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歐盟外交的搜尋結果,共270筆
在美中關係緊繃、川普政府對台政策仍不明朗之際,台灣積極向歐洲拓展外交版圖。副總統蕭美琴罕見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凸顯歐洲對台灣態度轉趨開放。德國與歐盟近來對北京立場日益強硬,專家指出,台灣正試圖抓住歐洲放寬限制的契機,形成如雪球般滾動的外交擴散效應。
歐盟輪值主席國丹麥22日表示,歐盟成員國已批准第19輪對俄羅斯的制裁方案。歐盟外交消息人士稱,制裁名單將包括與中國石油行業相關的四個實體。
美國總統川普上個星期透露將再晤俄羅斯總統普丁,地點選在主政者既親俄也對川普友善的東歐國家匈牙利。俄、匈並未接壤,普丁此行搭機須途經東歐其他國家領空。路透社報導,俄烏開戰以來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波蘭21日警告普丁專機切莫穿越波蘭領空,否則波蘭恐被迫執行國際逮捕令。除了國際政治角力,航線似乎成了這場巨頭峰會檯面上的一樁難題。
歐盟理事會說,歐盟國家的能源部長們在周一同意,支持在2028年1月之前逐步退出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
為加強應對俄羅斯混合戰威脅的能力,歐洲聯盟16日公布《歐洲無人機防禦倡議》,將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烏克蘭合作,建構「無人機牆」,目標是在2027年啟用運作。
《經濟學人》14日報導,北約(NATO)祕書長呂特指出,基於中國和俄羅斯的緊密關係,印太和歐洲地區不能被視為兩個各自獨立的戰區,而是完全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若中國決定侵犯台灣,恐會要求俄國打擊北約領土,使北約自顧不暇。呂特另也在13日於斯洛維尼亞的盧布里雅納舉行「議會大會」上,強調台灣和歐洲安全的連動。
美國總統川普30日公布一份20點的加薩和平計畫,以結束將近2年的戰爭。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率先表態支持,計畫內容也已分享給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路透社彙整各國領導人人後人對此發表的看法。
3架俄羅斯MiG-31戰機19日侵犯愛沙尼亞空域,2架支援北約任務的義大利空軍F-35A緊急升空攔截。北約痛斥俄方「魯莽」、歐盟直言這是「極度危險的挑釁」,愛沙尼亞則援引北約第4條款,要求召開緊急會議。
以色列軍方宣布在加薩發動大規模地面攻勢後,開闢了一條「臨時」疏散路線,供居民沿薩拉赫丁街(Salah al-Din street)逃離,但這條路線只開放48小時。
據觀察者網報導,2023年9月舉行的新德里G20峰會上,在時任拜登政府的牽頭下,美國聯合印度、沙烏地阿拉伯、歐盟宣佈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簡稱為「印歐經濟走廊」),旨在通過建設鐵路、管道等基礎設施,增強亞洲、波斯灣和歐洲之間的經濟聯結。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10日晚間通電話。王毅表示,美方近來採取的消極言行,中方明確反對,「尤其在台灣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美方務必謹言慎行。」加上9日晚間中美國防部長視訊通話,中國防長董軍警告,以台制華必將被挫敗。如此密集的政府高層通話,外媒解讀,是為了美中兩國元首下個月舉行「川習會」預做鋪墊。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表示,波蘭軍隊必須升級,稱為「偉大的現代化計劃」。這是因為前一天,多架俄羅斯無人機越過波蘭邊境,顯示俄羅斯的領土野心,恐怖怕不只是針對烏克蘭。
中美關稅戰休兵期間,雙邊貿易協議仍在推進,但俄烏戰爭延燒下,傳出美國仍可能向中國課徵關稅作為二級制裁。最新傳出,美國總統川普已向歐盟提出要求,尋求聯手向俄國原油採購大國中國和印度課徵最高100%關稅,以此對俄羅斯施壓。
據一名美國官員和一名歐盟外交官的透露,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周二敦促歐盟官員,向中國徵收100%關稅,以此作為向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施壓的戰略之一。
中俄朝元首在北京同框參加閱兵,歐盟外交政策首長卡拉斯對此表示,這是致力建立反西方「新世界秩序」行動的一部分,是歐洲必須面對的現實,她呼籲歐洲必須更好地展現地緣政治力量。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施壓盟國提升國防支出,歐洲防衛局2日公布最新數據指出,今年歐盟國防預算將提升至3810億歐元(約13兆8000億台幣),國防投資也首次突破1000億歐元,預計今年將在國防投資上花費1700億歐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凸顯歐盟在面對變動中的安全情勢時,強化自身軍事實力的決心。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29日宣布,美國務院已批准向烏克蘭出售「愛國者」防空系統的維護支援服務,以及增購「星鏈」衛星通訊系統,用於維繫烏國空防與通信能量,預估總金額達3.291億美元(約新臺幣100.68億元)。
歐盟大多數的國家都傾向同意烏克蘭加入歐盟,但是匈牙利卻是例外。由於加入歐盟必須所有會員國都同意,這使得匈牙利有著一票否決權阻止烏克蘭入會案。力挺烏克蘭的立陶宛積極想辦法解決此事,敦促各方採取變通措施,打破僵局。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在加薩走廊的戰爭續傳慘劇,以軍周一空襲位於走廊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納瑟醫院至少20人喪生,包括5名記者。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稱這場「悲劇」令他深感遺憾,歐盟執委會周二(26日)對此表示「完全無法接受」。歐洲外交圈超過200人公開信呼籲歐盟採取集體行動,否則成員國應個別或合作行動以維人權。德國總理梅爾茨緩頰之餘也要求以方承諾徹查這場攻擊。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報導,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接受BBC節目專訪時警告,不要在未來的和平協議中,逼迫烏克蘭將領土拱手讓給俄羅斯。她說允許俄國保有烏克蘭的領土,是「(俄國總統)普丁想讓我們掉進去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