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外青年的搜尋結果,共19筆
澳洲萊德市政府18日在伊士活舉辦一年一度的Granny Smith Festival(青蘋果節),由澳洲台灣社區精心籌劃的「台灣之光」主題攤位與遊行隊伍,新竹市政府也透過「國際傑人會澳洲總會」推廣「2025竹塹中元城隍祭」,盼讓更多國際友人認識台灣在地信仰與文化底蘊。
客家影視作品在今年第60屆金鐘獎再度大放異彩,從戲劇到節目類入圍氣勢如虹。其中《客家采風-山上優雅》主持人陳明珠以溫潤、真誠的風格,連續第三年入圍「自然科學及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成為名副其實的金鐘常客。陳明珠表示,節目錄製三年多,自己早已和山林共呼吸,「走在樟之細路上,就像踩在祖先的腳印裡,會有時光重疊的感動。」對她而言,節目不只是旅程,更是一次回望根源的心靈對話。
僑務委員會「全球青商潛力之星」頒獎典禮於9月30日假臺北喜來登大飯店盛大登場,並透過僑務電子報YouTube頻道同步直播,讓全球僑界一同參與盛會。來自全球優秀青年創業家齊聚台北,分享創業經驗與未來展望。該活動自2021年起推動已邁入第四屆,累計選拔出遍及六大洲、22國共100位優秀青商,成為串聯海外青商重要平台。
歷時一個多月的首屆「融創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大賽,9月16日在平潭正式完成初賽評審,為這場跨越海峽的青年創業盛會畫下了第一階段圓滿句點。本屆大賽自8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兩岸及海外青年踴躍參與,共徵集141項參賽作品,其中台灣青年提交的作品達52件,佔比超過三分之一。從文化創意、綠色農業、人工智慧,到高端製造、健康服務,參賽作品幾乎涵蓋了當前最前沿、最熱點的產業方向。
僑務委員會、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及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今(8日)共同啟動「2025僑青東沙生態體驗營」,學員搭乘海巡署臺南艦前往東沙島,展開5天4夜的生態之旅。這是東沙生態體驗營15年來首度開放僑青梯次,參與的青年僑生來自馬來西亞、緬甸、越南及美國。
開南大學國際專修部於13日舉行秋季班華語課程結業典禮,來自越南、印尼等地共403位學生完成9個月華語學習,迎來學習歷程的重要里程碑。
茶香跨海峽,兩岸共茗芳!第16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期間,兩岸嘉賓齊聚武夷山,共同開啟「山水彙聚 共啟新篇」—「武夷山水·茶空間」推廣成果交流會的序幕,不只促進海峽兩岸茶產業交流合作,也共同推動茶產業發展,讓茶香四溢,韻味悠長。
國防部昨日舉辦「113年度廠商座談會」,透過專題報告宣導現行國軍採購法規及政策,同時藉由廠商座談,強化雙向交流,俾利優質廠商參與國防事務,提升國防自主能量。
「張老師」基金會11月4日在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辦55週年「邁向AI心紀元」記者會,由葛永光董事長主持,會中分享「張老師」AI心理輔導機器人的研發經驗,並公佈18所大學院校近1,184名學生心理輔導需求調查結果。
救國團10月31日上午在臺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行72週年團慶大會,由楊朝祥召集人與葛永光主任共同主持,臺灣教育大學系統吳清基總校長等多位貴賓蒞臨。會中表揚各界特殊貢獻人士、資深績優義工及單位、熱心服務教師、義務「張老師」、終身學習中心教師與大專假期服務員等92人及6個單位。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出席「2024台灣創投年會開幕式」,他強調,明年中央總預算編列100億元,用於中小微企業實質的多元振興協助與輔導,在資金、人才、技術等各方面都有具體計畫,盼5年內創造2萬個新創就業機會,達到每年1500億元新創投資金額,盼以此雄心壯志,10年內成為創新解決方案的輸出國。
為促進年輕朋友多元發展、開拓視野,台北市青年局長殷瑋宣布推出補助方案,包括學生社團、公協會舉辦與青年相關活動,最高可獲2萬元補助,青年至海外實習每人也能申請最高15萬元補貼,青年實習每人每月最多有5000元津貼。議員期盼青年局可媒合青年到國外知名企業實習,也可多邀國際青年來台交流,把補助社團及活動範圍擴大到學生自治組織,促進學生在校園的公共參與。
近年來臺北市立中山國中積極推動國際教育與雙語教育,於110學年度升格為雙語教育學校,學生沉浸在雙語情境的氛圍下,自然而然學習各種語言,並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之中。今年暑假中山國中與教育部、僑委會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合辦「2024海外青年志工英語服務營」,邀請來自北美洲美國與加拿大共8位海外青年志工蒞校辦理10天的營隊,共計招收52位學生報名參加。
僑委會、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救國團承辦的「海外青年英語服務營」,遭學員投訴威權管理、限制外出。對此,救國團回應,該營隊相關生活公約及營隊規則,歷年皆依主辦機關核定並預先告知學員同意。
救國團身為「以公益為主的服務型社會企業」,近年來不斷針對永續議題大力推動相關工作,為鼓勵青少年走向戶外,認識地球、關愛地球,救國團舉辦113年暑期營隊活動,並於6月4日在救國團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辦活動記者會,介紹此次戶外營隊主軸與內容規畫,希望轉變青少年「拿起手機玩,放下手機學」的思維,培養「拿起手機學,放下手機玩」的觀念。
救國團於4日在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行「113年暑期活動永續營隊記者會」,並展示與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產學合作,以「永續」為核心理念設計的救國團制服。
「永續發展」不再是口號,而是成為全球企業顯學,更是全民運動。救國團擔任領頭羊,4日於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舉行「113年暑期活動永續營隊記者會」。今年暑假特別舉辦「ESG親子夏令營」,開放祖孫三代一同參與,從小培養ESG專業知識。此外,救國團4月更攜手新光滙盈永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救國團永續發展研究院」,開辦企業ESG培訓課程,共同落實永續、實踐ESG。
龍華科技大學辦學績效卓著,積極新南向教育交流,近年境外生大幅成長,尤其今年3月「泰」熱鬧,泰國素拉他尼府、東協貿易協會及國際獅子會等貴賓特別慕名蒞校,參訪教學與實作場域,對於龍華科大致力提升學子專業與實務技能,強化職場競爭力所建立的實務技術與研發量能,留下深刻印象。
「歲末寒冬千里情 暖心暖意暖師情」,為關懷離鄉來臺就學境外生,龍華科技大學國際事務暨兩岸合作處特別在今年農曆春節前夕,邀請泰國、馬來西亞境外生圍爐,一同體驗包水餃樂趣及享用美食,一解思鄉之情,並分享校園生活點滴,讓這群遠赴海外求學的異鄉遊子,感受臺灣濃郁的人情味及傳統年節文化氛圍,歡慶龍年新春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