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紫斑症的搜尋結果,共05

  • 女國中生染新冠 突發全身血栓病危進加護

    女國中生染新冠 突發全身血栓病危進加護

    近日新冠疫情升溫,台中1名國中女生因咳嗽、發燒就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5天前因心跳變快合併嘔吐掛急診,未料治療2天前突出現全身血栓,醫院更開出病危通知,經轉診到醫學中心收治到加護病房,病情才控制住。

  • 26年第5例 女童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

    26年第5例 女童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也是26年來第5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南部未滿10歲女童。疾病管制署20日表示,個案於3月8日出現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10天,檢驗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緊急與農業部、食藥署及地方政府展開疫情調查並討論防治策略。

  • 3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未滿10歲女童曾喝私人加工羊乳

    3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 未滿10歲女童曾喝私人加工羊乳

    國內出現今(2025)年首例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感染症個案,為南部未滿10歲女童,疾病管制署今(20)日表示,個案於3月8日出現高燒、間歇性腹痛、血便、活動力下降等症狀,至急診就醫後收治住院並通報,於3月18日檢驗確診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目前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已邀集農業部、食藥署及地方政府就疫情調查、防治策略及因應作為討論。

  • 守護免疫病友 賴寧生推長期追蹤系統

    守護免疫病友 賴寧生推長期追蹤系統

     兒時親身經歷免疫病友家庭的艱辛,長大後立志投入免疫風溼科,他是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也是第一位投身雲嘉地區的免疫風溼專科醫師。在民國70、80年代,免疫醫學還是相當年輕的科門,投入的人非常少,而最近30年來,分子醫學快速發展,免疫治療方式日新月異,得以讓病友及家庭走出痛苦。

  •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評估出血風險

    血小板低下症新希望 Dab2分子可評估出血風險

    當血液中的血小板數量不足時,病患出血風險將隨之增加。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教授曾慶平研究團隊發現,存在於人類血小板中的Disabled-2 (Dab2)分子可調控血小板低下症病患的出血風險,具有開發為新的出血風險評估生物標誌與作為降低出血藥物標的之潛力,有望提供新的檢驗與治療方式。研究成果獲國際頂尖期刊肯定,已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