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百例的搜尋結果,共55

  • 禾榮科、日本筑波大學攜手推動硼中子捕獲治療

    禾榮科宣布與日本筑波大學簽署AB-BNCT合作意向書,攜手推動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臨床應用與策略創新。此次合作結合禾榮在中子照射系統、治療計畫軟體與含硼藥物等整合平台優勢,以及筑波大學在BNCT臨床研究的深厚經驗,雙方將共同展開臨床研究並拓展治療適應症。

  • 台大虎尾院區 醫療大樓11月動工

    台大虎尾院區 醫療大樓11月動工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收治急、重、難、罕症的醫療量能亟待擴充,台大醫院4年前規畫擴建虎尾院區二期工程,醫療大樓下個月終於將率先動工,經費約89億元。台大雲林分院長馬惠明表示,未來斗六、虎尾兩院區將以雙主軸發展,其中虎尾院區將成為雲林的「醫療燈塔」。

  • 台大虎尾醫院二期下月動工 預計2029年啟用

    台大虎尾醫院二期下月動工 預計2029年啟用

    台大雲林分院收治急、重、難、罕症的醫療量能亟待擴充,規劃多年的虎尾院區二期工程,終於確定將於下月率先動工醫療大樓,總經費達87億元。台大雲林分院長馬惠明表示,未來斗六、虎尾兩院區將以雙主軸發展,其中虎尾院區將成為雲林的「醫療燈塔」。

  • 創新「導管瓣膜置換」 引領台灣醫療

    創新「導管瓣膜置換」 引領台灣醫療

     振興醫院自2010年第一間複合式手術室建成後,更於2013年完成首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振興醫院副院長殷偉賢表示,導管裝瓣膜這項技術,近20年才出現,2002年法國完成全球首例,震驚全球心臟醫學界,魏崢院長赴美交流時,敏銳察覺這是值得發展的領域,積極引進並開創,至今已完成1300多例,領先全台,且不斷改良創新,致力帶給病人更安全、有效率的手術,獲得國際高度肯定。

  • 大千醫院精準麻醉破百例 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率顯著下降

    大千醫院精準麻醉破百例 病人術後噁心嘔吐率顯著下降

    為讓接受重大手術的病人能迅速康復並減輕術後疼痛,大千綜合醫院自今年1月起啟動「精準麻醉ERAS」計畫。半年來已成功完成百例手術,涵蓋多個科別。透過跨團隊全人照護,病人的術後舒適度與康復速度明顯提升。縣長鍾東錦高度肯定此計畫,認為有效減輕痛苦並加速復原。

  • 3個月單孔達文西手術破百例 童醫院多科合作助患者重生

    3個月單孔達文西手術破百例 童醫院多科合作助患者重生

    童綜合醫院自5月23日引進建置完成最新型達文西單孔機械手臂手術系統的醫療機構後,並由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率先進行達文西單孔攝護腺癌根除手術,泌尿科、婦產部、耳鼻喉部、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等科別執行手術以來,至今已完成128例手術,單一微小切口手術讓更多患者獲得更優質的預後與生活品質。

  • 時隔4年再爆本土兔熱 疾管署示警:潛在生物恐攻武器

    時隔4年再爆本土兔熱 疾管署示警:潛在生物恐攻武器

    疾病管制署今(12)日公布自2022年以來首例本土兔熱病確定病例,為一名70多歲本國籍女性,沒有動物接觸史,目前感染源不明。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感染途徑為接觸兔子、田鼠等而感染,也可能是吸入污染塵土,該病最令人憂心的, 如果是吸入塵土而感染,會發生嚴重敗血症、肺炎,致死率高達三到六成,一直以來,是潛在生物恐怖攻擊的武器。

  • 中國大陸屈公病疫情暴增 疾管署調升旅遊二級警示

    中國大陸屈公病疫情暴增 疾管署調升旅遊二級警示

    中國大陸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疾管署7月22日將當地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昨日(4日)再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提醒民眾對當地加強防護,返國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

  •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對象 將增兩族群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對象 將增兩族群

     雖今年5~6月有新冠病毒殺回,但年內流感疫情也反常沒有在夏季出現流行,疾管署表示,在非流行期備戰、調整公費流感抗病毒藥適用對象,增列「產後兩周內之婦女」、「兒童青少年肥胖定義」兩族群,約惠及50萬人。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今年研判不會像往年、出現7~8月夏季流感疫情。觀察夏季流感狀況一路下探,當前流感單周就診人次約7萬多人,是今年單周最低水準,整體流感狀況處於相對低點,所以預估夏季不會有流感流行,將待9月開學、學生重返校園時繼續觀察。

  • 43歲男病態胖體重178公斤 靠1招3個月瘦36公斤

    43歲男病態胖體重178公斤 靠1招3個月瘦36公斤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約有1000萬名成年人體重超標,相當於每2人就有1人過重。王先生術前體重178公斤、BMI達56.1,長期深受病態性肥胖所苦,接受雨果(Hugo)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3個月減重36公斤。王先生笑說,體重變輕,走路、爬樓梯、睡覺輕鬆多了,像獲新生一樣。

  • 新冠疫情 估7月底脫離流行期

    新冠疫情 估7月底脫離流行期

     全民有意識戴上口罩防疫,使此波新冠疫情並未在端午節後出現大量就診潮,上周就診人數增幅明顯緩解。疾管署表示,預估上周就是此波疫情高峰、後續有望持平略降,7月底當周甚至更快有望脫離流行期,估此波疫情就診人次為42萬。

