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獲利龍頭的搜尋結果,共15筆
金控旗下投信今年上半年仍呈現大者恆大格局,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彙整12家投信財報顯示,上半年以大型業者成績最為突出,多數業者維持小幅成長,共十家淨利優於去年同期。
台股7月大漲創下今年來單月最大漲幅,外資也狂買2,279億元為多頭行情添柴火,助攻國內券商獲利維持高檔,截至8日已公布7月獲利的上市櫃與金控券商中,元大證單月大賺19.58億元獨占鼇頭,而受惠台股走強、股利入帳高峰來臨,合庫證、國票證、永豐金證、統一證(2855)等高達10家獲利也較前月明顯提升,業績強強滾。
富邦金(2881)2025年聯合徵才計畫正式展開,今年度金控暨各子公司預計招募6700位金融人才,職缺類型除銀行法金與個金儲備人才、壽險業務、證券營業員、產險通路及營業人員外,更鎖定金融創新、資訊科技、數據科學等金融科技專業人才,加速儲備數位、數據人才。而每年詢問度最高的「富邦MA計畫」,預計招募28組、逾60名儲備幹部,職缺需求橫跨金控、銀行、人壽、產險、證券、投顧、期貨、投信、海外等事業單位,為業界最多元與最寬廣的職涯舞台。
美國總統大選由川普勝選,台股11月行情受「川普2.0」不確定因素陰霾籠罩,盤勢劇烈波動,加權指數單月下挫557點,月K吞黑,惟受惠月初指數在選舉行情拉抬下改寫波段高,仍點燃部分券商獲利。
兆豐金控28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前三季稅後純益293.21億元,穩居公股金控獲利龍頭。兆豐金總經理蕭玉美表示,主要獲利動能來自銀行子公司,及非銀行子公司獲利也穩健成長,證券前三季獲利年增41%,票券前三季獲利年增13%、居同業第一,產險專注發展具核保利潤的核心險種的核心商品保費年增16%。
兆豐金(2886)今(11/28)召開法說會,公布2024年前3季稅後淨利達293.21億元,EPS達1.98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5%,今年前10個月稅後淨利達311.12億元、EPS達2.1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9%,穩居公股金控獲利龍頭地位。
金融業今年獲利強強滾,14家上市金控10月獲利出爐,共賺359億元,年增逾4成;累計前10月獲利達5369億元、年增47%,改寫歷史新高紀錄。其中,富邦金、國泰金2家前10月大賺超過1千億,EPS分別達9.27元、7.13元,以目前股價來看,本益比皆不到10倍。
次世代通訊入列重點發展產業,三大電信業競爭也呈現白熱化。剛公布的9月營收數據顯示,受惠於戰略投資精誠資訊,台哥大9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39元,與穩坐多年電信每股獲利王的中華電打平,因還有來自合併台灣之星收益逐步浮現,電信業獲利龍頭寶座角逐日趨激烈。
電信獲利龍頭爭霸賽白熱化! 台灣大21日舉辦股東會,董事長蔡明忠首度針對合併台灣之星之後的營運展望,釋出三到五年內「長足成長」的看法,除擬訂「EPS」超越中華電信、重返電信「每股獲利王」的新目標,也承諾未來獲利愈好,股利配發也會愈多。
富邦金控14日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每股配發2.5元現金股利、0.5元股票股利;前國民黨立委曾銘宗今年3月接任富邦金控副董事長,首次主持富邦金股東會;曾銘宗表示,看好全球經濟漸入佳境,富邦金對可能的參股、併購機會,都會考量評估,伺機擴大富邦金控版圖,朝亞洲一流金融機構目標邁進。
14家金控前四月稅後純益達2,112.05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年成長89.42%,在台股依舊站穩2萬點以上、且之後進入股利旺季與下半年降息利得,公股銀樂觀預期今年金控獲利有望破5,000億元,甚至挑戰歷史高點5,806億元。
2023年度上市、櫃公司財務報表出爐,生技業表現亮麗!保瑞(6472)以EPS 30.2元穩坐獲利王寶座;美時(1795)、達爾膚(6523)、聯合骨科(4129)、和康生(1783)、聿新科(4161)、訊聯(1784)、鈺緯(4153)等七家公司,則連三年三率三升。
生技業去年獲利大豐收,逾十家公司賺逾1股本,其中光學股是大贏家,生計獲利王保瑞EPS估從30元起跳,晶碩EPS達22.83元居次,美時、軒郁、麗豐-KY、大學光、泰博、精華則爭奪排行前五名行列。
電信三雄15日公布元月財報,中華電(2412)以每股稅後純益(EPS)0.41元站穩獲利龍頭,台灣大(3045)為0.35元、遠傳(4904)0.27元。
富邦集團6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謝年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用「發」字來形容2024年台灣總經濟環境。富邦金(2881)2023年的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會一起發,應該也會更好。金融股去年都沒什麼漲到,今年隨著利率走低,金融股應該有補漲表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