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碳庫的搜尋結果,共15筆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本年度以「草匯藍碳、藻護健康」為主題,參加「2025台灣國際漁業科技展」,藉以介紹水試所在海草復育及碳匯、繁養殖技術、高效省工移植技術、模組化種植材料及農機具,以及藻類繁養殖技術、新穎加值應用、海藻添加飼料用以減少家畜溫室氣體排放的科研成果展示及推廣宣導。
東亞首例「增強岩石風化」玄武岩促進土壤增加碳匯試驗有成,該研究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及京都府立大學生命環境科學研究科合作,於新北市三芝農田歷時15個月完成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玄武岩粉末與有機資材合併施用後,可使土壤碳儲量提升20.5%,作物產量為完全不施肥的兩倍以上。
前言:黑松、永豐餘、南紡、台泥,是台灣少數設立至今百年的上市企業,目前接棒經營者大多是第四代,這四家公司身處的食品、造紙.紡織與水泥四大產業,正是台灣百年前最為興盛的產業,也是台灣當今經濟繁榮的基石。如今台灣產業的重心以科技當道,政府與社會資金及人才資源全傾於科技,又遇川普關稅挑戰,但這四家當今掌門人戮力將企業駛入下個百年,並持續站穩所處產業龍頭與維繫產業生存,且看他們的經營/轉型之道。
新華社報導,從以白雪皚皚聞名的「雪都」,到新疆自然風景界的「頂流」,阿勒泰這座中國大陸邊陲之城,始終將綠色低碳融入城市肌理,向北深入布林津縣窩依莫克鎮,住在草原深處氈房裡的牧民金恩斯夫妻,年過半百,在此已度過30多個年頭,從沒想過,眼前綠意繁茂,竟與一個生態概念「草原碳匯」有關。
為鼓勵企業將資源投注於造林及森林經營等增匯行動,環境部公開「造林與植林碳匯」、「加強森林經營碳匯」、「竹林經營碳匯」及「低蓄積林增匯」四項本土溫室氣體減量方法。環境部11日說明,各方案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綠碳管理及經營活動,期以減量額度作為推動綠碳動能之一。
內政部5日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增強碳匯和減碳行動已迫在眉睫,國家公園署自去年啟動自然碳匯盤點及組織碳盤查,截至目前為止,初估國家公園自然碳匯每年碳吸存293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全台濕地(藍碳)的碳吸存量則約為4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挑戰,增強碳匯和減碳行動已迫在眉睫,國家公園署今在內政部部務會報報告「建置國家公園碳匯計畫」,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未來會每季於國家公園入口網,揭露各國家公園自然碳匯吸存量、碳排放量及增匯減碳進度。
內政部5日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的挑戰,增強碳匯和減碳行動已迫在眉睫,國家公園署自去年啟動自然碳匯盤點及組織碳盤查,截至目前,初估國家公園自然碳匯每年碳吸存293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全台濕地(藍碳)的碳吸存量則約為4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未來將每季揭露國家公園自然碳匯吸存量、碳排放量及增匯減碳進度,拚實現吸碳量、排碳量平衡。
雪霸國家公園園區森林資源豐沛,為我國重要的自然碳庫之一,雪管處配合國家2050淨零轉型目標,在8月舉辦3場淨零碳排系列活動,前2場「自然(樹木)碳匯增能工作坊」及「組織碳盤查概念及計算說明」已陸續在汶水遊客中心登場,讓與會者深刻瞭解樹木碳匯、組織碳盤查重要性及我國未來淨零減碳的目標。
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境內高山林立,森林資源豐沛,為我國重要的自然碳庫之一,雪管處8月份在汶水遊客中心視聽室舉辦3場次淨零碳排概念的講座活動,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從不同的面向分享自然碳匯及減碳觀念,邀請民眾共同攜手邁向2050國家淨零目標。
環境部19日針對農業部送審的「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進行第二次審查。會中委員對於收穫林產品碳庫計算表達疑慮,另外委員認為,專案執行前六年就適用的條件可能會讓業者偷吃步,希望農業部再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調整,決議再召開第三次專案討論會議。
自然碳匯闖關未果!農業部及民間近日積極送審自然碳匯相關方法學,「森林經營碳匯方法學」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19日再度闖關專案小組,但有委員質疑森林經營碳匯方法學中各類型木材積利用率不同,但農業部卻用單一係數計算;而竹林經營碳匯則有委員直指方法學中的碳權大多來自砍伐的竹材,不如把名字改成「竹材砍伐專案」。最後決議2案都要再召開第3次專案小組討論。
為了加速我國減碳力道,農業部提出的「森林經營碳匯方法學」把林分生物量變化(地上物及地下物)及收穫林產品扣除專案碳排放量後,有委員日前關心收穫林產品難追蹤去向恐難計算,因此,農業部19日於第2次專案小組審查時修正方法學提及要提供交易單據或參加「台灣林產品生產追溯系統」的林產品才能計入林產品儲存的碳。依農部提供範例試算,執行40年每年每公頃效益約為5.2噸。但有許多委員認為計算係數過於樂觀,保守性不足。最後決議要再召開第3次專案小組討論。
雖說該是春回大地的季節,近來天氣依舊是乍暖還寒、捉摸不定,很難不令人聯想是否與氣候變遷有關。
12月8日政大國際事務學院主辦,外交學系、澳洲研國際事務學院協辦,政大國際事務學院核心通識「環視全球-挑戰國際視野」演講,邀請金士懿博士主題演講「國際碳戰略與企業永續ESG碳庫開發趨勢」,由外交所所長吳崇涵教授以及楊文琪副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