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主程序的搜尋結果,共341筆
11月1日,鄭麗文在藍營掌聲與質疑中登台。這是國民黨世代交替的第一棒,也是黨史上的第2位女主席。她的出現,是偶然的機遇,還是時代的必然?答案仍待時間書寫。
11月1日,鄭麗文在藍營掌聲與質疑中登台。這是國民黨世代交替的第一棒,也是黨史上的第二位女主席。
在拜登這個以恢復常態為基礎的總統任期失敗後,民主黨人正拒絕過去,並押注在動盪劇變上。在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執政後,首度舉行的重要州級和地方選舉中,民主黨在維吉尼亞和紐澤西州州長,還有紐約市長選舉中都已獲勝。
內政部移民署3日表示,因在大陸地區設籍或領用大陸地區護照,迄今已通報戶政機關廢止約50人的台灣戶籍。據媒體報導,名單中包括在福建任教的台籍教師張立齊。張立齊回應,遭陸委會非法剝奪台灣身份,只因為自己持有效期六個月過渡性的大陸定居證,台灣就將他除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這一條嗎?憑什麼擴大解釋,法律是你民進黨說了算嗎?」
近期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跳過黨內初選民主機制,直接徵召台中市立委何欣純、宜蘭縣律師林國漳、台東縣立委陳瑩及嘉義市立委王美惠,代表民進黨角逐2026年地方縣市長選舉。此為賴清德在726、823兩次政治大罷免及政治聲望嚴重下滑情況下,又採取集權決策模式決定原先透過黨內初選決定候選人模式。這不僅涉及黨內人事布局及地方精英的政治甄補,更象徵民進黨在政黨治理與權力結構上,邁向集權轉型。
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其兩岸路線及與中共互動備受外界關注。被問到鄭麗文對兩岸的言論是否影響2026、2028藍白合?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回應,國民黨兩岸政策從過去至今也有變化,但自己認為立法院長韓國瑜說得非常好,「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台灣是我們的家」,如何捍衛現在的自由民主法治生活方式,是不分黨派都應實現的價值。
國民黨主席改選將於明天(18日)投票。選前之夜又一份藍營內部最新民調流出,候選人鄭麗文取得32.4%支持度,郝龍斌則為21.6%,羅智強則是11.7%;扣除未表態樣本後,鄭更是斬獲47.8%支持度,與郝的31.9%、羅的17.3%拉開差距。此外,該民調也顯示,近5成受調查民眾並不清楚郝日前指控「境外網軍」攻擊一事,並有高達8成藍軍表示,不會改變既定支持的黨魁候選人。
最大在野黨國民黨黨主席改選將於本周六(18日)投票,6位參選人已在政見會上多次交鋒,主軸圍繞兩岸路線、選務與組織翻新;外部並出現境外訊息干擾的爭議,黨中央呼籲在黨內民主程序下維持團結。這場投票不只是換人,更是路線、機制與世代的總體檢。
民主政治的根本在於「權力分立與制衡」。然而近年行政權獨大、總統壟斷人事,立法院監督淪為形式,司法機關長期陷於政治干預,而預算審議延宕、特別預算濫編、稅式支出黑箱化,皆顯示財政紀律的崩解。地方政府在中央補助的綁架下失去自治,政黨之間則陷入互鬥而非合作。
近年來,台灣民主政治的表象熱鬧非凡,九合一選舉頻繁、政黨林立、媒體喧騰,但制度的實質運作卻已出現潰堤徵兆。從國會到行政、從預算到司法,權力監督機制形同虛設,政黨輪替未能帶來治理革新,反而形成新的「權力壟斷結構」。民主的外殼還在,靈魂卻日益乾涸!
國民黨主席選舉愈演愈烈,前立委鄭麗文遭爆擔任立委期間欠繳公職分攤金,而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雖因花蓮勘災取消參加辯論會,卻又被爆出在宜蘭與黨代表餐敘。另外,立委羅智強與鄭麗文再因辯論會是否該繼續辦下去隔空交鋒,3名主要候選人彼此火花不斷,內鬥問題浮現,殺得刀刀見骨。
民眾黨前黨主席柯文哲於2024總統大選時拋出「聯合政府」主張,日前再向現任黨主席黃國昌提及此議題,因此由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組成「聯合政府研究小組」。黃國昌1日宣布將於9日召開第一場聯合政府論壇,首場邀請學者參與,至於未來會不會邀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或藍營人士與會?黃表態,藍委羅智強今表達聯合政府理論,而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也曾於辯論會中提及,但自己無意在國民黨主席選舉投票前出考題。
《遠見》30日公布最新「2025台灣民心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台中市長盧秀燕以6.36分拿下全國政治人物好感度第一,台北市長蔣萬安則以6.14分緊追在後,雙雙展現地方領袖優勢。相對之下,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排名第四為4.7分,總統賴清德好感度持續下滑為4.57分,本次僅列第五;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掉到第七名,顯示民眾對執政者的耐心正被消磨。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郝龍斌提出「藍白合」,並主張成立黨對黨協商機制。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回應表示,自前主席柯文哲於2023年提出「聯合政府」概念以來,民眾黨始終敞開心胸、開大門、走大路,思考如何促進國內不同政黨為了共同的價值與目標而合作,讓台灣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114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領表登記作業今19日下午四時截止,共有六人正式完成登記登記,國民黨明20日舉行的中央選舉監察委員會進行資格審核後,完成候選人資格確認。
大罷免大失敗後,時任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陳培瑜表態不續任黨團幹部,且至截止前均無人登記參選。隨著立法院第四會期今(19)天開議,民進黨團一早舉行黨團大會,經黨團成員選舉,立委鍾佳濱獲得43票擔任幹事長,立委陳培瑜獲44票連任書記長。黨團總召柯建銘也預告,這會期該硬就硬,該軟就軟,軟硬兼施。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稱台灣沒有光復節。殊不知此話一則否定賴清德的總統地位,二則否定中華民國的主權,三則連民進黨內都捏把冷汗。
國民黨這段時間,躲過大罷免後,好不容易提振些士氣,致使多人躍躍欲試參選黨主席,這是好事,在規則清楚的情況下,交由黨員決定,當然黨意與民意會有落差,國民黨黨員年齡結構與台灣選民年齡結構也並不相同,但無論如何,期待國民黨轉型成為一個民主政黨,有競爭各憑本事,絕不樂見參選人間相互批評,小則產生心結,大則導致分裂,重蹈藍營不團結的失敗道路。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稱台灣沒有光復節。殊不知此話一則否定賴清德的總統地位,二則否定中華民國的主權,三則連民進黨內都捏把冷汗。
民眾黨上月舉行黨代表大會,由代理主席宣布維持不分區立委兩年條款;近日柯文哲與黨務人士會面時,亦表示要維持該條款。然而,此規定雖由柯文哲設下,但當初是出於追求大選選票最大化的策略思考,未落款於黨章;且當時是假定當選總統後可重新安排人事,但民進黨執政後則已經不然。因此,未來仍應視情勢發展,審時度勢彈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