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生物炭的搜尋結果,共36筆
全球熱傳、離心分離與流體處理解決方案領導廠商阿法拉伐 (Alfa Laval) 宣布,正式完成對法國 法孚(Fives)集團旗下低溫業務單元(Cryogenics Business Unit) 的收購。此舉將進一步強化 阿法拉伐 在潔淨能源應用的產品組合與技術深度,亦彰顯其在氫能、液化天然氣及碳捕捉等新興減碳技術領域的策略性佈局,更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添薪火。
東海大學於全國最大科研盛會「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再創佳績,在逾五百件專利作品中脫穎而出,憑藉「胸痛病患臉部表情辨識系統」奪得金牌,另以「智慧詩詞生成系統」、「仿生空氣淨化技術」、「生物炭循環技術」榮獲三面銅牌及企業特別獎,展現科研應用的高度潛力與價值。
致力於從傳統零售轉型為數位智慧門市的億進寢具企業有限公司,近期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數位轉型」雙軌策略,推出結合ESG精神的菱殼炭系列商品與會員系統,並導入AI銷售助理與VR試躺技術,提升顧客購物體驗。同時,億進寢具也參與公益活動,如災後賑災床墊捐贈、地方運動賽事贊助,進而強化品牌與社會連結。
日前,「瑪莎百貨」 (Marks Spencer, MS) 與「黑牛生物炭公司」(Black Bull Biochar, BBB)合作,購買生物炭碳去除信用額度,致力將永續實踐融入家禽供應鏈。該項目包涵英國最大的食品企業之一「Avara Foods」,並將在農場試用生物炭,以期改善環境效益和禽類福利。
連日豪大雨造成居家環境潮濕、衣物和棉被發霉,皮膚黏膩讓心情不美麗。3C通路和居家生活品牌推薦多款防潮對策商品,除了傳統的除濕機,針對衣櫥和鞋櫃等密閉空間,也有人氣小物輕鬆應對。
鴻海(2317)與國立台灣大學、台慶科技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宣布攜手推動「永續生態 里山學堂」計畫,鴻海預計投入2千萬元結合產學研資源,於集團總部大漢溪流域上游水源地,打造融合在地社區與企業ESG實踐的永續示範場域,研究自然碳匯、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
嘉義縣阿里山地區竹子大規模泛黃枯死,不但林相改變,轎篙筍又是阿里山特產,對山區經濟衝擊相當大,近年農政單位努力找出原因,最後發現轎篙竹枯死病株雖有簇葉病、稻熱病等多重病害,最主要原因仍是氣候變遷及竹林老化所致,包括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林業試驗所等單位將透過伐除病株、育健康竹苗等方式,多管齊下找解方,至於農業部也規畫造林獎勵從20年縮短到6年,對農民轉作或林相改變都有幫助。
高雄高工在全國綠色化學創意競賽中大放異彩!以木麻黃果實製成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屬的創新研究「一炭就淨」,勇奪金牌肯定,並在全國「高級中等學校綠色化學創意競賽」中,奪下1金、1銀、2銅與2佳作的佳績,一舉榮登團體冠軍寶座,展現該校在永續教育與實作創新上的深厚實力。
準備丟棄的蔬菜還有價值嗎?這個問題未來可能有答案了,近期日本企業著手展開「蔬菜資源生物炭化」的研究,藉由蔬果轉化為生物炭的方式,促進農地土壤改良,為永續農業做出貢獻。
川普在2025年1月20日上任後,針對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政策及資金進行調整。DIGITIMES認為,石化業獲川普支持,布局所受影響較小,進一步形成墨西哥灣CCS產業聚落,創造可觀獲利機會;科技業則擔心川普調降或撤銷補助款,故尋求自然捕碳方式,期在政策受阻的情況下,進行企業減碳。
又到了賞櫻旺季!中科管理局特別於今、明(22日及23日)兩天在后里園區舉辦「2025年春遊中科-綠藝盎然櫻樂匯」,首日就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中科后里園區賞櫻,感受中科經營的各式植栽、景觀及公共藝術等多元風貌,以及鏈結在地推展淨零綠生活的成果。
近年因極端氣候帶來許多強颱,驟雨後沖刷大量漂流木堆積在海岸,影響觀瞻與遊憩安全。而海洋漂流木因鹽分太高,若丟棄至焚化爐容易造成機台壽命減損,成為較難處理的海洋垃圾之一!東華大學洄瀾共好USR團隊近年來在七星潭撿拾上百公斤漂流木,攜手工研院透過高溫氣化熱裂解技術形成生物炭,再混合水泥,將朽木化為人工魚礁,如今已在屏東海生館成功復育出美麗的珊瑚,未來將進一步投放至外海,希望為海洋朋友打造繽紛永續的家。
「海廢清除後該怎麼辦?」國立東華大學與相關機構每年清出上萬噸的海洋廢棄物,但海廢的高鹽分恐減少焚化爐壽命,東華大學因此與工研院合作,透過高溫碳化裂解技術,將海廢形成生物碳,混合水泥製成人工魚礁已在屏東海生館成功復育珊瑚,為海洋生物再造永續生態系,實現「轉廢為寶」的永續目標。
MUJI無印良品的MITSUI OUTLET PARK林口門市正式開幕,成為新北最大店,11月21日智11月27日單筆消費滿千抵百,林口新門市設置了「MUJI POCKET」咖啡機與「補水站」服務,還有新北唯一的「刺繡工房」。此外,門市特別規劃一處「Open MUJI」空間,未來將舉辦各式活動與在地交流。
由六縣市與台灣藝術創生文化基金會合作舉辦的一年一度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青春還鄉」得獎名單終於出爐!10月27日於新北市板橋秀泰影城舉行頒獎典禮。首獎作品《致回家的妳》在全台 37 部作品當中拔得頭籌,記錄一位剪輯師返鄉接手茶園的心境,深刻描繪當代青年在城市追求夢想,與回歸田園生活的豐富情感和心路歷程。
國立中山大學洪慶章教授與海軍軍官學校應用科學系系主任施詠嚴副教授攜手組成跨校、跨國研究團隊,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可透過食物鏈讓大量的二氧化碳儲存於深海,整體海洋碳移除量,占全臺年碳排34.5%,潛力驚人,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獲肯定與重視。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最近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可透過食物鏈大量把二氧化碳儲存於深海。洪慶章指出,整體海洋碳移除量占全台年碳排34.5%,這項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期刊「海洋汙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並建議若要達到碳中和目標,政府必須重視海洋性藍碳。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糞粒」是主要的顆粒有機碳,可透過食物鏈大量把二氧化碳儲存於深海。洪慶章指出,整體海洋碳移除量,占全台年碳排34.5%,潛力驚人,這項研究成果已研究登上國際期刊「海洋污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藉此呼籲政府,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要著眼海洋性藍碳。
因應國際淨零趨勢,邁向國家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中科管理局積極建構永續綠色園區,引進符合國際認證的先進負碳製程設備廠商光泰環能,於台中園區導入負碳設施「臺灣山椒魚號」產製生物炭及碳匯。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永續發展也成為重要的社會課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動學習性青聚點計畫,113年成立25組學習性青聚點,攜手長期關注臺灣永續發展議題的青聚點團隊,透過課程和實作引導青年將專長和創意結合,在振興地方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能保護珍貴的環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