  • 陳文茜罹黑色素瘤第四期 醫曝「要求她繼續工作原因」

    陳文茜罹黑色素瘤第四期 醫曝「要求她繼續工作原因」

    肺癌連續13年盤踞國人癌症死因第1位,也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Yahoo健世代》節目首集主持人蕭彤雯專訪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同時也是肺癌權威,節目中他提到主持人陳文茜之前罹患了肺腺癌但已經切除,現在正在治療的則是亞洲罕見疾病「黑色素癌」,楊志新表示:「黑色素瘤是非常惡性,台灣每年僅四、五百例,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免疫治療,但會有副作用的產生,讓身體很辛苦。」

  • 攝護腺癌術後復發 PSMA正子攝影成功揪隱藏腫瘤

    攝護腺癌術後復發 PSMA正子攝影成功揪隱藏腫瘤

    今年62歲的江先生,10年前罹患攝護腺癌,接受根除手術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一度下降,追蹤多年卻又異常上升。由於傳統影像檢查找不出復發腫瘤位置,他決定接受最新攝護腺細胞膜抗原(PSMA)正子攝影,成功揪出骨盆腔內隱藏病灶,並進行放射治療,至今控制良好、不再復發。

  • 麻疹再增3例創6年最高 境外個案都來自越南

    麻疹再增3例創6年最高 境外個案都來自越南

    越南麻疹疫情越演越烈,嚴重影響我國。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個案,桃園市20多歲男性發燒喉嚨痛,就醫通報確診,感染源不明。2境外個案均自越南感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國內累計22例,創6年來最高,其中境外14例全數來自越南感染,越南今年三個月來已超過4千例,5例死亡,美國加拿大也超過600例,提醒民眾避免帶未接種MMR疫苗幼兒前往流行區。

  • 新北開學前防疫大作戰!「健康校園防疫三部曲」啟動

    新北開學前防疫大作戰!「健康校園防疫三部曲」啟動

    11日將開學,因目前仍處流感疫情高峰,新北市教育局要求各級學校做好「健康校園防疫三部曲」準備,加強校園環境消毒,勤洗手、戴口罩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落實生病不到校,同時儘速接種疫苗,提升防護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健康。

  • 專訪》韓男團DRIPPIN存壓歲錢逐星夢 自爆小學年糕湯喝出陰影

    專訪》韓男團DRIPPIN存壓歲錢逐星夢 自爆小學年糕湯喝出陰影

    韓國男團DRIPPIN出道4年曾多次來台開唱,農曆年將至,除了正在休養中的昌煜外,李協、允省、東玧、敏緒和俊昊在接受本報專訪時,也應景地用中文喊「新年快樂」拜年,主唱李協提到,小時候每年收到的壓歲錢都會放進一個可愛的草莓垃圾桶內,「還記得是在千元(約30台幣)商店買的,裡面裝滿了1萬和5萬的鈔票」,高一那年為了參加試鏡,「偷偷拿這些錢獨自跑到首爾,被我全部花掉了,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用自己的錢追夢」,隊友們聽到後紛紛露出讚賞又佩服的表情,給予他大大的掌聲。

  • 農婦置換人工關節併發慢性骨髓炎 痛10年靠高壓氧擺脫惡夢

    農婦置換人工關節併發慢性骨髓炎 痛10年靠高壓氧擺脫惡夢

    彰化一名謝姓婦人早期為方便採收及避免腰酸背痛,習慣跪在農田裡採收豌豆,多年下來造成膝蓋受損,後因膝蓋疼痛、僵硬,進行全人工關節置換,10年來左膝腫脹疼痛仍持續,經7次清創手術未見改善,近期經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柏辰確診為慢性骨髓炎,採高壓氧治療,目前疼痛緩解能平緩行走。

  • 懷胎10月DNA竟不符! 嵌合體媽媽被疑「拐帶兒童」險失監護權

    懷胎10月DNA竟不符! 嵌合體媽媽被疑「拐帶兒童」險失監護權

    美國華盛頓州一名年輕媽媽原本只是希望獲得育兒補助,卻意外陷入一場驚天冤案!她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竟因DNA鑑定結果與她「基因不符」,不僅遭控拐帶兒童、詐領福利,還差點失去孩子的監護權。所幸,經過專家鑑定後,她被證實是一例極為罕見的「嵌合體」,最終洗清冤屈,令人嘆為觀止。

  • 台南校園流感群聚通報破百例 672人感染、6人重症

    台南校園流感群聚通報破百例 672人感染、6人重症

    尚未步入流感高峰期,但近期類流感急門診已有上升趨勢,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今年初至11月9日,全市校園流感群聚通報共102件 ,校園群聚感染人數達672人,更有6名學生併發重症。鑒於目前學生流感疫苗接種率64.3%,較去年同期低,衛生局也呼籲尚未施打疫苗的學生盡快完成接種。

  • 東元綜合醫院 成功救治腦中風

    東元綜合醫院 成功救治腦中風

     東元綜合醫院接連成功救治因腦中風栓塞的病人,第一位病人為56歲王先生,太太傍晚五點返家時,發現丈夫倒臥在廁所門口,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救治,病人抵達醫院時,呈現半昏迷狀態,到院40分鐘內醫療團隊經電腦斷層迅速診斷為急性大腦動脈栓塞,立即啟動「腦中風取栓團隊」,緊急執行「腦中風動脈取栓術」,僅耗時37分鐘成功取出堵塞腦部的血栓,成功將男子救回一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