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歲青年失業率的搜尋結果,共31筆
亞洲各地的年輕人都在努力尋找好工作,可是許多人卻只能從事低生產力的工作。世界銀行(World Bank,世銀)在最新報告中警告,這種狀況可能會危及社會穩定,因為不滿情緒恐怕會引發全球青年主導的抗議浪潮。
時代變動、人生的選擇道路眾多,15歲~29歲青年失業率接近8%,持續多年顯著高於全國失業率。人力銀行業者卻調查發現,青年學子著手生涯規劃的前三大問題,在於「缺乏生涯探索的動機或積極性」、「自我認識不足」、「容易受同儕或網路風氣影響無法獨立思考」,業者認為,相關痛點要先解決!
關稅談判不順,青年先受害?據主計總處調查, 7月失業率為3.40%,為25年來同期最低,而20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1.91%、也較去年同期的12.13%再下滑,雖然數據並未顯現出來青年求職困難等情況,勞動部考量近期可能會因國際情勢等因素影響青年就業,將於9月1日起推動「支援青年就業計畫」、最高可領4萬8000元獎勵,較原本方案最高4萬5000元再增加3000元。
15至29歲青年失業率長期高於全國平均,去年達7.92%,全國失業率僅3.38%,顯示青年就業仍面臨明顯落差。根據主計總處公布全國失業率,113年、112年分別為3.38%、3.48%,而15至29歲失業率則分別為113年7.92%、112年8.01%。
8月12日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青年日」,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以「深耕高雄 × 放眼國際」為核心策略響應今年主題「地方青年行動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未來」,自7月底起陸續推出系列國際交流活動,從跨國創作沙龍、國際志工文化交流到國際街舞賽事,展現青年友善城市的行動力。
南台灣歷來規模最大的創業盛會「2025台灣連鎖加盟創業大展-高雄展」今(8)日起一連4天在高雄展覽館登場。本屆展會規模空前,集結110個品牌、300個攤位,主要業態為餐飲,預估促成1100家新店開幕,創造16.5億元商機與5500個就業機會,成為南台灣創業生態系升級的重要推手。
台北市近3年失業率雖有下降,但青年失業率還是年年高於整體失業率。北市審計處報告指出,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去年受理青年與企業登記求職求才職業別,其中過半數青年登記求職業別為專業人員,而企業所需職缺過半則為服務人員,顯示青年透過該處求職的效果不如預期。勞動局回應,已定期邀請各大優質企業參加大型徵才活動,也已針對失業青年開辦就業研習專班。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22)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高雄市今年上半年25至29歲青年失業率僅3.1%,遠低於全國平均5.79%,同時總體失業率3.2%也低於全國3.33%,雙雙勇奪6都最低。亮眼成績反映高雄在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的同時,透過從校園到職場的全方位青年就業政策,成功引導青年穩定就業。
「這不只是上課,更像是在為自己未來鋪路。」為提升在地青年與勞工的就業競爭力,苗栗縣政府攜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推出「藝啟百工・育苗成菁-勞工與青年行動達人培養計畫」。自7月起,規畫4大類別、8個主題、共16堂實作課程,強調「訓練即就業、上工即上手」,結合生活應用與市場需求,為青年與勞工打造兼顧興趣與就業的職涯探索路線。
新北市勞工局長陳瑞嘉今(4)日在市政會議以「就業服務 就近服務」為主題進行專題報告,分享近年勞工局已陸續設立「8站16台5據點」,達成「區區有據點」目標。新北市長侯友宜讚許勞工局努力,並提示「持續投入空間資源」、「提供更簡單貼心服務」、「跨局處合作守護社會安全網」以及「增加企業參與感」四大方向要勞工局持續努力。
近日《遠見雜誌》與《中國時報》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接連出爐,高雄市長陳其邁分獲兩家媒體五星與金獎的最高評價肯定,顯示陳在多項市政指標的民調中,獲得市民高評價與認同。
大陸近年失業問題嚴重,穩就業也是穩經濟重點工作之一,大陸人社部長王曉萍9日表示,今年穩定和擴大就業任務繁重,內外情勢交織可能對就業產生一定影響。她提出多項穩就業工作,包括穩就業專案貸款今年將進一步提高額度。
新北市青年人口截至2025年1月約115萬人,近3年25至29歲青年失業率約5.6%。青年求職最困擾的莫過於如何寫出具吸引力的履歷,青年局今年首度規畫辦理5場次的「履歷工作坊」,最快3月開辦,希望幫助在校學生和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學會如何在履歷中展示自己的專案經歷,進而提升求職競爭力。
日前高雄市長陳其邁臉書與新聞報導均以正面表述方式指出,去年2024年高雄失業率六都最低,尤為強調部分年齡層的失業率亦為六都最低、縣市合併以來最低等說法,更將原因歸因於市府新興產業園區布局、擴大投資招商奏效等說法,實則與事實有所落差,有待進一步分析。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20日主持專家、企業家及多領域代表座談會,強調面對當前內外部挑戰,大陸將密切跟蹤形勢變化,適時調整政策舉措,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經濟穩定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大陸的青年就業問題稍有好轉,大陸人社部21日並公布新措施,要再刺激就業。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就業壓力仍存的背景下,決定擴大對重點族群的就業扶持力道,其中包括提高穩崗擴崗(「崗」意指工作機會)項目貸款額度,並研究擴大一次性擴崗補助範圍。國務院也將推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期望透過一系列政策提振就業市場。
大陸近期傷人意外頻傳,凸顯壓力巨大的社會氛圍,而「就業難」也折射大陸年輕人的苦悶心情。秋季招聘在大陸各大學火熱登場之際,大陸教育部也三令五申,企業選才不能只挑名校畢業生,然而從人才競爭角度,企業實際選人仍要求把學歷放在首要考量。「骨感的現實正把大陸年輕人壓得喘不過氣」。
失業率向來是眾所關心的經濟指標之一。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提到,中國大陸上半年青年失業率大概18%,而台北居然也是15%,不值得擔心嗎?她質疑,台北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六都最高,但北市青年局長僅回應「學用落差」,即便退一萬步說,真的都是這個理由,那解方呢?
缺工問題惡化的危機持續擴大中。台灣新生兒人口數持續減少,也進一步對勞動力市場造成衝擊,據勞動部統計,國內15~29歲青年勞動力人口,近十年減少16萬人,是未來勞動力就業人口短缺的隱憂。
台北市15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5.3%,是6都中最高,民進黨議員林延鳳發現,市長蔣萬安力推「求職者交通補助」,用共享運具折價券或北北基桃交通月票吸引年輕人接受職涯輔導,但僅637人申請,執行率12.74%,申請網站更壞了1個月。北市就業服務處強調服務不漏接,預告補助計畫會升級,以擴大青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