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遺民的搜尋結果,共22筆
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接受「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的邀請,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清楚表示:國共之間對於很多事情主張不一樣,但是這不代表彼此一定要兵刃相見或剩下自相殘殺一途,希望可以透過對話取代對抗,過去的歷史悲劇可以透過和平方式化解。儘管鄭主席表達追求和解的決心,不過她同時面對兩大阻礙,一是民進黨藉機批判,二是國民黨內保守派的批評。
1644年春,崇禎皇帝在大明風雨飄搖之際自縊於煤山,宣告了王朝的覆滅,關於他與周皇后的身後安排,史上曾流傳多種說法,許多人誤以為是李自成主持葬事。其實,崇禎最終進入明十三陵,卻是清廷為籠絡人心所為,這背後的曲折過程,充滿了歷史的悲涼與諷刺。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孫中山先生對於「中華民族危機」的見解。孫中山先生深刻地指出,當時中華民族面臨兩大危機:一是民族主義的消失,二是民族地位的低落。這兩大問題不僅攸關中華民族的存亡,更是每一位中國人應該關心的課題。
今日適逢「8.15」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總統賴清德也在臉書發長文紀念,提及二戰是歷史的浩劫,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不過,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則表示,賴清德全文避談「抗戰勝利」,狠批賴以日本遺民心態「配做中華民國總統嗎?」洪秀柱也質疑,賴不敢面對抗戰史實、不敢承認台灣光復的歷史,怎麼可能守得住國家尊嚴。
對於生活在台灣的外省族群來說,回應你生命外的人,到底什麼是「故鄉」或「家鄉」,這是常充滿心理掙扎的難題。因為外省人的成長記憶與相應的生命特質就充滿著「兩岸性」,我們遙望著故鄉,常覺得有家歸不得;想念著家鄉,卻同樣覺得有家歸不得,因我們始終生活在台灣,並沒有更合適的因緣回到大陸的故鄉生活,但過去的眷村已經被拆除,更不再有家鄉,難道我們是「無根的存在」?
隨身攜帶一本厚達六四二頁的書,十七個小時,飛越太平洋、白令海,抵達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風雪多時肆虐的美國紐約。
念茲在茲。那是在越過青壯年,走到中年過渡期的我,有太多複雜的感觸和嘆息,當我思索若能對中年「過渡期」多點認識,在精神靈性上,生命會自我呈現嶄新的視野。我赴台北土城慈法禪寺拜謁心儀久仰的淨耀法師請益。從進門的緊張到走時的不捨,我驚訝於自己心念的變化,更欽佩法師的睿智與慈悲。爾後,在法師循循善誘,更得到援助和指導,我別離脫序歲月,成功跨越中年「過渡期」,投入另一半最豐盛的生命。
《七月爍爁》是本相當獨特的小說。謂之「獨特」,至少有三層原因。乍看之下,作者似乎延續鄉土文學模式,藉遊子返鄉(斗鎮,彰化北斗)奔喪,敘寫人事倥傯及時光渙散。然而這又是本後現代浮世繪。斗鎮往事和台北當下似不相干,但跨越時空,遊走其間的廢人荒人竟可能來自同一族類──「老靈魂」。在此之上,林俊頴經營一則文學寓言。他信筆鋪陳隨想見聞,從俚俗風土到宗教冥想,從登陸月球到動物花葬,展現驚人「無用」的知識。花花世界的內裡何其荒涼,救贖唯有書寫。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身為九五之尊,除了跪拜父母及天地鬼神,不會向任何人屈膝下跪,不過清朝康熙皇帝曾六度南巡,每次經過南京都會前往朱元璋的明孝陵行三跪九叩大禮,也因為他這一跪,成功拉攏了漢人,跪出大清王朝逾200年的鐵桶江山。
基隆市長謝國樑過去挺過罷免案,不過中選會列出基隆市選委會9大違失。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痛批,「民進黨就是輸不起,基隆罷免不了行政打壓,否定基隆人的決定。民進黨打不倒謝國樑,卻對基隆市府無辜的公務機關下手」。
在胡志明市的長途巴士站,計程車司機團團圍繞著我。我指著手機螢幕上的地圖,用英文重複了幾次「歌劇院」,也用越南語重複了幾次「二徵夫人路」。一位年輕小伙子指指自己的手機,螢幕上顯示著越南常用的叫車軟體Grab。我用Grab標誌出要去的地方與價格,他點點頭,我就上了他的車。
看官!您說人活到八十幾歲,滄桑累累,世事諳盡,還能體會到什麼新鮮事兒嗎?真的有:它就是在淡水雲門舞集劇場演出改編陳義芝詩集《遺民手記》的九十分鐘詩劇:《如果眼中有淚》。
秦始皇的功過,過去兩千多年來,一直爭議不休;「一代暴君」vs.「千古一帝」均冠其名上,顯得爭鋒相對與不協調。本文期能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尤其將交易成本概念從市場面擴大至政治、行政等制度面,並且光從當代以及跨世代層面,對秦始皇功過展開較整體的詮釋與評價。
新北市動保處身心障礙者葉黃昌出生時因心臟發育不全,經歷多次手術,多年前在超商救下病弱小貓,動念想救護更多流浪動物。轉換人生跑道成為板橋動物之家動保員,救援流浪動物盡心盡力、照護收容動物任勞任怨,獲動保處推薦為2024年優良身心障礙代表人員。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2024年9月13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台北辦事處(以下簡稱「海旅會台北辦」)在台北舉辦「天涯共此時」-薈韻雅集活動,邀請台灣重要旅遊公協會和旅行社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共度中華民族傳統節慶中秋節,在兩岸共同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氛圍之中,話情誼、謀發展。
讀義芝的《遺民手記》,是噙著淚讀的。
三、「臧地」之可能地點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第三十三屆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18日舉行開幕式,今年活動延續「緣系關帝,融合兩岸」主題,持續兩地關帝信徒的共同祭祀與交流,今年台灣廟宇界與嘉賓等人士共約800多人參加。在開幕式後更緊接進行兩岸信眾祭拜,以及後續包含民俗踩街活動等,持續弘揚關帝文化,提升兩岸往來。
大陸考古團隊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發現一座西周諸侯國遺址,然而因為史料並未記載,導致考古人員無法知曉諸侯國的名字,直到一塊占卜用的「卜骨」出土,才從上方的文字得知這裡叫做「獲國」,是目前已知西周時期最西北邊的諸侯國所在地。
我們如果要讓台灣五大族群和解共生,基於讓五大族群都能獲得平等發展的目標,就不能只在中央設立「原住民族委員會」與「客家委員會」,而不設立「外省族群委員會」、「閩南族群委員會」與「新住民族群委員會」這三個部會級單位。生活在當前台灣社會,人民日常接觸到閩南族群文化可謂理所當然,新住民族群文化文化部設有新住民專區來推廣新住民各種節日慶典,但只有外省族群文化卻在中央部會呈現被冷落且無人聞問的不平等現象,實屬極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