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科磊的搜尋結果,共121筆
AI改變半導體生態發展,並且推升高階半導體設備需求蓬勃發展。從科林研發、科磊、ASML到台灣設備商的弘塑、漢唐與京鼎等業者的營運動能持續向上,目前都沒有淡旺季,凸顯市場熱度持續發酵。
下週財經預告
受蘋果大漲帶動,周一(10月20日)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勁揚。財報季初佳績頻傳,以及美國政府停擺僵局可望在近期內落幕,亦給市場帶來提振。
2025年台灣科普環島列車20日啟動,展開為期6天的全台科學之旅。數發部今年設計四項與智慧通訊相關的基礎科普活動,強調與國科會及跨部會、產學研夥伴共同推動的「台灣科普環島列車」,能透過從小培養對通訊等科技的理解與興趣,期望未來孕育更多投身數位發展的專業人才。
「2025臺灣科普環島列車」20日自台北車站啟航,展開為期6天的全台科學之旅。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表示,科普列車走過10年,最珍貴的成果就是孩子們從「知識接收者」轉為「科學傳播者」。
美銀(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士丹利業績報喜,周三(10月15日)標普500指數反彈收高。美中貿易局勢不明且美國政府關門僵局未解,使投資人信心受抑,但財報季剛開始的表現意外強勁,給市場帶來提振。
扭轉前一日AI股遭到拋售的低迷表現,周三(10月8日)標普500和那指再創盤中與收盤新高,華爾街對政府停擺進入第8天仍淡然處之,對聯準會發布的9月會議記錄也反應不大。輝達漲逾2%,執行長黃仁勳稱今年對運算的需求大增,尤其是過去六個月。其先進晶片供應商台積電ADR大漲3.6%,其同業超微飆升逾11%,費半再創歷史新高。
美國近年聯合盟友圍堵中國,但仍有漏洞。美國國會跨黨派議員公布最新調查報告,點名三家中國晶片商,疑似利用日本與荷蘭的規定與美國不一致,暗助受美國制裁的華為公司,獲得高階晶片製造設備。報告呼籲華府應與盟國加強合作,進一步擴大對中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
美國國會一份跨黨派報告揭露,美國及其盟國對中國的半導體出口管制存在重大漏洞,使中國企業在2023年仍成功購買近400億美元的高端晶片製造設備,報告特別點名三家中國企業被列為「重點關注對象」。報告警告,若不補漏洞,中國將迅速縮小與西方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差距,對全球技術競爭與民主價值構成長遠挑戰。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在調查發現,中國晶片製造商去年竟還能採購高達380億美元的先進設備,國會議員因此呼籲美國政府應該對銷往中國的晶片製造設備擴大管制,包括將那些可以實現「中國製」設備的零組件納入出口限制。
據法國廣播電台報導,美國國會一份跨黨派調查報告指出,儘管美國及其盟國試圖限制中國發展先進運算晶片能力,但由於各國管制標準不一致,中國企業在2023年仍成功購買近400億美元的尖端晶片製造設備。報告還特別點名三家被認為與華為關係密切、值得警惕的中國晶片製造商。
美國眾議院昨(7)日公布報告指出,美國與盟友抑制中國大陸製造先進晶片的努力出現漏洞,原因在於各國的法律規範有落差,讓中國企業去(2024)年仍能合法採購將近4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設備,5大西方半導體設備供應商也因此賺飽荷包。
盤勢分析:9月堪稱是AI發展封神時間,各大AI巨頭陸續瘋狂加碼投資發表未來藍圖,股價聯袂大漲,「1,000億美元」幾乎變成最低投資門檻,而輝達僅策略性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可能是英特爾「沒有AI基因」,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京東已是中國AI指標股,有AI企圖心者市值暴漲。
台積電(2330)2奈米製程量產在即,採用家數與日俱增,迄今已有15家大廠表態將採用。新機啟動後,耗材鏈先逢春,新應材(4749)、台特化(4772)等耗材供應鏈有望崛起,帶動營運成長。
2025年迎來國際半導體展30周年,「SEMICON Taiwan 2025」展會全面升級為「國際半導體週 (International SEMICON Week)」,國際論壇於9月8日起率先登場,展覽則於9月10至12日展出,橫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與2館。
台積電南京廠遭美國取消豁免權,未來出口受管制的半導體設備、原料或零件至該廠時,必須單獨申請許可證,在目前許可證申請已經大量積壓的狀況下,無法確定取得許可證的時間,且光是三星、SK海力士被取消豁免後,美國政府就必須額外處理上千張的許可證,行政體系再次承受巨大壓力,同時顯示美國掌握半導體供應鏈的企圖更為強烈。
美國政府近日宣布撤銷三星電子、SK海力士以及台積電在中國大陸工廠使用美國技術的特別豁免,未來相關企業必須逐案申請許可才能進行。此舉雖然對台積電的衝擊有限,但對南韓半導體業卻是重大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