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碑石的搜尋結果,共21

  • 日本石垣島祭市長高喊「台灣有事、日本有事」 募88萬日圓助花蓮

    日本石垣島祭市長高喊「台灣有事、日本有事」 募88萬日圓助花蓮

    日本沖繩石垣市年度盛典「石垣島祭」2日、3日登場,市長中山義隆宣布市民為援助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募得88萬日圓(約新台幣17萬元)善款,並在活動中高喊「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適逢蘇澳與石垣締盟30周年,蘇澳鎮長李明哲率33人訪團跨海參與,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列為「首團貴賓」進場,象徵台日情誼深厚。

  • 在春天之前──詩致,韓江書寫兩場集體殺戮的亡靈

    在春天之前──詩致,韓江書寫兩場集體殺戮的亡靈

     在春天之前──詩致,韓江書寫兩場集體殺戮的亡靈

  • 共書輝煌 西安碑林兩岸臨書

    共書輝煌 西安碑林兩岸臨書

     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館共同主辦「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徵件,獲選作品將列為活動專書、巡迴兩岸展出外,並有機會前往碑林研習。

  • 西安碑林博物館擴建 顏真卿、柳公權碑刻首亮相

    西安碑林博物館擴建 顏真卿、柳公權碑刻首亮相

     西安碑林博物館今年完成改擴建,展出文物從800餘件增加至2000餘件,包括首次亮相的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碑刻珍品。為推廣書法、介紹西安碑林碑刻典藏,「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徵件,獲選作品將列為活動專書、巡迴兩岸展出。

  • 考古揭密》最晚被發現的西漢帝陵!漢文帝「霸陵」關鍵證據曝

    考古揭密》最晚被發現的西漢帝陵!漢文帝「霸陵」關鍵證據曝

    「霸陵」為漢文帝劉恆的陵墓,該陵起初被認為位在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山頭「鳳凰嘴」,直至2021年才被正式確認,其位在白鹿原上的「江村」一帶,是最晚被發現的西漢帝陵。而霸陵當年之所以能被確認,考古隊發現的「陵園牆」是關鍵證據。

  • 西安碑林兩岸臨書活動 徵件至10月9日

    西安碑林兩岸臨書活動 徵件至10月9日

     碑刻書法凝聚歷代名家創作精髓,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資產。為推廣書法藝術、倡導臨書學習,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館共同主辦「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正式啟動,徵件至10月9日止。

  • 823砲戰指揮官胡璉孫女拍片  盼金門豎立「這紀念碑」

    823砲戰指揮官胡璉孫女拍片 盼金門豎立「這紀念碑」

    在1958年8月23日下午金門發生「八二三砲戰」,胡璉將軍也帶部拿下古寧頭大捷。但近日胡璉將軍孫女胡敏珍卻拍攝一部影片表示,要在金門設立解放軍將士紀念碑,甚至喊出「兩岸一家親,加油」,引發熱議,讓許多網友都有著正反兩面不同看法。

  • 川普厭戰傳退IPEF 台海局勢生變

    川普厭戰傳退IPEF 台海局勢生變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社群平台祝賀,喊話共同追求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賴清德總統則盼建立台美關係新里程碑;藍綠立委憂心川普宣示不捲入戰爭,可能影響印太穩定,台海局勢將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 汨羅江畔 中華民國之忠魂

    汨羅江畔 中華民國之忠魂

     國軍第九十五師是河南地方部隊。對日抗戰爆發初期隸屬國軍第八軍,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後,第九十五師隸屬作為中央軍的國軍第三十七軍,先後參加四次長沙會戰。

  • 英國巨石陣來源揭密!科學家震驚:700km長征

    英國巨石陣來源揭密!科學家震驚:700km長征

    英國西南部著名的史前遺跡「巨石陣」(Stonehenge)究竟是哪裡來的?最新研究推翻數十年來的看法,確認橫躺在中央的「祭壇石」不是來自於威爾斯,而是700公里之外的蘇格蘭,讓學界相當震驚。

  • 南庄鄉南江村福德祠探源 鹿場碑石見證原鄉殖民史

    南庄鄉南江村福德祠探源 鹿場碑石見證原鄉殖民史

     苗栗縣南庄鄉南江村福德祠有超過百年歷史,2018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另位在鹿場山區日據時代的「故新竹廳巡查五十嵐常輝外拾名之碑」,則見證當年日人統治山區與當地原住民的衝突史實,2019年登錄歷建,縣府文觀局委託中華大學歷史溯源,呈現南庄過往史實。

