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技制裁的搜尋結果,共77筆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0月30日在南韓釜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雙邊會晤。前立委郭正亮認為,美國科技戰打不下去,貿易戰反而幫中國大陸分散市場。而習川會中,川普拿給習近平一張卡片,搞了半天,又到原點,這會有一個效應,「中升美降」已經確定了。
眾所矚目,原訂韓國APEC峰會期間登場的「川習會」,會晤前景如今再度生變。
眾所矚目,原訂南韓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期間登場的「川習會」,會晤前景如今再度生變。
大陸積極發展晶片業,有消息指出,大陸在使用荷蘭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DUV(深紫外光)曝光機時發生故障,陸方緊急致電該公司尋求維修協助。
不久前中國大陸突然宣布多項貿易反制措施;包括10月9日對稀土、鋰電池、石墨、超硬材料的出口管制,以及10日對美國船舶收取特別港務費等。9日美國反應還不大,10日川普總統終於坐不住了,嚴詞批評北京的「敵對貿易行為」,並宣布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關稅。
全球科技競爭浪潮持續,人工智慧(AI)已成為中美兩強角力的核心戰場。為突破美國科技制裁與封鎖,大陸透過舉國體制在AI賽道上全力衝刺,不管是基層的人才培育,或是底層技術的開發,再或是全新場景的應用,發展AI成為全民運動。
全球科技競爭浪潮持續,人工智慧(AI)已成為中美兩強角力的核心戰場。為突破美國科技制裁與封鎖,大陸透過舉國體制在AI賽道上全力衝刺,不管是基層的人才培育,或是底層技術的開發,再或是全新場景的應用,發展AI成為全民運動。
被稱為繼OpenAI後最具潛力的美國AI公司Anthropic宣布,將停止中國控股公司使用其AI產品,目標是防止「威權政體」利用其產品開發能力提升軍事和情報能力,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也是首家做出相關決策的美國公司。該公司在聲明中多次點名中國,並直接形容為「敵對國家」(adversarial nations)。
前立委郭正亮日前表示,美國於2022年出一本戰略白皮書,定位2022到2031年是關鍵10年,2031年中美就定勝負。所以半導體非打壓中國大陸不可,否則中國大陸會追過美國,因此美國非常焦慮。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戰,讓各國貿易暫緩出貨,其中以中國大陸為大宗,美國沃爾瑪超市面臨缺貨危機,甚至恐陷「聖誕樹荒」,引價格飆升。前立委郭正亮指出,美國急需採購稀土等物資,中方抓到王牌,可要求半導體解禁,賣輝達H100圖形晶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可能機會來了。
中美關稅戰雖暫時降溫,但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仍持續。美國商務部考慮將長鑫存儲等更多中國晶片製造商,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但也傳出川普政府內部意見分歧,有官員認為,現在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出口管制,可能將損害接下來的雙邊貿易談判。
在美國對大陸科技制裁下,大陸加速推展本土替代進口,鼓勵企業上市融資。大陸陸科技部等七部門14日推出「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有力支撐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提到要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同時,與大陸資通訊巨頭華為關係密切的大陸晶片設備製造商新凱來(SiCarrier)正在尋求首輪融資28億美元。
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持續震盪,除關稅與匯率大戰外,半導體圈兩件大事值得關注。一是華為在深圳大興土木,陸續完工3座廠房,並首度嘗試自行製造7奈米高階晶片,藉以替代輝達、台積電及SK海力士等晶片大廠的先進技術,同時加速中國晶片自主化進程。另一是大陸中科院前艾司摩爾專家林楠的團隊成功推進極紫外光(EUV)光刻技術,為大陸半導體產業敲開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大門,打破西方壟斷及獨占局面。
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持續震盪,除關稅與匯率大戰外,半導體圈兩件大事值得關注。一是華為在深圳大興土木,陸續完工3座廠房,並首度嘗試自行製造7奈米高階晶片,藉以替代輝達、台積電及SK海力士等晶片大廠的先進技術,同時加速中國晶片自主化進程。另一是大陸中科院前艾司摩爾專家林楠的團隊成功推進極紫外光(EUV)光刻技術,為大陸半導體產業敲開7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大門,打破西方壟斷及獨占局面。
那斯達克期貨在關稅延期之後快速拉抬短期5日均線回到上揚走勢,但上方月線與季線下彎,多空勢力在此糾結,後續觀察5日線是否能繼續向上穿越月線。
對等關稅風波愈演愈烈,全球股市瘋狂跳水,台灣7日股市加權指數下挫9.7%,美國那斯達克指數累積下跌13.26%。金融市場先行反應,接下來實體經濟將緊隨而上,不免令人憂心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噩夢重演。這不是危言聳聽,媒體已傳出制鞋廠接不到訂單放無薪假,甚至裁員的消息。摩根大通預測,川普對等關稅壓力下,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機率攀升至6成,預估今年美國GDP為0.3%,遠低於原本預測的1.3%。
從川普重返白宮後,大幅強化關稅作為政策槓桿,讓稅務問題從傳統的貿易手段演變成為服膺於地緣政治目的之工具,也掀起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浪潮。美國更在宣布對中國徵收對等關稅34%後,竟再加增50%的懲罰性關稅,總共對中國徵收104%關稅,使得美中關稅戰更掀起巨浪。
對等關稅風波愈演愈烈,全球股市瘋狂跳水,台灣7日股市加權指數下挫9.7%,美國那斯達克指數累積下跌13.26%。金融市場先行反應,接下來實體經濟將緊隨而上,不免令人憂心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噩夢重演。這不是危言聳聽,媒體已傳出制鞋廠接不到訂單放無薪假,甚至裁員的消息。摩根大通預測,川普對等關稅壓力下,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機率攀升至6成,預估今年美國GDP為0.3%,遠低於原本預測的1.3%。
美國政府再推新一輪對中科技制裁。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BIS)於美東時間25日公布最新聯邦公報,將中國雲端運算和大數據供應商浪潮集團的六間子公司,以及其他來自大陸共54家企業實體列入出口限制清單,美方指控這些企業為中國用戶開發先進的AI、超級電腦和高性能AI晶片,與中國的軍工關係密切。
近年美國科技制裁下,大陸加速推進國產化道路,並取得成就。大陸科技巨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17日在民企座談會上,一席「缺芯少魂憂慮已減弱」的發言,引發關注。這場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的座談會上,集結包括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小米董事長雷軍等多位產業界重量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