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繁衍的搜尋結果,共434

  • 台壽挺生態保育 為地球永續保險

    台壽挺生態保育 為地球永續保險

     臺北市立動物園復育瀕危物種穿山甲逾三十年,是臺灣第一個具世代繁殖穿山甲的動物園,「護甲」基地名揚國際已成臺灣驕傲。台灣人壽連續三年在動物園辦健走,期望以最生活化的健走結合園區生態教育,強化國人保育意識,共同為瀕危物種永續保險,讓生物多樣性真正代代相傳。

  • 一級保育類台灣狐蝠現蹤花蓮 166隻高度適應都市生活

    一級保育類台灣狐蝠現蹤花蓮 166隻高度適應都市生活

    台灣狐蝠為我國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花蓮、綠島、龜山島可見其蹤跡,其中花蓮的狐蝠族群相當特別,與人類生活區域高度重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完成「花蓮地區台灣狐蝠族群監測與棲地利用」研究,花蓮狐蝠約有166隻,呈穩定成長,顯示花蓮市區綠帶環境已能提供穩定的棲息與覓食條件。

  • 蘭嶼吻鰕虎 龐大家族在呂宋島

    蘭嶼吻鰕虎 龐大家族在呂宋島

     從台灣特有種到跨國大家族,被認為野外族群僅剩不到200尾、珍貴又瀕危的蘭嶼吻鰕虎,今年初才剛被農業部列入保育類名單,沒想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長廖德裕領軍的研究團隊,竟在菲律賓呂宋島找到牠的「親戚大軍」,讓這條小魚的身世大翻轉,保育危機也瞬間解除。這項發現登上國際期刊《Scientific Data》,為東亞魚類研究寫下新篇章。

  • 蘭嶼吻鰕虎身世翻轉 中山大學證實:呂宋島有「親戚大軍」

    蘭嶼吻鰕虎身世翻轉 中山大學證實:呂宋島有「親戚大軍」

    從台灣特有種到跨國大家族,被認為野外僅剩不到200尾、珍貴又瀕危的蘭嶼吻鰕虎(Rhinogobius lanyuensis),今年初才剛被農業部列入保育類名單,沒想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院長廖德裕領軍的研究團隊,竟在菲律賓呂宋島找到了牠的「親戚大軍」,讓這條小魚的身世大翻轉,保育危機也瞬間出現轉機。這項發現登上國際期刊《Scientific Data》,為東亞魚類研究寫下新篇章。

  • 尚青論壇》我是中國人 先喚起民族認同(何溢誠)

    尚青論壇》我是中國人 先喚起民族認同(何溢誠)

    國民黨副主席張榮恭在專訪時表示,中國人的概念就是「民族認同」,中國人的表述就是「炎黃子孫」。先將「國家認同」存而不論,因為確實會有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與在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剪不斷、理還亂,主權與治權,重疊、分立的問題。而從「文化中國」的範疇切入,暫繞開「政治中國」,強調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 祖墳被考古隊開挖 她意外揭自己海外公主身世

    祖墳被考古隊開挖 她意外揭自己海外公主身世

    從學術角度來看,考古專家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他們透過發掘古墓中的文物與遺跡,讓人們更深入理解歷史。然而,當福建泉州的一片古墓群牽涉到普通家族祖墳時,考古行動意外引發衝突,一位名叫許世吟娥的女子挺身阻攔,本以為只是守護家族,卻意外揭開她是明朝錫蘭王子的後裔,身世與海外王室血脈息息相關。

  • 非核變 車諾比出現藍狗 化學汙染惹禍

    非核變 車諾比出現藍狗 化學汙染惹禍

     近日在因1986年核災事故而設立的烏克蘭車諾比核災管制區內,被拍到數隻毛色呈現藍灰色的流浪狗,這些影像迅速引起全球關注,擔憂是否為數十年輻射暴露所造成的變異。然而,動物專家出面澄清,認為這些藍色犬隻的「染髮」原因,更可能是一個令人不太舒服的日常事件,而非駭人聽聞的核變異。

  • 大安森林公園生態博覽會打造蜜蜂新棲地 林敏雄、蔣萬安為「蜂旅館」揭牌

    大安森林公園生態博覽會打造蜜蜂新棲地 林敏雄、蔣萬安為「蜂旅館」揭牌

    邁入第十個年頭的生態博覽會25日於大安森林公園登場,儘管風大雨大仍擋不住大安森林公園之友熱情;今年以「探見大安.微森秘境」啟動綠色行動力,並由台北市長蔣萬安與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董事長林敏雄為「蜂旅館」揭牌,透過為蜜蜂打造新棲地的行動,喚起人們關注生態平衡與環境共生的價值。

  • 當年曾籲禁廚餘養豬   最強菜農嘆:非要看到棺材才掉淚

    當年曾籲禁廚餘養豬 最強菜農嘆:非要看到棺材才掉淚

    農業部今(22)日宣布,在台中梧棲1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反應,農業部成立前進應變所,部長陳駿季宣布中午後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同時,即日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對此,「最強菜農」林佳新感嘆,過去許多人就曾呼籲禁止廚餘養豬,但當年政府卻沒這麼做,「就非要看到棺材才掉淚」。

