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玉璧的搜尋結果,共13

  • 象徵財富?廣州知名「銅錢大廈」三度法拍沒人要   網酸最醜地標

    象徵財富?廣州知名「銅錢大廈」三度法拍沒人要 網酸最醜地標

    外型酷似瑰麗玉璧、又宛若銅錢孔方兄的「廣州圓大廈」,今年10月底以13.6億元(約59億新台幣)在阿里法拍平台起拍。這座以銅錢為造型,寓意財運滾滾的金色建築,曾被原設計師與建築大師形容為是「南越王墓玉壁」,卻被不少多大陸網友評為「廣州最醜地標」,如今再因債務危機成為各界焦點。

  • 浙江良渚文明考古現場如何搬進博物館

    浙江良渚文明考古現場如何搬進博物館

    「就連考古發掘工具都有,這個博物館是真想教會我考古!」玉架山考古博物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今年5月18日開館以來,日均接待遊客逾3000人次。在車水馬龍現代都市和稻浪翻滾生態農田之間,玉架山考古博物館是展館、也是讀懂良渚文明的「演進圖景」;是文物、還是橋梁,解碼考古挖掘「發生現場」;是建築、又是展品,搭建城市遺址「時空之橋」。

  • 秦始皇臨死前爆3大異象 千年謎團至今無解

    秦始皇臨死前爆3大異象 千年謎團至今無解

    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第一位一統天下的皇帝,臨終前竟接連出現三大怪異事件,至今仍難以解釋。從天文異象「熒惑守心」、驚悚的「天降隕石」,到神秘的「祖龍之死」,這些現象當時被視為天命預警,也為後世留下無數謎團。

  • 朱元璋是「鞋拔臉」?專家搖頭 揭刻意醜化內幕

    朱元璋是「鞋拔臉」?專家搖頭 揭刻意醜化內幕

    皇帝通常會請宮中畫師幫忙繪製畫像,而明太祖朱元璋卻擁有2種截然不同的畫像,一幅外貌圓潤英挺,一幅則是「鞋拔臉」,臉上還長了許多黑痣,反差極大。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指出,其實2種畫像都不是朱元璋的真實長相,其中「鞋拔臉」是後代神化朱元璋的作品,且一切都是從他的兒子朱棣開始。

  • 陸新春出遊新體驗   各地文博場館營造文史饗宴之旅

    陸新春出遊新體驗 各地文博場館營造文史饗宴之旅

    大陸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新年伊始,大陸湖北省博物館、良渚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之江館區等等,各地文博場館紛紛推出新展陳,在新春為公眾帶來更豐富文化體驗。

  • 佳士得亞太總部慶開幕 台灣藏家「藍田山房」助陣 精銳盡出

    佳士得亞太總部慶開幕 台灣藏家「藍田山房」助陣 精銳盡出

    佳士得(Christie’s)位於香港中環的亞太區新總部The Henderson歡慶開幕,首度在總部舉辦亞洲藝術拍賣週,四大專場拍賣會將在明天(29日)登場,其中台灣玉石藏家「藍田山房」的玉石珍藏、英國企業家帕默(Palmer)家族的中國骨董藝術品、「黃花梨女皇」伍嘉恩的「木趣居」明朝骨董家具,皆是與佳士得有多年情誼的私人藏家,為慶祝佳士得總部開幕不吝割愛,拍品精銳盡出,總估價逾3.5億港元。

  • 水中之洲!杭州良渚古城遺址「重生」見商機

    水中之洲!杭州良渚古城遺址「重生」見商機

    新華網用戶端報導,良渚意為「美麗的水中之洲」,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象徵中國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偉大成就。5000多年後今天,良渚文化煥發生機。文化賦能經濟,經濟活化文化互促,走出新道路。

  • 看兩岸》走出「疑古」,重現「夏朝」

    看兩岸》走出「疑古」,重現「夏朝」

      「大禹」與「夏」又被搬上了檯面,疑古派再次發揮巨大的煽動力,彷彿見到民初學者詆譭傳統的模樣,「大禹是條蟲」的謬論霎時浮現眼前。我曾以為自我解構是「衰世」或「邊陲」的標配,想想也對,在這數典忘祖的環境裡,身為新課綱第二屆學子,早已不足為奇。

  • 秦皇陵1號陪葬墓 出土珍貴文物

    秦皇陵1號陪葬墓 出土珍貴文物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6日指出,從2013年開始秦陵外城西側9座大、中型墓葬中的1號陪葬墓進行持續發掘,尤其發現墓主等級極高,是帝陵規制下的「帝國第一陪葬墓」。目前已基本完成墓道、墓室和3座車馬陪葬坑的發掘,取得重大考古收穫,並出土大量陶器、銅器、玉器、鐵器以及金銀質地的小型明器(陪葬品)等。

  • 秦皇陵旁1號陪葬墓現重大考古收穫 出土珍貴文物文獻

    秦皇陵旁1號陪葬墓現重大考古收穫 出土珍貴文物文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6日指出,從2013年開始秦陵外城西側9座大、中型墓葬中的1號陪葬墓進行持續發掘,尤其發現墓主等級極高,是帝陵規制下的「帝國第一陪葬墓」。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車馬陪葬坑的發掘,取得重大考古收穫,包含出土大量陶器、銅器、玉器、鐵器以及金銀質地的小型明器、5組車馬等。

  • 人事異動站 12月15日至12月21日

     一、工商企業

  • 5000年前雕玉黑科技 出土神秘禮器 線條比頭髮還細

    5000年前雕玉黑科技 出土神秘禮器 線條比頭髮還細

    大陸考古學家在浙江餘杭的反山12號墓出土「玉琮」,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禮器,由於是目前發現最大的玉琮,因此被命名為「玉琮王」,大陸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唐際根提到,玉琮王的做工精細,在技術不發達的新石器時代,史前人竟能刻出比髮絲還細的紋路。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