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育家的搜尋結果,共40筆
總統賴清德今(27)日下午出席「第34屆國家磐石獎暨第27屆海外台商磐石獎頒獎典禮」,肯定中小企業及台商促進經濟成長,讓台灣越來越繁榮。他表示,政府除推動930億元「關稅影響支持方案」,今年初116億「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也正式啟動,協助企業強化經營體質,提升國際競爭力,政府會持續努力做企業堅實後盾,共同打造創新、包容、繁榮的台灣。
輝達(NVIDIA)相中北士科土地T17、T18設置總部卡關,企業界皆表達,對如何處理「私人資產」無從置喙,但工商界卻仍希望政府想辦法將輝達留住,商總理事長許舒博直言,「對台灣有感情的(外資)都留不住,對台灣沒感情的更招不來」。
小商店、民生電價確定調漲,工商協進會、中小企業總會憂心,小商店電價上漲,加上基本工資恐怕也要調升,雙重壓力之下,成本將轉嫁消費者,進一步衝擊物價,也期盼政府能審慎規劃能源轉型,在政策上務實調整,積極推動台電財務與效率改革,避免未來一再因成本壓力而被迫調漲電價。
勞動部擬明年起開放育嬰留職停薪有30天可按日申請,有事業單位反映,彈性育嬰留職停薪需要請同事加班協助,現行每月46小時加班上限不夠用,疾呼要放寬職務代理人加班上限。婦女新知祕書長覃玉蓉指出,目前職場上對申請育嬰留職停薪的勞工已有相當敵意環境,若讓職務代理人或其他勞工加班時數上限再提高,勢必會讓同事間對立更嚴重,絕對不同意放寬加班上限。
行政院會4日將通過「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方案」,政委陳時中指出,未來最多2年的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將有30天能以「單日」方式申請,而1年14天的事假與家庭照顧假,最少能以「1小時」為單位請假,預計明年元旦上路。另,未滿30人小微企業,每名受僱者申請1日育嬰留停,政府將提供1000元獎勵金,約143萬家可適用。
經濟部長龔明鑫9月1日上任,隨即在下午邀集產業公協會大老交流意見,對於業界關切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產業,但9月相關單位卻將討論明年最低工資是否調整,龔明鑫指出,若拿上半年的總經數據,明年最低工資漲幅會蠻多的,但實際狀況是高科技非常好,中小企業、傳產都受到嚴重衝擊,會適度向行政院、勞動部表達,拿過去公式在今年討論最低工資調幅,不是很恰當。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日走馬上任,立即邀請工商團體與業界溝通。會中承諾與工商團體每3個月開會交流雙方所探討的事項,加強溝通。產業關注的最低工資調整,龔明鑫鬆口,指今年的狀況不適合套用在原本的公式上,所以會就最低工資調整,適度向勞動部或行政院表達經濟部及業界的立場。
核三重啟公投同意票434萬張遠大於不同意票151萬張,卻未達500多萬張的門檻,賴清德總統表示不會排除發展先進核能,但強調需科學驗證,不是1場公投就徹底解決。工商團體指出,若核三公投與726大罷免綁在一起應該會通過,強調產業需合理電價及穩定供電,盼政府檢討現行的能源政策。由於火力發電戕害民眾身體健康,工商團體呼籲應加速核電安檢等重啟程序。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在7月初到期,不過在出席記者會時提到,未來不再逐一簽訂貿易協議,直接發送通知函,對此工商團體表示,要求零關稅是不現實的,只希望稅率可以壓在15%以下,並針對不同貨品調整不同的稅率。
台幣狂升如失速列車,讓台灣以出口導向的產業恐慌跳腳,機械、工具機產業5月匯損金額恐千萬元起跳,電電公會5日希望政府可以正視匯差對產業的衝擊,提出無息貸款、補貼的對應作法,協助企業度過難關。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也表示,政府若可以正視匯率問題好好處理,相信會穩定下來。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實施對等32%關稅,行政院4日宣布將挹注880億元協助產業,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2024年出口美國金額大約1113億美元,現在市場預估,台灣對美國出口將降逾60%,意即出口額會減少5、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到2兆元間),以此來看,880億元補助根本杯水車薪。
電價審議委員會今日決議電價凍漲,工總表示,審議委員會當中有表達,電價已經連續漲了4次,部分傳產業經營相當辛苦,再考量國際情況與地緣政治和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等不確定性,產業確實希望先不要漲價。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28日開會,決定4月電價漲幅。由於審議會委員意見不一,行政院並未放棄對台電2筆撥補預算及追加預算,以及動用離島建設基金等挹注,決策因此陷入膠著。據透露,不排除當天同意台電提出的電價漲幅,但給予「緩衝期」,如立法院本會期結束後,預算撥補仍無著落,7月再調。
每到農曆春節時,「肉搜」企業生肖是每年必交的「作業」,而「新年新希望」、「是否相信本命年之說」,則是必問的考古題。2025年,是走到了蛇年,在12生肖中,蛇以靈巧、智慧和神祕著稱,以此盤點生肖為蛇的企業家們,還都滿符合這樣的形容,但是,真說到蛇,不管是不是屬蛇,很多人看到蛇,真的是怕得要命呢。
工商團體規畫2月中旬,由商總領軍進行今年總統新春團拜,這也是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首次,意義重大。工商團體將向總統表達目前最大憂慮,也就是年後電價可能大幅上漲,通膨壓力不容小覷。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在美東時間1月20日就職,面對其就任後關稅政策等新變局、對台灣經濟影響,以及台灣應如何應對,在在成為工商業界關注的焦點。工商團體直言,要小心陸美角力間,鮮有參加多邊國際經貿組織的台灣,恐「根」留台灣,「枝」與「葉」在他國發展!
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14日正式啟動,行政院長卓榮泰宣示「中小企業好、台灣經濟才會好」的立場,透過此計畫讓中小微企業「多賺錢」,具體而言,即利用三策略、三配套、一窗口,穩固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基石,並於農曆年後的經濟發展委員會進入實地作戰階段。
台灣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立法院會7日三讀通過《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鼓勵55歲以上有工作能力及意願的國民參與勞動市場;工商團體持肯定立場,104人力銀行調查也發現,缺工浪潮下,2024年企業歡迎中高齡工作機會數,近三年累積成長30%,企業聘雇意願也從2022年5.7分提升至2024年7.9分;不過,聘雇意願不等於聘雇率。
勞動部預告《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擬規定雇主要求勞工夜間工作時應提供交通工具、交通費或宿舍予以協助,近日卻悄悄撤回草案。產業界認為不至於用立法的方式硬性規定,目前國內許多產業缺工,相信企業若希望員工上夜班,會提出吸引人補助。
賴清德總統10日發表上任後首次國慶演說,內容囊括民生、產業、經濟、能源、兩岸等方針,工商團體認為此次演說已向對岸釋出善意,但也強調朝野對峙亟需解決,執政黨應放下身段協商,相關政策才能落實。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政策上,學者直言,政府打算發展的地熱、海洋能,台灣還在嬰兒學步階段,若不務實改善,達成穩定供電的期待恐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