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磁性材料的搜尋結果,共34

  • MAGA與十五五的角力

    MAGA與十五五的角力

     全球矚目的韓國「川習會」將於10月30日(周四)舉行。川習握手瞬間,將成為國際媒體爭相捕捉的畫面,但真正的角力,卻發生在鏡頭之外。川普與習近平6年來首次面對面對話,表面上是為美中關係「降溫」,實則是兩個大國發展路線直接對撞。

  • 海納百川》川習會握手背後 MAGA與十五五角力(廖明輝)

    海納百川》川習會握手背後 MAGA與十五五角力(廖明輝)

    全球矚目的韓國「川習會」將於10月30日(周四)舉行。川習握手瞬間,將成為國際媒體爭相捕捉的畫面,但真正的角力,卻發生在鏡頭之外。川普與習近平6年來首次面對面對話,表面上是為美中關係「降溫」,實則是兩個大國發展路線直接對撞。

  • 中美論壇社》管控戰略資源 美中長臂管轄的較量(盛嘉麟)

    中美論壇社》管控戰略資源 美中長臂管轄的較量(盛嘉麟)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 陳泰銘又出手!國巨擊退「白武士」闖日本禁區 暗藏驚人布局

    陳泰銘又出手!國巨擊退「白武士」闖日本禁區 暗藏驚人布局

    國巨以併購為成長引擎,三十年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從美國普思電子、基美,到德國賀利氏、法國施耐德,再到日本芝浦電子。這條併購之路,不僅讓國巨從電阻電容製造商升級為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更逐步擴展至感測與電源管理領域,奠定其成為「整合型電子零組件供應商」的產業地位。

  • 川習會前 陸嚴控稀土出口恐兩方面提高貿易談判籌碼

    川習會前 陸嚴控稀土出口恐兩方面提高貿易談判籌碼

    中國周四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擴大對加工技術的限制,並明確表示,有意限制對海外國防及半導體用戶的出口。   

  • 中科院快奇無人艇搭載「炸藥之王」將首度公開亮相

    中科院快奇無人艇搭載「炸藥之王」將首度公開亮相

    兩年一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將於本周登場,由中科院自主發展的「快奇無人艇」也將參展,公開亮相;快無人艇在8月中旬舉行的國軍精準彈藥射擊操演中,搭配勁蜂1型、FPV自殺無人機,以「無人機/艇海空聯合作戰」為主題,進行多功能性的實彈演練,成功展示智慧化的相互感知、目標識別、自主決策及終端打擊等關鍵技術,與網狀(mesh)網路發揮協同控制、感知避碰、AI網管、創新等先進科技,相信快奇無人艇的研發量產,在保障台海和平與穩定發展上,值得國人期待。

  • 無人艇搭配無人機 蜂群戰術擊中靶船

    無人艇搭配無人機 蜂群戰術擊中靶船

     國防部年度「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除了發射各式飛彈外,中科院研發的「快奇攻擊無人艇」也成功搭載勁鋒一型無人機,先後以蜂群戰術擊中靶船後,再由裝備數十公斤CL-20「炸藥之王」的無人艇進行自殺性撞擊,成功擊沉靶船,順利完成作戰測評。

  • 軍方將採購1320艘「快奇」攻擊無人艇  自殺蜂群、狼群圍攻敵艦

    軍方將採購1320艘「快奇」攻擊無人艇 自殺蜂群、狼群圍攻敵艦

    國防部年度「海空精準彈藥射擊」上週結束。中科院研發的「快奇攻擊無人艇」,成功搭載勁鋒一型無人機,先後以蜂群戰術擊中靶船後,再由裝備數十公斤CL-20「炸藥之王」的無人艇進行自殺性撞擊,成功擊沉靶船,巨大的爆炸威力讓副總統蕭美琴及軍方高層相當讚賞,順利完成作戰測評。據了解,國防部在全民防韌特別預算中,將規劃採購1320艘攻擊自殺無人艇,經費將超過180億元。

  • 聯友金屬8月25日起競拍 底價43.86元 9月9日掛牌上市

    稀有金屬鎢、鈷回收冶煉大廠聯友金屬(7610)為配合初次上市前公開承銷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5,800張,其中4,930張採競價拍賣,將從8月25日起展開競價拍賣投標,競拍底價為43.86元,每標單最低為1張,投標數量以1張(仟股)之整倍數為投標單位,以價高者優先得標,每人最高得標張數合計不超過566張(仟股),並於8月29日開標,預計9月9日正式掛牌上市,主辦承銷商為福邦證券。

  • 聯友金屬 9月上旬登創新板

     聯友金屬(7610)即將在9月上旬在創新板掛牌上市,總經理吳永中18日指出,今年第二季在產項之一的鎢酸鈉平均售價上漲、出貨量季增2成貢獻下,加上新產品電池級硫酸鈷開始出貨,營運已轉虧為盈。下半年在鎢酸鈉平均售價維持高檔及隨硫酸鈷放量出貨,聯友樂觀業績將優於上半年。

