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收支逆差的搜尋結果,共54筆
總統賴清德日前指派林信義擔任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我方領袖代表。於官場而言,林信義曾任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及行政院副院長,於民間企業而言,在擔任中華汽車副董事長期間,於1995~1999年赴福州投資東南汽車,在兩岸交流上也取得不小成就,與時任福建省副省長習近平熟識,算得上是老朋友了。以此資歷出席APEC,可謂不二人選。
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二季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高達362.3億美元、創史上新高,金融帳淨流出185.3億美元,已連續60季、整整15年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累計淨流出衝破9,000億美元。
中央銀行20日下午公布第二季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高達362.3億美元,創下史上新高,而金融帳淨流出則為185.3億美元,則已連續高達60季、整整15年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累計淨流出衝破9,000億美元。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川普4月2日宣布的關稅政策越權,川普政府已向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提出上訴,之後還可上訴至最高法院,但這些法院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做出判決。投行高盛28日發布報告分析,川普政府可引用其他法源來加徵這次駁回的關稅,包括動用《1974年貿易法》122條款,為後續啟動301條款調查爭取時間,而《1930年貿易法》338條款與《1962年貿易擴張法》232條款也是可能選項。
投行高盛28日發布報告分析,川普政府可引用其他法源來加徵這次駁回的關稅,包括動用《1974年貿易法》122條款為後續啟動301條款調查爭取時間,而《1930年貿易法》338條款與《1962年貿易擴張法》232條款也是可能選項。
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一季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為302.3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282.3億美元,已連續高達59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其中,因年初受川普關稅隱憂衝擊,全球股市下修,台股同樣重挫,外資大幅減持台股,造成非居民證券投資淨減少195.1億美元,為史上單季新高。
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一季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為302.3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則為282.3億美元,已連續高達59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其中,因年初受川普關稅隱憂衝擊,全球股市下修,台股同樣受挫,外資大幅減持台股,造成非居民證券投資淨減少195.1億美元,創史上新高紀錄。
賴總統,你的道德勇氣在哪裡?勞團直言,勞工保險年金改革歷經多年討論,已不再討論要不要改、而是要如何改。前總統馬英九及蔡英文皆曾啟動年金改革,最後皆未完成勞保年改,不過至少已啟動社會對話,但賴總統上任前原本稱要有道德勇氣,但上任至今依舊僅有撥補,難以挽回勞保邁向破產的命運。
依最近一次勞保精算報告指出,雖然近年撥補、投資效益等,但勞保仍會於2031年破產。據勞保局統計,截至今年2月為止,勞保收支逆差達70億餘元,而依勞保局預估,2025年全年收支逆差達849億元,行政院24日宣布將透過特別預算再撥補勞保100億元,恐怕連一季收支逆差都無法補齊。
中央銀行公布2024(去)年第四季國際收支,單季經常帳順差達344億美元,全年順差更高達1,183.3億美元,創歷年次高水準;而針對組成細項觀察,去年一舉寫下「五個新高」,包括經常帳項下的商品貿易破千億大關、達1007億美元,以及初次所得303.3億美元、旅行收支逆差104.01億美元,加上金融帳項下的直接投資210.5億美元及直接投資的資產319.8億美元,創下五個歷年新高。
中央銀行公布去年第四季國際收支,單季經常帳順差達344億美元,全年順差更高達1,183.3億美元,創歷年次高水準;而針對組成細項觀察,去年一舉寫下「五個新高」,包括經常帳項下的商品貿易破千億大關、達1007億美元,以及初次所得303.3億美元、旅行收支逆差104.01億美元,加上金融帳項下的直接投資210.5億美元及直接投資的資產319.8億美元,創下五個歷年新高。
央行今公布113年第4季經常帳順差344.0億美元,金融帳淨資產增加307.0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41.4億美元。113年全年經常帳順差1138.3億美元,金融帳淨資產增加943.9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108.8億美元。
勞保局14日公布,勞工保險2024年全年收入達4881億餘元、支出達5546億餘元,全年收支逆差達665億元,平均每天收不抵支1.82億餘元、創下史上新高,勞動部官員坦言,近年保費收入並未大幅增加,費率未達平衡費率,加上逐步邁向高齡化才會使收支逆差缺口再增加,但若加計政府撥補及投資收益,全年仍順差2200億餘元。
日本財務省10日公布的2024年國際收支統計顯示,經常項目收支(顯示與海外的貨物、服務和投資交易情況)為順差29.2615兆日圓。順差額比上年增加29.5%,連續2年擴大。創下有可比較數據的1985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貿易逆差縮小,投資收益和訪日遊客消費的貢獻。
勞動部21日發布最新勞保精算報告並指出,雖然已編列3870億元用於撥補,卻因給付持續大於收入,精算負債達14兆1027億元,就算2026年仍撥補1200億元也不夠,若不啟動年金改革,勞保基金仍會在2031年破產。
勞動部勞保局2021年精算報告顯示,若不改革,勞保基金將在2028年破產,不過勞保局21日精算報告指出,就算撥補加大力道、調整多項指標後,勞保基金破產的年限至2031年,但潛藏負債從2021年預估的10.29兆元,增加至2024年的13.23兆元,保費收支逆差也屢屢新高。
據勞保部21年發布的最新勞工保險精算報告指出,隨著給付不斷增加,收入增加有限,勞保收支差額會逐年擴大,2025年收支逆差估達813億元、2026年就達1215億元、2017年達1437億元、2030年達2922億元,預估2026年基金水位下滑,至2031年開始基金破產,且精算負債也從2020年的11兆501億元,截至2023年已達14兆1027億元。
出國真的比國旅好玩嗎?國人瘋出國,觀光財狂送海外,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經常帳中的旅行支出(國人出國)高達62億美元,但旅行收入(外國人來台)卻只有25.1億美元,逆差(錢進海外)高達36.9億美元(約新台幣1167億元),不只首度飆破千億,更創新高紀錄,台灣觀光競爭力堪虞。
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三季國際收支,第三季經常帳順差降至274.8億美元,終止連三季下滑,第三季金融帳淨流出則上升為245億美元,已連續高達57季淨流出、續創史上最長紀錄,累計過去14年多來,已淨流出高達8,598.4億美元,其中因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積電等高科技廠紛紛赴海外投資,前三季對外直接投資淨額達249.3億美元,改寫同期歷史新高紀錄。
央行今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從統計數據顯示,供應鏈重組及疫後旅遊增加,明顯對經常帳和金融帳項目產生影響。也說明了供應鏈碎片化和疫後旅遊業復甦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