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通膨走高的搜尋結果,共27筆
有別先前對川普關稅政策干擾經濟和通膨的顧慮,美國聯準會(Fed)最新政策聲明的措辭,與7月相比明顯轉鴿,反映出Fed官員認為經濟放緩及勞動市場風險升溫,確實讓風險平衡出現變化。
美國勞動部公布新增非農就業數據為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11萬人,同時大幅下修5月及6月數字,分別從14.4 萬人及14.7 萬人下調至1.9萬人及1.4萬人,累計縮減達25.6萬人,幅度高達9成以上,令人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疑慮。依據歷史經驗,非農就業數據只要一段時間低於10萬人,往往就是經濟走下坡的起點。更不用說,連續兩個月修正到只剩1萬多人,難免會加重市場擔憂。
美國勞動部公布新增非農就業數據為7.3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11萬人,同時大幅下修5月及6月數字,分別從14.4 萬人及14.7 萬人下調至1.9萬人及1.4萬人,累計縮減達25.6萬人,幅度高達9成以上,令人對美國經濟前景產生疑慮。依據歷史經驗,非農就業數據只要一段時間低於10萬人,往往就是經濟走下坡的起點。更不用說,連續兩個月修正到只剩1萬多人,難免會加重市場擔憂。
英國央行(BOE)7日發布決策聲明,一如預期基準利率調降1碼(0.25個百分點)至兩年低點,一年內第五度降息。投票過程陷入三方拉鋸,凸顯英央內部分歧嚴重,歷經兩輪表決才有結果,為史上頭一遭。
英國央行(BOE)7日發布決策聲明,一如預期基準利率調降1碼至2年低點,1年內第五度降息。投票過程陷入三方拉鋸,凸顯英央內部分歧嚴重,歷經兩輪表決才有結果,為史上頭一遭。
在川普和馬斯克(Elon Musk)於社群上開罵後,比特幣價格一路回落10.1萬美元,目前則在10.3萬美元震盪,市場關注6日晚間美國將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和失業率,專家認為,這可能會是決定比特幣短中期內行情的關鍵,若數據遲遲未達美國聯準會的降息目標,恐影響風險資產的走勢,甚至有分析師預測比特幣恐會回測10萬美元以下。
周一(19日)在投資人逢低買進的拉抬下,美股反彈收紅。然而儘管美股近幾周上漲,但美國聯準會(Fed)2位官員周一表示,他們在降息問題上將採取「觀望」態度,暗示由於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決策者9月前或不會下調利率。周二(20日)美股連漲行情面臨考驗,市場繼續關注企業財報、Fed利率政策動向與國際貿易局勢,主要指數早盤同步走低,道瓊工業指數下跌逾100點。
從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當地時間7日記者會的談話,透露Fed不太可能透過降息來減緩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對整體經濟帶來的衝擊。擁有「Fed傳聲筒」稱號的華爾街日報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觀察到,鮑爾在這次記者會一共使用「等待」相關詞彙(例如 waiting、await)高達22次,強調Fed目前並不急於採取任何行動。
總統川普連日密集批評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行動既慢又錯」,要求迅速降息控制通膨,甚至以開除要挾,致美國21日再現「股匯債三殺」,黃金等避險資產走升,金價更創下歷史新高。美媒分析,川普立刻撤換主席也無濟於事,反而可能因信任危機導致美元重貶;而受此影響,亞股走低,台股更爆量下殺,跌破萬九,以1萬8793點作收。
芝商所(CME)最活躍6月黃金期貨價11日每盎司上漲逾2%收3,254.9美元再創新高。高盛預期年底上看3,700美元,為目前華爾街預測金價最高的投資銀行,是其今年來第三次調高金價預測,甚至認為極端情況下會上升至4,500美元。
超級央行周登場,美國聯準會(Fed)、日本與英國央行都將在本周召開貨幣決策會議。鑒於美國總統川普推出一連串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加上各國經濟面臨成長放緩風險、通膨走向尚待觀察,市場預估美日英央行都將按兵不動。
2024(去)年美元持續獨走,新台幣狂貶2.046元、貶幅達6.24%。中央銀行將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業務報告的書面內容顯示,去年淨賣匯達164.2億美元,超越2022年的130億美元,為公布調節金額以來最大規模阻貶行動,而近年匯率政策也從過往的「阻升不阻貶」轉向,尤其今年面對川普2.0,更可能大轉彎為「阻貶不阻升」。
隨著全球利率政策躍升為政治爭議的焦點,英格蘭銀行與美國聯準會(Fed)面臨的壓力倍增。據英國《衛報》分析,英格蘭銀行高機率於6日宣布降息,而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加強對聯準會的批評,導致各國央行面臨更嚴格的審查。
全球經濟在經歷過疫情、大規模地緣政治事件、能源供應危機,以及人工智慧快速崛起的影響後,步入新一輪挑戰與機遇並存的階段。德意志銀行國際私人銀行部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劉佳指出,全球市場在美國政治變局與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下,將呈現更大的波動,同時也揭示多項值得關注的投資主題,其中,德意志銀行預期日本央行有機會升息3碼,年底日圓兌美元達145左右。
歲末年初,各產業都在規畫來年計畫,進入2025年金蛇年,房地產業大老把脈,房市趨於平穩,可望回歸到2023年第1、2季巿況,但由於首季有春節因素,預計市場活絡期將自第2季展開。也有業者直言,希望新的一年,政府政策能促使市場與消費者構思更為貼近。
美股科技股於12月第一個交易日開出好兆頭,那斯達克、標普500指數雙雙攻上歷史高點,而債市方面,隨著班森特預計將被提名擔任財政部長,市場不確定性逐漸降溫,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日拉回,帶動多檔存續期間偏短的非投等債ETF價格創高,整體股、債ETF總計有21檔在3日登掛牌新高價。
美國總統選舉倒數計時,11月初有多項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美國時間1日的非農就業數據、5日的美國總統大選、7日的FOMC會議等;市場目前高度關注總統選舉情勢,綜合市場五大名師包括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台新投顧副董事長李鎮宇、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兆豐投顧副總黃國偉等看法,推演台股11月三情境走勢。
美國經濟學家羅比尼(Nouriel Roubini)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因而博得「末日博士」的稱號。他9日發出警告稱,川普若重返白宮,美國遭到「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衝擊的風險,恐怕會大幅提高。而比起一般經濟衰退,停滯性通膨的問題還更嚴重。
日股先前因半導體股重挫,呈現大幅回檔格局,法人認為,有三大原因會支撐日股長期走升,從估值角度切入,目前日股價位相對合理,且日本央行這次雖按不動,但後續升息方向不變,有利大型金融、航運、鋼鐵等高股息族群,加上AI是長期趨勢,日本在半導體供應鏈居重要角色,後市值得關注。
美國、日本和英國本周相繼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市場緊張情緒逐漸升溫。日銀將於31日公布目標政策利率,而美國聯準會(Fed)和英國央行則將在8月1日先後公布決議。外界普遍預測日本有望升息、英國降息,美國暫時按兵不動,但9月降息機率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