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重估的搜尋結果,共336筆
外資最新報告指出,蘋果未來三年將持續推動產品外型革新,預計2025年推出超薄新機、2026年問世首款折疊iPhone,2027年則迎來「第20代iPhone」。法人認為,連續三年的設計變革將刺激終端需求,推升供應鏈單機含金量,並使主要技術供應商重新取得訂單分配優勢。
PC品牌廠新品逐步於下半年放量,推升AI PC在整體PC市場滲透率較上半年有明顯提升。法人看好,AI PC出貨在自家滲透率高的華碩及微星,可望受惠旗下AI PC及電競產品的出貨增溫,進而推升營運表現成長。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及新內閣團隊上任後,政策主軸聚焦能源轉型、AI科技與基礎建設,市場信心隨升溫,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訪日,雙方共同宣布總額5,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涵蓋能源、AI電力與稀土等關鍵產業,點燃市場對日本產業升級與經濟再起的期待。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與儲能需求爆發,鋰電產業成為市場熱點。國金證券公布報告指出,2025年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驅動資本支出加速,再加上近年供給側改革與產能收斂,以及儲能景氣超預期使行業供需格局或開始反轉,鋰電產業鏈有望在這一輪浪潮中價值重估。
台北捷運公司推動TOD開發案,士林站已接近完工,將規畫作為商場及旅館用途,議員6日發現,北捷TOD案租金每坪僅2000元至2500元,明顯低於市價,另要求TOD案應連通周遭建物或設施,否則就失去TOD交通導向意義,要求北捷應重新盤整。北捷回應,劍南路站已規畫空廊串聯,其餘站點與租金將一併檢討。
中石化(1314)今(5)日早盤在買盤簇擁下強勢上攻,11時過後鎖住漲停,成交量暴增至逾25.7萬張,為台股成交量之冠,並有近3.1萬張高掛買單,量價齊揚。市場解讀,中石化此波漲停主因寶佳集團證實出手併購中工(2515),引發資金聯想中石化龐大土地資產的重估潛力,點燃資產題材行情。
據《三聯生活週刊》報導,最近,屢創新高的黃金價格終於開始大跌,很多金店門口迅速排起了長龍,擠滿了前來抄底的消費者。那麼,對普通民眾而言,現在是入手黃金首飾的好機會嗎?
全球資本市場對人工智慧(AI)熱度持續升溫之際,OpenAI正悄悄推進一場可能刷新歷史紀錄的首次公開募股(IPO)。
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激勵日股再創歷史新高,市場掀高市行情。投信法人表示,高市主張的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將為日本股市注入新動能,尤其人工智慧、半導體與國防等關鍵產業,在政策扶持與資金推動下,具備長線成長潛力,日股基金也將受惠。
記憶體族群性上攻強悍無法擋,不僅旺宏(2337)再衝漲停,強勢股華邦電(2344)、群聯(8299)表現不遑多讓,摩根士丹利、凱基投顧、群益投顧等對華邦電股價預期全部超過60元;群聯則順利達成研究機構賦予的千元等級股價預期,後市依舊看好。
美中貿易磋商達成初步共識,加上美國CPI年增率低於預期,增添聯準會降息機率,帶動四大指數創高。今(27)日亞股全面走揚,台股盤中一度突破28,000點大關,日經指數盤中攻上50,000點的歷史新高,激勵在台掛牌的多檔日股ETF創掛牌新高。其中,中信日本半導體(00954)大漲近5%,成為27日表現最亮眼的日股ETF。
全球今年風起雲湧,各大國在近期穩定內部局勢後,正式進入對外博弈競合階段,本周起登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年會成關鍵場合,亞太領袖在韓國慶州卯足全力,在變化萬千的2025年,力求勾勒一痕穩定的句點。
上周台股隨美股再創新高,大來國際投顧分析師謝逸文認為,台股震盪的過程中,仍在10日均線附近維持上攻趨勢,AI、記憶體與被動元件族群輪動明顯,顯示資金仍在市場中尋找機會。本周選入立敦(6175)、盈正(3628),再選入國巨*(2327)、華新科(2492)、台火(9902)、越峰(8121)。
AI熱潮持續燃燒,OpenAI與全球科技龍頭的合作動作頻頻,再度點燃市場激情。其中輝達(NVIDIA)計劃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同時OpenAI亦與甲骨文(Oracle)簽署3,000億美元、為期五年的Stargate部署協議,進一步擴充AI運算產能。在科技巨頭大力投資AI題材加持下,近三個月來國內掛牌的美國科技ETF全面勁揚,法人持續看好後市表現。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成為第104任首相,也是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並已發表首場施政演說,預告將與訪問日本的美國總統川普會談。日股近來漲勢強勁,市場對「高市行情」有所期待。理財專家認為,高市主張的擴張性財政與戰略性產業投資政策,將為日股注入新動能,人工智慧、半導體與國防等關鍵產業如有政策支持,長線成長潛力可期。
士紙(1903)23日開盤秒攻漲停鎖死,一舉收復60元大關、收漲停價62.3元,終場仍有4,893張漲停委買單量高掛。就技術面看,一根長紅成功越過半年線反壓55.55元,成交量同步放大至2,236張,較前一日的649張呈倍數增長,展現價量齊揚的多頭氣勢,周漲幅16.2%。
投行高盛22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大陸股市的投資邏輯正發生根本性轉變,進入一個更持久、波動性更低的「慢牛」階段。該行預估,在獲利增長和估值修復的雙重驅動下,到2027年底,包括A股和H股在內的大陸主要股指有約30%的上漲潛力。
輝達進駐南港「潤泰玉成大樓」,加上先前聯強買下「世界明珠」商辦作為集團總部,南港已躍升AI核心聚落;國產建材20日指出,集團「大南港開發案」B棟結構體、A棟鋼構上樑預計2026年第二季完成,整個開發案將在2027年完工。
機電大廠東元攜手鴻海布局模組化資料中心(MDC),摩根大通發布最新報告,看好其業務發展,加上馬達市場需求回溫,將推動公司2025~2027年每股盈餘將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73%高速成長,首度給出「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160元。
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指出,中美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再次證明是全球股市回調的催化劑。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在APEC峰會前再度升級,基本情境是戰略性休戰,加上亞洲及新興市場近月估值已上升,因此不建議投資者在中國股市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