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登山安全的搜尋結果,共83筆
新北市一名45歲李姓男子,前(9)日與13人登山隊一同攻登郡大山,李男負責押隊,未料卻失足墜落180公尺深的山谷罹難,隊員事發後2小時才發現。因時序進入冬季,高山溫度及氣候驟變造成困難度增高,玉山國家公園也歸類出三大容易發生墜崖狀況與注意事項,盼民眾能安心登山、安全下山。
新北市教育局推廣山野教育,上月30日在烏來國中小舉辦「登山行前風險管理課程」,帶領17校共24位教師深入泰雅族福山傳統領域展開實地登山研習,透過理論結合實作,培養教師在帶領學生從事戶外學習時的風險評估與安全管理能力,讓山林成為最有啟發力的教室。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近年大力推動公私協力以維護雪霸山區環境,今年由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於高風險路段檢修並更新總長400米輔助繩索,另由台灣山盟公益協會於大霸北稜新設置反光路標及告示牌等共85處。雪管處期能透過公私協力以減少登山意外,共同推動雪霸園區登山安全。
山林開放後,連假山難頻傳,讓搜救人員疲於奔命,國慶3天連假,南投縣共發生5起山難,1人迷途、1人摔斷手、2人高山症還有1人淋雨失溫,南投縣消防局出動搜救人員35人次及直升機3架次馳援,呼籲山友行前做好萬全準備,並衡量自身體能。
和平分局9月中接獲巡山員報稱,在德芙蘭步道、東卯山登山口有輛汽車停放多日,經查黃姓車主早在8月由家屬報請失蹤協尋,經過台中市消防局與和平警方多日搜尋,今天(11日)尋獲黃男遺體,初步排除外力介入,推測是登山時發生意外罹難,詳細原因警方已報請司法相驗釐清。
登山風險再引關注!一名51歲張姓男子10月4日獨自攀登麟趾山,途中突發身體不適,從胸悶嘔吐到失去生命跡象,警消雖緊急出動並實施AED電擊多達7、8次,最終仍回天乏術。
合歡群峰是熱門的登山景點,加上近年氣候異常,即使登山好手,稍不留意恐身陷險境,因此林保署南投分署為提升民眾登山安全意識,20日在合歡山莊舉行「負責任登山」、「山徑上的田野誌」講座,邀專家分享進入山林前應有的知識及準備,另以公民科學視角探索山林,採自由入座。
近年登山健行風氣盛行,新北市議員山田摩衣28日在議會質詢指出,新北市內多處登山步道卻出現設施破損、指標掉落等安全隱憂,觀旅局未落實巡檢管理,導致維護作業延宕,呼籲相關單位應建立「即報即修」的機制,以保障市民特別是高齡長者的登山安全。觀旅局長楊宗珉承諾,將加強查核並檢討改進。
受丹娜絲颱風及連日強降雨影響,台中大坑風景區多條登山步道災損,第一時間已全部封閉。經連日搶修後,1號、3-1號、5-1號、8號、9號及9-1號等6條登山步道9日起開放;其餘災損較嚴重的2號、3號、4號、5號、6號、7號、10號及中台科大等8條登山步道,將進行第二階段復建工程,將持續封閉管制。
受丹娜絲、薇帕颱風及西南氣流等強降雨接連影響,台中大坑風景區多條登山步道發生災損第一時間全部封閉,經連日搶修後。大坑1、3-1、5-1、8、9及9-1號等6條登山步道9日起開放通行;其餘災損較為嚴重2、3、4、5、6、7、10號及中台科大步道等8條,將進行第二階段災修復建工程,持續封閉管制。
台灣山盟公益協會協同歐律有限公司捐贈3組「雙向人員流量計數器」給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目前裝設在白毛山步道、東卯山步道及唐麻丹山步道,讓台中分署能有效掌握登山健行人數,並加強步道資源管理。
丹娜絲颱風期間,內政部查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生態保護區內有13名民眾未經申請許可進入保護區。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0日)表示,依法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應經國家公園管理處之許可,民眾須至「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線上申請入園服務,未經申請許可得裁罰新台幣3000元罰鍰,並禁止入園一年。
據消防署統計,近5年平均每年約有81人溺水。內政部長劉世芳26日表示,內政部將持續強化消防人員救援效能,精進無人機及熱顯像儀等設備運用,並加強防溺知識與登山安全觀念宣導。此外,也將協助地方政府推廣「登山留守平台」與「衛星定位設備」使用,提升民眾自我保護能力。
為提升雪霸園區內原住民高山協作在山區緊急救護基本技術,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基本救命術及繩索運用等課程,協助受訓的高山協作員獲得BLS證照;另雪管處也與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合作更新山屋內攜帶型加壓艙(PAC),並請山友一起珍惜救難設備與資源,共同維護雪霸園區高山地區登山安全。
雪山主峰線來回里程約22公里,上下高度落差總和約3,500公尺,單日往返花費時間約需14小時左右,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考量單日往返雪山行程對體能要求極大、午後山區濃霧影響定位判路及下山摸黑具潛在風險,建議民眾於上午11時前未達三六九山莊者,應即下撤返回登山口,勿再強行登頂,以維護自身登山安全及減少救難資源付出。
隨著開放山林政策推動,每年入山的旅客也直線上升,除平易近人的森林遊樂區、露營等,登山也是不少人踏山的選擇,然而挑戰的心跟不上觀念,山難事故人數節節攀升,2002年山域事故人數147人、6人死亡,到2024年事故人數757人、58人死亡,死亡人數為20年來最多,顯見在開放山林同時,民眾觀念也有待提升。
南投縣、台中市、花蓮縣、苗栗縣、屏東縣的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明訂須辦理登山綜合保險。知名登山部落客「雪羊」批評,強迫登山者購買第一人稱保險不僅荒謬、毫無國際先例,恐助長濫用救援資源,「這種威權式的政策設計,根本把登山者當作刁民。」對此,消防署回應,日本早有先例,台灣並非獨創。
被登山界譽為4大障礙之一的馬博橫斷登山路線全長約96.3公里,山友通常從南投東埔登山口入山,花蓮卓溪中平林道下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升東部出口步道安全,攜手民間團體整理營地,清理約40公斤垃圾,也在長達8.7公里危險路段設置繩索,沿途每500米設置1枚菱形反光路牌標示位置資訊,並在易迷途的岔路口加設指示牌,降低山友迷途風險,並確保登山安全。
來自桃園市的劉姓一家四口,昨(18日)利用周日假期前往新竹縣關西鎮石牛山登山健走,但下山時迷路找不到路徑,新竹縣消防局於晚間近7時接獲報,8時33分尋獲劉家人,所幸只有劉父左腳扭傷,其餘3人均無外傷、體力狀況良好,在消防局協助下,於今天0時52分返回登山口。
雪霸國家公園為高山型國家公園,面積廣達7萬6千多公頃,園區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51座,每年吸引約10萬人次的國內外遊客來此登山,為實際了解園區內各項資源、步道狀況及設施維護管理,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林文和親率同仁及保育巡查員勘查難度5級的聖稜Y線步道,費時5天,查無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