  • 大陸禁稀土對台有影響!和碩技術長一語點破痛點 內幕曝光

    大陸禁稀土對台有影響!和碩技術長一語點破痛點 內幕曝光

    中國自2023年以來,已實施多輪稀土出口管制,今年7月更首次將8家台灣軍工實體列入管制名單,儘管無人喊傷,但兩家總市值逾5000億元的科技巨頭和碩(4938)與大立光(3008)相繼鬆口很「有感」。和碩資深副總經理暨技術長王炳欽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說,「我們產品用的不多,但零件供應商有壓力。」一語道破隱憂。

  • 裝配「炸藥之王」!快奇無人攻擊艇8月測試「狼群」海上飽和攻擊

    裝配「炸藥之王」!快奇無人攻擊艇8月測試「狼群」海上飽和攻擊

    國防部年度最重要飛彈射擊演訓「海空精準彈藥射擊」,將在8月下旬重磅登場。中科院研發的「快奇攻擊無人艇」不但會首度亮相,而且將首度進行戰術測評,快艇上將裝載CL-20「炸藥之王」,同時進行高度電子干擾,已測試是否能在避開干擾並達成奇襲效果。

  • 稀土概念股回暖 北方稀土上半年淨利預增超20倍

    稀土概念股回暖 北方稀土上半年淨利預增超20倍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2024年以來稀土價格逐步築底,2025年稀土板塊已有回暖之勢。上海鋼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氧化鐠釹價格上漲近14%。機構分析稱,稀土行業供需格局有望迎來拐點,未來稀土價格中樞有望持續抬升,稀土磁材企業有望迎來業績、估值雙擊。

  • 《興櫃股》鐳洋參展秀創新毫米波解決方案 強化Wi-Fi 7與低軌衛星應用

    鐳洋科技(6980)於6月17日至19日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國際微波展(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 IMS 2025)。今年,鐳洋科技以「Wi-Fi over mmWave」為主題,首次公開展示毫米波整合解決方案。該方案包含自研8x8 Ka頻段陣列天線,並結合天線封裝(Antenna-in-Package, AiP)模組,展示了穩定的連線與高速傳輸能力。

  • 中美倫敦經貿會談16小時   陸學者揭仍存在3項挑戰

    中美倫敦經貿會談16小時 陸學者揭仍存在3項挑戰

    當地時間6月9日至10日,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葛里爾進行了坦誠、深入的對話,就各自關心的經貿議題深入交換意見。《中國新聞週刊》引述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趙明昊分析稱,中美馬拉松式會談16小時後,仍存在3方面挑戰。

  • 中歐關稅爭端未解 王文濤赴歐會談 關鍵礦產成隱憂

    中歐關稅爭端未解 王文濤赴歐會談 關鍵礦產成隱憂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在中歐領導人峰會即將於7月召開前夕,歐盟與中國加緊就雙邊經貿關係中的一系列爭議問題展開磋商。歐盟貿易專員馬羅斯·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當地時間6月4日在巴黎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舉行會談,重點圍繞歐盟擬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中國對白蘭地採取反傾銷措施等議題。路透社指,雙方會談正值歐洲對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主導地位日益警惕的敏感階段。

  • 陸稀土行業將迎重磅新規 相關政策、影響層面一次看

    陸稀土行業將迎重磅新規 相關政策、影響層面一次看

    據界面新聞報導,時隔近五個月,中國大陸稀土行業又將迎來重磅新規。2月19日晚,大陸工信部發佈《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辦法(暫行)(公開徵求意見稿)》(下稱《總量調控徵求意見稿》)和《稀土產品訊息追溯管理辦法(暫行)(公開徵求意見稿)》(下稱《訊息追溯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3月21日。

  • 「快奇無人攻擊艇」首現蹤南方澳測試  具AI群攻模式壓制共艦

    「快奇無人攻擊艇」首現蹤南方澳測試 具AI群攻模式壓制共艦

    國防部編列8億餘元委託中科院研製代號「快奇專案」攻擊無人艇,由龍德造船廠得標後將先建4艘,預訂今年研製完成,預計首批量產200艘,可能提供陸軍特戰部隊運用。有民眾今天就目擊,中科院今(17日)疑似在蘇澳側是一艘快艇,外型酷似烏克蘭目前使用的攻擊無人艇,研判恐是應該正在進行相關測試。

  • 陽明交大突破性技術 讓AI更聰明

    陽明交大突破性技術 讓AI更聰明

     神經形態計算是一種電腦模仿人腦運作的技術,讓電腦具備類似大腦的學習和適應能力,這項技術應用於自動駕駛能精確識別路況,用於醫療系統能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診斷。神經形態計算大幅拓展了AI在生活中的應用場景,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與安全。

  • AI再進化!陽明交大研發神經形態運算 更聰明、更省電

    AI再進化!陽明交大研發神經形態運算 更聰明、更省電

    人工智慧已逐漸融入人們生活所需,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在《Nano Letters》期刊發表論文「基於無場翻轉自旋軌道矩裝置的神經形態運算」,成功開發出模仿人腦運作的超低功耗神經形態計算技術,這項技術不僅將能應用於自動駕駛能精確識別路況,更能用於醫療系統能幫助醫生更準確地診斷,為未來AI運算提供更節能的解決方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