  • 阿里山森旅季  冬季限定推微觀小旅行  體驗手作天氣瓶

    阿里山森旅季 冬季限定推微觀小旅行 體驗手作天氣瓶

    走入冬日霧林!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2025阿里山森旅季」冬季限定活動,預定11月8日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舉辦「蕨類微觀之旅」,邀80位民眾走上水山療癒步道,以全新視角細讀森林的微觀世界,認識多樣的苔蘚與蕨類植物。

  • 比皇帝還多產!古代大臣靠「賓客播種」狂生70子

    比皇帝還多產!古代大臣靠「賓客播種」狂生70子

    春秋戰國時期,有位大臣為了讓家族永不衰敗,竟採取「開放式後宮」的驚人策略,讓賓客與侍從參與「傳宗接代」之事,最終名下竟有70多名兒子,連皇帝都望塵莫及。此人便是齊國權臣田常(原名陳恆),他不僅以權謀篡齊,更以極端手段繁衍宗族,這場權力與血統交織的奇聞,至今仍讓人難以啟齒。

  • 楊家將後人下落曝 有一支橫跨三朝 稱霸地方數百年

    楊家將後人下落曝 有一支橫跨三朝 稱霸地方數百年

    楊家將作為北宋著名的忠勇家族,其三代英雄故事流傳千古,雖然朝廷記載中逐漸淡出,但其後代並未消失,而是在播州紮根繁衍,成功維持家族香火長達數百年之久,跨越北宋、元、明三朝,歷經戰亂與政治風波仍不曾衰敗。

  • 屏東 外來種家麻雀又現蹤 生態隱憂

    屏東 外來種家麻雀又現蹤 生態隱憂

     去年屏東福安宮出現全台首例外來種「家麻雀」群聚繁衍,縣府獲報後移除11個窩巢並捕捉17隻鳥,但疑有11隻鳥仍在逃。事隔1年多後,鳥友曾建偉在恆春機場周邊再度目擊2隻家麻雀,屏東縣野鳥學會呼籲相關單位持續追蹤、處理,避免自然生態遭破壞。

  • 龍與地下城「跑團43年」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已具史學價值

    龍與地下城「跑團43年」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已具史學價值

    1982年4月25日,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波登鎮的兩名少年在自家餐桌上展開了一場奇幻冒險。他們玩的是當時仍算相當新穎的桌上角色扮演遊戲《龍與地下城》(Dungeons Dragons,簡稱DD),當時他們並沒想到,這場遊戲竟會延續超過四十年,金氏世界紀錄週一(6日)繼續刷新他們的紀錄,遊戲故事跨越400多年的尺度,最初的角色也已經繁衍了15個世代,更有60個活躍玩家參與創造歷史。

  • 10/5石虎日 台北動物園辦特映、講座 邀民眾保育瀕危貓科

    10/5石虎日 台北動物園辦特映、講座 邀民眾保育瀕危貓科

    為共同響應10月5日「石虎日」(十、五諧音),台北市立動物園在10月4日「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暨「國際保育員日International Zookeeper Day」舉辦「就是i石虎」快閃活動。午後安排「亞洲貓科大復興」特映會及映後座談,邀請民眾透過教育活動與觀影體驗,深入了解台灣原生貓科動物「石虎」所面臨的嚴峻生存挑戰與保育希望。

  • 北市永春陂濕地復育有成 52種蜻蜓重返都市翩翩飛舞

    北市永春陂濕地復育有成 52種蜻蜓重返都市翩翩飛舞

    過去常見不少蜻蜓在水間草叢飛舞,但隨都市開發已漸漸消失蹤影,不過近年北市推動環境復育,蜻蜓又有了生機。北市公園處指出,想看鼓動透明翅膀的蜻蜓,可到台北四獸山腳的永春陂濕地公園,永春陂濕地公園是北市少數兼具休閒、生態、教育、滯洪防災及歷史價值等,多重功能的日常運動與休憩生活場域,園區豐富的生物資源,成為蜻蛉目昆蟲(蜻蜓與豆娘)活躍的棲息場所,也是自然觀察與環境教育的絕佳亮點。

  • 公園設計走調 草皮積水養蚊子

    公園設計走調 草皮積水養蚊子

     高雄市鳳山區誠智里公園內草皮,雨後數周仍充滿積水,里民抱怨造成病媒蚊孳生、還散發惡臭難以接受,議員批評,該處草皮設置之初就兼具滯洪功能,卻疑設計不良恐影響蓄洪能力及環境衛生,反造成民怨。對此公園處回應,該處因地勢關係無法自然排水,已加強在蓄水期間水質管理,並以抽水機將水排出。

  • 屏東五溝水生態復育 再現原生物種

    屏東五溝水生態復育 再現原生物種

     屏東縣萬巒鄉公所27日舉辦五溝水生態復育活動,由萬巒鄉長林國順與五溝守護工作站長劉晉坤帶領志工及社區民眾,在五溝水劉氏宗祠前的繞園溝清除外來種巴拉草,並種下原生石龍尾草與水蕨,再放流原生種條紋小鲃,接著騎乘單車在台全最完整客家文化聚落五溝社區舉行文化導覽低碳之旅。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