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能源占比的搜尋結果,共152筆
隨著全球產業邁向淨零轉型,精釀啤酒品牌新比利時(New Belgium Brewing)與烈酒巨頭帝亞吉歐(Diageo) 攜手新創公司「AtmosZero」與「Skyven科技」,導入工業熱泵,以取代傳統燃氣鍋爐,期望未來能減少製程中的碳排。
根據DIGITIMES最新調查顯示,電子六哥在淨零路徑上迎來策略升級,從自身提高綠電導入占比,到共創供應鏈減碳。主要原因為電子六哥溫室氣體排放戰場將移轉到範疇三,隨供應鏈壓力與品牌客戶要求,以及預期未來金管會將分階段要求揭露範疇三排放量,企業揭露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漸成為顯學。
友達(2409)延續多年在能源領域的豐碩實績,此次由友達能源事業群號召,串聯集團關係企業星耀能源、子公司宇沛永續與21家合作夥伴,於本周登場的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 2025),展示「儲能先行、光儲並進」產品組合,以涵蓋工商與家戶的儲能解決方案,並整合電廠建置、再生能源投資及能源管理服務,全力儲備智慧能源生態圈,以緩解電費、提高能效、穩定供電,直取能源轉型、低碳淨零的智慧能源新局。
全台多個光電場爆發爭議事件,監察院通過監委紀惠容、田秋堇、范巽綠的「太陽光電申設相關疑義」調查報告,並提出7大問題與改善建議,指能源轉型是台灣重要政策,但面臨綠電推動延宕、不法勢力干擾、申設審查標準不一、漁電共生未達預期等7大問題,影響投資信心,行政院與法務部等單位應強化協調與防範不法。
繼電器廠松川精密(7788)轉型成果顯現,2025年新能源相關產品銷售佔比已達59%,受惠於儲能與新能源穩定成長,且AI伺服器高電壓大電流需求湧現,松川精密董事長王傳世表示,明年營收會有雙位數成長,預估毛利率也會比今年好,今天掛牌首日股價上漲近35%。
永豐餘(1907)旗下豐川綠能科技今(15)日與桃園市府宣布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沼氣發電系統正式啟用,透過厭氧生物處理,將水中COD有機質轉化為沼氣用於發電,成為全台首座且發電規模最大、以官方民間促參ROT模式進行的水資源回收中心轉型綠能中心案例。
根據美國能源資源資訊管理局署(EIA)統計,美國電價光是去年就漲了5.5%,漲幅為去年通膨的2倍,對美國人以及川普來說,電費高漲儼然成為難題,EIA更預測,2026年的美國電價恐再上漲約6%。
面對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去年全球平均潔淨能源發電占比40.8%,創下歷史新高,我國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卻突破8成,加上今年邁入非核家園,呈現雪上加霜窘境,立法院預算中心建議台灣應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環團則指出,台灣已經「天然氣上癮」,預估2032年台灣人均儲氣量更將超越日韓,威脅台灣的能源安全與自主,呼籲政府盡速針對能源開發案展開政策環評,不要一路綠燈全開護航到底,阻力再大也要做。
經濟部「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仍維持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的20%、2030年的30%目標,不過,該報告規劃顯示,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在6年達到翻倍成長才能達標,其中,地熱更規劃了高達100倍以上的成長預估。
經濟部於今(26)日公布「2024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提出未來10年至2034年的用電需求評估與電源開發規劃。即使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近期爭議重重,但經濟部能源署於該報告中,仍維持再生能源占比2026年11月20%、2030年30%目標,並未延期。
繼2020年提出「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再宣布新的減排目標,包括下調碳達峰的峰值、大幅提升清潔能源的比重等。對照美國總統川普回鍋白宮後的能源政策大轉彎,習近平的「美退中進」策略,除了向全球傳遞低碳轉型的決心,亦可倒逼國內高耗能產業加速調整。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達到2050淨零目標,多國推動再生能源,並藉由碳稅、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制度驅動產業減碳,新核能技術也備受關注。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前局長、現任我國環境部顧問今天指出,德國已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如今沒有核電,該目標依然是個挑戰。環境部長彭啓明則表示,德國的能源報告將再生能源占比設為8成,不過全世界對新核能仍在討論,可以期待,台灣也不排斥。
林口電廠2部機組掛點,17日全國電力備轉容量率一度掉到3%,更重要的是,2部機組裝置容量共160萬瓩,全在機組較少的北部。台電昨為搶救供電,加大「中電北送」,接近負載上限。學者批評,這就是為何核二須延役、重啟的理由,除可減少電力長途支援,也不必仰賴中火、興達等燃煤全開,「用肺救發電」。
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在今年8月底前,依金管會規定強制揭露永續報告書,其中緯創、廣達、鴻海、和碩、仁寶、英業達等電子6哥,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代工廠,近年持續投入再生能源以及減碳計畫,其中緯創、鴻海目前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已突破6成,不過英業達目前還不到4成。
今年為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強制揭露永續報告書的元年,根據金管會規定,各公司必須於8月底前完成申報;而台灣電子6哥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夥伴,近年來積極投入減碳作為,尤以電力使用為電子業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其中鴻海、緯創綠電使用破6成,英業達則不到4成。
中鼎(9933)在8月相繼取得台塑集團六接、中油七接統包工程,市場指出,在未來一年,國內天然氣、電廠、能資源工程等商機近5,000億元,由於中鼎是國內唯一有能力執行天然氣氣化設施與儲槽設施的統包工程廠,估中鼎2025年新簽約金額上看1,300億元,可望創歷史高峰。
大陸觀察者網22日報導,大陸官方微信公眾號「國家能源局」21日發布今年7月中國大陸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7月全社會用電量1兆0226億瓩時,同比增長8.6%,突破兆瓩時大關,這在全球也屬首次。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迎來太陽能重大突破!再生能源公司「Arevon Energy」在該州投資Eland太陽能儲能設施超過 20 億美元,目前可滿足洛杉磯約7%的年度用電需求,足以為26.6 萬戶家庭供電長達一年。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提到,台灣錯誤的能源政策已經變成國安問題,低碳電力只剩下4%,對此經濟部13日反駁,強調台灣再生能源占比在去年有12%,核三廠除役後供電持續穩定。
新華社報導,從以白雪皚皚聞名的「雪都」,到新疆自然風景界的「頂流」,阿勒泰這座中國大陸邊陲之城,始終將綠色低碳融入城市肌理,向北深入布林津縣窩依莫克鎮,住在草原深處氈房裡的牧民金恩斯夫妻,年過半百,在此已度過30多個年頭,從沒想過,眼前綠意繁茂,竟與一個生態概念「草原碳匯」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