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放大器的搜尋結果,共207筆
有最純軍工股之稱的全訊科技(5222),11月5日除公布第三季財報暨10月營收外,同時對外公告接獲某國防單位「高功率固態放大器組合」兩項標案,若再加上10月底小型標案,總金額計約9.5億元,由於該公司係採複數年標案不斷堆疊,再加上明(115)年歐系國家的大型無人機用SSPA訂單可望大幅成長,該公司將擺脫因國防部實施軍品認證迫使營收受影響的窘境,營收有機會突破新高。
今年7月AI研究重鎮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一篇「當前AI情況」,該團隊調查了300家導入生成式AI的機構,總共投入300多億美元,但有9成5的機構沒有獲得具體成果,只有5%的機構在營收上有獲得回報。消息傳出後,許多人開始擔憂AI是否已經過熱?是否會重現之前的達康泡沫。
生成式AI崛起,製造業正從自動化邁向智慧化,數位孿生與雲端AI成為轉型雙引擎。科技業領袖一致認為,台灣若能結合算力優勢、製造實力與開放創新生態,將在全球智慧製造競賽中持續領跑。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暫停對鎵、鍺、銻及超硬材料等關鍵礦物出口管制措施至2026年11月27日,市場解讀為地緣政治壓力趨緩的訊號。法人認為,台系供應鏈廠商對各項關鍵零組件需求不一,其中鎵等材料主要用於功率放大器(PA)製程,管制期間實際影響有限,隨著政策鬆綁,反將有助市場心理回穩;整體而言,大陸取消管制是科技業與相關廠商利多。
隨著行動通訊、物聯網等領域升級發展,與其息息相關的射頻專利相關研究也成為各方爭搶的戰場。法國市場專利與調研機構KnowMade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射頻前端模組與元件專利監測報告」顯示,第三季中國發表的專利申請占總量的58%,遠超美國的18%,牢牢占據主導地位。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比利時展開,副總統蕭美琴更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上向全球立法者大會發表演說,吸引外界高度關注。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則認為,台灣太習慣用「突破」兩字包裝「製造出來的片刻外交高光畫面」,但務實外交互動,其實仍停滯不前。他也點出台灣面對的當前挑戰,包括關稅談判談到哪裡、供應鏈如何嵌入國際等。
達發(6526)4日召開法說會,第三季合併營收56億元,年增1.2%、季增2%,毛利率52.2%,每股稅後純益(EPS)5元。展望第四季,達發執行副總經理謝孟翰表示,受淡季影響,預期第四季營收將較第三季下滑,但全年營收仍可維持穩健成長。
達發(6526)今(4)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公布第三季合併營收56億元,年增1.2%、季增2%,單季每股盈餘(EPS)5.0元,較上季增加0.36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09元。執行副總經理謝孟翰表示,展望第四季,受傳統淡季影響,營收預期將較第三季下滑,但全年營收仍可望維持穩健成長。
砷化鎵射頻元件廠宏捷科(8086)2025年10月合併營收達4.11億元,較9月成長5.51%,年增達62.7%,創下近15個月以來單月新高;宏捷科表示,目前接單動能暢旺,且客戶端庫存偏低,預期可望延續營收成長趨勢,審慎樂觀看待年底前營運。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各行各業,NVIDIA與Google等產業領導者正積極推動根本性的電源架構革命,目標是將資料中心的供電標準從傳統的48V,一舉提升至400V至800V的高壓直流(VDC)架構。德儀作為行業先驅,積極與輝達合作,聯發科(2454)旗下電源管理IC公司立錡也參與其中。
總統賴清德國慶演說點亮市場明燈,首次宣布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並宣示2030年前國防預算將超越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再度拉高市場對軍工族群業績想像,激勵軍工概念股13日逆風高飛,全訊(5222)大漲逾8%,台船(2208)、雷虎(8033)、漢翔(2634)等多檔逆勢走揚,在題材發酵下力抗連假後補跌壓力。
騰輝電子-KY(6672)9月合併營收3.4億元,較8月微減2%,但較去年同期成長1.1%。累計前九月營收達32億元,年減1.3%。
桃園一名沈姓工程師,遭任職的科技公司指控,未經授權私自下載並使用多款付費模擬軟體進行國防專案設計,結果遭國際組織抓包,害公司為此支付近185萬元鉅額和解金給軟體原廠。公司一怒之下將他解僱,並提告求償。雙方對簿公堂,桃園地院近日審結,認定沈男行為嚴重違反勞動契約,判決公司解僱合法,且沈男必須全額賠償公司損失的1,846,421元。全案仍可上訴。
聯發科公告9月合併營收,新旗艦晶片發表,重啟業績成長,寫年、月雙增表現;法人看好,第四季在品牌廠拉貨延續下,有望重回過往季節性旺季水準;子公司達發9月營收維持高檔,累計前三季營收同寫年增成長。儘管短期消費性電子需求疲軟,聯發科集團仍維持穩健營運表現。
長期以來,超音波被用以幫醫生觀察人體內部,但聚焦超音波正以嶄新方式,為針對癌症治療提供了可能性。
砷化鎵代工廠宏捷科(8086)2025年9月營收達3.89億元,月增4%,創下14個月以來單月新高,宏捷科近年積極搶進Non-PA業務,成果逐漸顯現,在客戶持續回補庫存及non-PA產品逐季放量下,宏捷科營運動能有望一路延續至2026年。
高市議員黃文益今(7)日在議會質詢指出,基層員警肩負維護治安重責,卻仍面臨防彈背心不合身、警用通訊死角等安全隱憂。他疾呼,市府與警察局應率全國之先,推動「防彈背心一人一件隨人制度」,並向中央爭取增設新式無線電基地台,確保治安通訊「零死角」。對此,市長陳其邁及警察局長林炎田皆表達支持。
全訊(5222)2025年9月合併營收為8867萬元,月增1.04倍,年減13.73%,全訊表示,隨著第四季國防標案出貨,以及海外軍工與微波通訊產品出貨,整體營運可望逐步升溫。
半導體測試設備商美達科技(6735)股價自8月底急拉,19日放量衝上漲停價92.8元、創逾14月高後拉回,終場反收黑3.79%,今(22)日在買盤敲進下再度攻上漲停價89.3元,震盪幅度加劇。三大法人上周擴大買超838張,其中外資買超902張、自營商賣超64張。
全訊科技(5222)於「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展出軍用/商用無人機(Drone/UAV)通訊系統及無人機寬頻高功率反制干擾系統(C-UAS/Jammer)用的功率放大器模組(SSPA),以及專為低軌道衛星孔徑雷達及通訊系統設計的高功率放大器(HPA)及PA MMIC,展現公司在高功率放大器技術上的深厚自主研發實力與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