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顯龍的搜尋結果,共178筆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示該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我外交部強烈反彈,抗議星方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台星關係一向緊密,黃循財的表態對台星關係與我對外工作必然產生衝擊。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宣示該國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我外交部強烈反彈,抗議星方擅自對我國主權地位發表評論。台星關係一向緊密,黃循財的表態對台星關係與我對外工作必然產生衝擊。
2025年亞太經合會(APEC)經濟領袖會議3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我國領袖代表林信義與出席部長級年會的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28日出發,在機場將有行前記者會。據了解,我方將爭取安排林信義與日本新相高市早苗進行會談。
內政部近日預告修正相關辦法,對於因領大陸護照或戶籍而喪失台灣身分的台灣人,加嚴申請回復許可的門檻,遭質疑是要逼在大陸的台商、台生有家歸不得。對比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近日在演說中引用台語歌曲《一支小雨傘》的團結與包容,賴政府卻是讓台灣人的路越走越窄。
內政部近日預告修正相關辦法,對於因領大陸護照或戶籍而喪失台灣身分的台灣人,加嚴申請回復許可的門檻,遭質疑是要逼在大陸的台商、台生有家歸不得。對比新加坡總理黃循財近日在演說中引用台語歌曲《一支小雨傘》的團結與包容,賴政府卻是讓台灣人的路越走越窄。
新加坡獨立建國60周年,總理黃循財17日出席群眾大會演說,以台語歌曲《一支小雨傘》呼籲大家團結互助。我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今天表示,從《明天會更好》到《一支小雨傘》,台灣流行歌曲在新加坡的受歡迎程度,正是台星文化交流的最佳寫照。未來這些旋律將繼續伴隨兩地人民,共同走向更緊密與真摯的友誼。
川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高潮迭起,短期來看,似為美國取得了顯性的利益,但無形中也將美國推向國際影響力的下坡路。那些在脅迫下談好的協議,如同沙上建塔,各國表面屈從,實則心有不甘,還一度發生日本認為美國政府曲解談判結果而不認帳的情事,後續的落實程度仍充滿變數。在各國國內,這種基於單邊主義的政策難獲廣泛認同,其可持續性已埋下質疑的種子。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震盪全球,新加坡資政李顯龍日前提出「世界暫時減一」論述,暗指美國在總統川普恣意妄為之下,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新秩序的邊緣人。前國發會主委、前台大校長管中閔21日表示,他也贊同李顯龍論述,認為「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化結束了」。
新加坡資政李顯龍日前提出「世界暫時減一」論述,暗指美國在川普的恣意妄為之下,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新秩序的邊緣人,論點擲地有聲,可惜在世界多數國家仍需與美國周旋之下,只能會心一笑,台灣媒體更幾乎看不到此報導過討論。
新加坡資政李顯龍日前提出「世界暫時減一」論述,暗指美國在川普的恣意妄為之下,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新秩序的邊緣人,論點擲地有聲,可惜在世界多數國家仍需與美國周旋之下,只能會心一笑,台灣媒體更幾乎看不到此報導過討論。
駐新加坡代表處童振源代表分享,新加坡雖國土僅736平方公里,卻在短短14年間,將國際觀光人次從2005年的894萬提升至2019年的1,911萬,成為全球矚目的旅遊熱點。即使歷經疫情衝擊,觀光業仍迅速復甦,2024年接待1,650萬國際遊客,觀光收益達297.8億新幣,雙雙超越疫情前紀錄。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日前訪問中國大陸,並出席在天津舉行的第十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黃循財與習近平、李強會面時,強調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在達沃斯論壇倡議「靈活多邊主義」,批評美國單邊主義與霸權思維,點出「原則、自主、靈活、合作」為核心的外交方針。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日前訪問中國大陸,並出席在天津舉行的第十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黃循財與習近平、李強會面時,強調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在達沃斯論壇倡議「靈活多邊主義」,批評美國單邊主義與霸權思維,點出「原則、自主、靈活、合作」為核心的外交方針。
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T+T」於6月20日至6月22日以「味見傳承」為主題,由主廚蔡元善(Johnny)與李至正(Bruce)攜手新加坡名廚郭文秀(Justin Quek )三廚六手聯烹,此「師徒合作」的星光饗宴是「味道與傳承」的真摯告白,並內蘊蔡元善與李至正「不忘本」 的情懷。因為,二位星廚的料理啟蒙正是來自有「新加坡御廚」之稱的郭文秀。二位星廚透過一道道料理向恩師與「前老闆」報告:師父!我們長大了!同時,他們並以精湛廚藝讓Justin「驗收」。所以,「味見傳承」其實也是一場「謝師宴」呢!
前陣子,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通話,兩強的言行對全球動見觀瞻。對於台灣議題,據媒體報導,習近平要求美方慎重處理,但川普的社群發文卻未提及。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對此表示,對於美中領袖對話,我國一向支持並樂見任何有助於穩定區域趨勢,遏制威權擴張風險的努力,台灣將持續與美方緊密聯繫,共同致力區域的和平與繁榮發展。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總理黃循財22日展開上任以來的首個對華訪問,並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以及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會面。根據新加坡總理公署發布的文告,黃循財應李強邀請,從22至26日訪問北京和天津。新加坡新內閣剛在今年5月宣誓就職,這是黃循財在組成新內閣後,首次訪問中國。
新加坡在國際事務中保持明智的平衡,使它從一個區域工業強國和繁忙的港口,發展成一個主要的金融中心和全球領袖。李光耀很早就認識到亞洲鄰國所構成的潛在威脅,因此巧妙地尋求與西方合作,特別是與美國建立緊密的聯盟。這不但強化了新加坡的安全,也成為其經濟成長的催化劑。李光耀將積極和西方交往與活躍的區域外交相結合,使他很早就贏得倡導區域合作的聲譽,並在東南亞國家協會的成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加坡與西方的合作及其在東協框架內的關係,使它在國際舞臺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美國川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權利,此舉代表他與這所全球知名高等學府之間的對立,再度嚴重升級。學者指出,若此政策成真,將嚴重傷害美國高等教育產業的競爭力,狀態將「等同自宮」。
5月3日,新加坡完成了第15屆大選,毫無意外的,人民行動黨取得絕大多數議席,持續執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大選行動黨獲得了65.57%的選票,比上屆大選多了4.34%的選票,可以說閃電再次響徹了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