告。藍白則呼籲賴清德總統盡快提名、補齊大法官。

  • 美國大選》川普本命區結果何時揭曉?佛州州務卿說話了

    美國大選》川普本命區結果何時揭曉?佛州州務卿說話了

    美國2024總統大選周二(5日)在全美各地投票所投票。川普居住的佛州,民主黨歐巴馬2008、2012兩屆在此連贏2次,2016、2020兩屆則由代表共和黨的川普拿下。佛州州務卿伯德(Cord Byrd)周二表示,截至選前一天(4日),全州已有830萬人提前投票或利用郵寄方式投票,州普選結果預計投票日當晚「就寢時間」出爐。

  • 7500萬人提前投票 總投票率估6成多

    7500萬人提前投票 總投票率估6成多

     美國大選將在當地時間5日的「超級星期二」上午7時開始投票(台灣時間5日晚間7時),從西部橫跨東岸,各地開始及結束投票的時間不盡相同。美國此次合格選民逾1.6億人,提早投票選民已超過7500萬人,專家預計此次大選投票率大約在60至67%之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