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清單項目的搜尋結果,共56

  • 台股ETF 12檔績效創高勝大盤

    台股ETF 12檔績效創高勝大盤

     台股大盤續攻高,雖然14日稍回檔整理,但距史上最高。法人指出,大盤氣勢如虹,也讓台股ETF績效紅通通,更有12檔領先大盤創下收盤新高,以近一周表現來看,台股ETF平均上漲2.36%。

  • 對等關稅衝擊 五大投顧指路

    對等關稅衝擊 五大投顧指路

     川普對等關稅出爐,對台灣暫時性課徵20%關稅,引發市場擔憂。根據台新、華南、統一、元富與永豐等五大投顧綜合研判,對等關稅整體而言對台股影響有限,主因為占台灣出口大宗的為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

  • 對台減稅開放市場 真心愛台灣

    對台減稅開放市場 真心愛台灣

     總統賴清德定位大陸「境外敵對勢力」並推出「賴17條」,解放軍聯合海警突然展開圍台演練,台海緊張情勢陡升,社會對立不安情緒隨之升溫,兩岸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將加速萎縮,走向脫鉤斷鏈。

  • 旺報社評》解構「境外敵對勢力」系列三:對台減稅開放市場 真心愛台灣

    旺報社評》解構「境外敵對勢力」系列三:對台減稅開放市場 真心愛台灣

     總統賴清德定位大陸「境外敵對勢力」並推出「賴17條」,解放軍聯合海警突然展開圍台演練,台海緊張情勢陡升,社會對立不安情緒隨之升溫,兩岸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將加速萎縮,走向脫鉤斷鏈。

  • 社評/讓台灣人看清 誰真心對台灣好

    社評/讓台灣人看清 誰真心對台灣好

     面對川普關稅壓力,台積電決定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額外新建5座先進製程晶圓廠及封裝設施及一間研發中心,引起很大的爭議。董事長魏哲家親上火線,強調可降低關稅成本與分散市場風險,滿足美國在地客戶的需求,符合川普總統對國家及經濟安全政策方向,讓台灣在接下來美國對等關稅議題上,取得有利談判地位。

  • 旺報社評》讓台灣人看清 誰真心對台灣好

    旺報社評》讓台灣人看清 誰真心對台灣好

     面對川普關稅壓力,台積電決定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額外新建5座先進製程晶圓廠及封裝設施及一間研發中心,引起很大的爭議。董事長魏哲家親上火線,強調可降低關稅成本與分散市場風險,滿足美國在地客戶的需求,符合川普總統對國家及經濟安全政策方向,讓台灣在接下來美國對等關稅議題上,取得有利談判地位。

  • 社評/若美對台加稅 陸對台減稅?

    社評/若美對台加稅 陸對台減稅?

     中美貿易衝突愈演愈烈,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大陸立即反制,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同樣加徵10~15%關稅。提高關稅不但拉高廠商出口成本,更增添出走誘因。特別是對出口導向的台商而言,在大陸土地及人力成本持續攀升之際,增關稅將驅使台商加速移轉產能。

  • 旺報社評》若美對台加稅 陸對台減稅?

    旺報社評》若美對台加稅 陸對台減稅?

    中美貿易衝突愈演愈烈,川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大陸立即反制,對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同樣加徵10~15%關稅。提高關稅不但拉高廠商出口成本,更增添出走誘因。特別是對出口導向的台商而言,在大陸土地及人力成本持續攀升之際,增關稅將驅使台商加速移轉產能。

  • 川普上任 我千億軍購清單出爐

    川普上任 我千億軍購清單出爐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三軍開始檢討優先採購武器項目,綜合多位軍方消息透露,空軍將爭取採購6架E-2D空中預警機,海軍有意採購10架MH-60R反潛直升機,陸軍將重新建案採購M109A7自走砲,這3項軍購合計金額逾新台幣千億元。

  • 工商社論》關稅壁壘捲土重來 台廠力拚轉型方能破局

    工商社論》關稅壁壘捲土重來 台廠力拚轉型方能破局

     新年伊始,美國也開啟川普2.0時代。2025年將是全球關稅壁壘捲土重來的一年,台灣身為外貿導向的小型經濟體,全球關稅牽動廠商成本甚鉅,政府和業者都應提前思考應對策略,將傷害降至最低。

  • 陸專項債領域擴大 資本金比例增至30%

    陸專項債領域擴大 資本金比例增至30%

     大陸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要求更好發揮專項債的惠民生、擴投資作用,提出擴大專項債投向領域與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實施「正面清單」管理,納入資訊技術、新材料、生物製造、數位經濟、低空經濟等產業,並將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規模上限,從該省用於項目建設專項債規模的25%提高至30%。

  • 社評/由製造大國到科技強國之路

    社評/由製造大國到科技強國之路

     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對大陸科技制裁與出口管制一波接一波,範圍與力道愈來愈大。根據美國相關部會統計,2023年大陸企業及個人列入管制清單項目達199個,較2022年增加兩成。其中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新增151個最多,將近4成左右為半導體產業,從上游生產設計到中下游應用銷售無所不包。

  • 旺報社評》由製造大國到科技強國之路

    旺報社評》由製造大國到科技強國之路

     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美國對大陸科技制裁與出口管制一波接一波,範圍與力道愈來愈大。根據美國相關部會統計,2023年大陸企業及個人列入管制清單項目達199個,較2022年增加兩成。其中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新增151個最多,將近4成左右為半導體產業,從上游生產設計到中下游應用銷售無所不包。

  • 管制出口 延緩北京取得高科技

    管制出口 延緩北京取得高科技

     出口管制不是萬靈丹──它可以延後、卻不能阻絕對手取得敏感的科技。出口管制如能結合其他的措施,才會更加有效,這就是為什麼它僅是本章提出多種方法的其中之一。

  • 國科會:年底認定第二波 核心關鍵技術清單 接軌美德

     國科會去年底公告第1波22項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包含14奈米以下製程的IC製造技術、異質整合封裝技術,立委關注第二波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公告時程,國科會主委吳誠文9日表示,目前已請各部會提出建議清單,今年底一定會開審議會認定第二波清單項目,方向上會與美國、德國等友好國家看法一致。

  • 立委批國科會計畫諮詢委員「綠油油」 吳誠文:挖馬母災

    立委批國科會計畫諮詢委員「綠油油」 吳誠文:挖馬母災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於今(9)日赴立法院教文會備詢並進行業務報告,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在質詢時提到,國科會114年度「智慧創新研究中心推升計畫」補捐助款項為10.45億元,其中4800萬預算的子計畫諮詢委員多出自綠營,「綠油油一片,別人以核養綠,國科會以『科』養綠。」

  • 潛逃陸22年 陳由豪遭除籍

    潛逃陸22年 陳由豪遭除籍

     重大通緝犯、前東帝士創辦人陳由豪自民國91年因案潛逃海外迄今近22年,陸委會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經查陳由豪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內政部自即日起依法註銷陳由豪台灣戶籍登記。

  • 海基會:大陸片面、選擇性停止兩岸共打 犯案不通報我方

    海基會:大陸片面、選擇性停止兩岸共打 犯案不通報我方

    近期發生台灣民眾赴陸因涉及犯罪遭捕,我方卻未獲通報的情形。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表示,大陸對許多兩岸協議「說變就變」,更片面、選擇性地停止兩岸共打協議機制,這是兩岸目前最大的問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