  • 苗栗福德祠與日據碑石見證南庄歷史 文觀局推動文資保育

    苗栗福德祠與日據碑石見證南庄歷史 文觀局推動文資保育

    苗栗縣南庄鄉南江村福德祠擁有超過百年歷史,2018年被苗栗縣政府文觀局列為歷史建築,位在鹿場山區的日據時代所立的「故新竹廳巡查五十嵐長輝外拾名之碑」則是見證了當年日人統治山區與當地原住民的衝突史實,縣府文觀局委託中華大學展開歷史溯源,呈現南庄過往史實。

  • 史話》下架「援軍明日到達」 大陸極左分子如拆碑毀墓(徐全)

    史話》下架「援軍明日到達」 大陸極左分子如拆碑毀墓(徐全)

    在一眾中國大陸極左分子的喧囂和鼓噪聲中,反映衡陽保衛戰的電影《援軍明日到達》終於下架了,極左狂徒們彈冠相慶。連前《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都對這樣的劣行看不下去,可見極左是人人喊打、天怒人怨。

  • 牡丹社事件150周年 屏縣府推系列活動緬懷

    牡丹社事件150周年 屏縣府推系列活動緬懷

     1874年牡丹社事件爆發,因死傷無數在部落一度是禁忌話題,但150年後的此刻,屏東縣政府啟動一系列活動來紀念,有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國際交流講座等,盼藉此讓更多人反思尊重多元文化,在歷史洪流中追求和平。

  • 漢文帝陵墓出土「青銅齒輪」 專家也吃驚 精密如現代零件

    漢文帝陵墓出土「青銅齒輪」 專家也吃驚 精密如現代零件

    大陸考古學家在西安白鹿原找到漢文帝霸陵,出土了一件「漢代青銅齒輪」,製作精細且鋸齒分佈均勻,看起來非常有現代感,顯現出漢朝熟練的冶煉技術,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不少網友開玩笑說「繼續往下會不會挖出摩托車」。

  • 西安碑林兩岸臨書展 看見古今書法的魅力

    西安碑林兩岸臨書展 看見古今書法的魅力

     繼2022年首屆展出廣受好評,「2024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20日在台北市客家文化中心開展。展現西安碑林博物館千年歷史與珍藏的唐代名碑,並匯聚兩岸臨書徵集的百幅作品和書法名家觀摩作品。

  • 馬英九訪陸》陝西尋根參訪馬援祠、馬援墓 民眾夾道歡迎

    馬英九訪陸》陝西尋根參訪馬援祠、馬援墓 民眾夾道歡迎

    前總統馬英九一行,今天(4日)由大陸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陪同,上午前往陝西楊陵的馬援祠、下午前往陝西扶風馬援墓尋根。上午的楊陵畢公村,民眾夾道歡迎。楊陵村書記馬文兵說,馬援祠半個月前開始翻新,包括紅色柱子、大門彩色裝飾圖案等;村民都很開心,可惜今天層級比較高,無法靠近,但他們都在四周等候,想一睹馬英九的廬山真面目。

  • 史話》大陸網民紀念國軍先輩之歌(徐全)

    史話》大陸網民紀念國軍先輩之歌(徐全)

    中華民國對日抗戰時期,曾經爆發過4次長沙會戰。這4次會戰中,第一次和第二次長沙會戰對於抗戰時期全國軍民士氣之鼓舞、國際觀瞻之維繫,起到了巨大作用。大規模的會戰是由無數的戰役、戰鬥所組成的。眾多國軍部隊在長沙附近區域的抗敵歷史及公墓,因為後來山河變色的原因而漸漸為人淡忘。所幸民間歷史記憶的延續,讓這段史實被呈現出來。國軍第一九五師和國軍第九十五師這兩支部隊在長沙會戰中留下的公墓紀念碑,就很值得被銘記和探討。

  • 高美館百色小龍迎龍年 台美學生跨文化交流 1035件彩繪

    高美館百色小龍迎龍年 台美學生跨文化交流 1035件彩繪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共同合作推動「藝起來學學計畫」,邀請藝術家莊普創作「感動龍」素坯原型,並邀請高雄市、屏東縣、嘉義縣、台南市、台東縣、澎湖縣共40所南台灣國中小學校教師,帶領學生由社區踏查與色彩採集,找尋家鄉的文化色彩並進行「小感動龍」彩繪創作。其中,特別邀請美國原住民中學 Zane Middle School共同參與,帶領大家用文化色彩進行跨文化交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