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量子位的搜尋結果,共45筆
鴻海(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HHRI)宣布,與量子運算軟體領導者QunaSys合作研究的論文,已獲得國際期刊Physical Review Research接受刊登,雙方未來將持續強化合作,加速量子技術落地與普及,推動全球量子產業生態系發展。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政府正與多家量子運算公司洽談,以聯邦資金換取公司股權,此舉可能重塑新興科技領域的公私合作模式,鞏固美國在量子科技的全球領導地位。
2025年諾貝爾物理獎今(7)日揭曉晚間揭曉,由美國籍加州大學教授馬蒂尼斯(John Martinis)、加州大學英國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法國籍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共享殊榮,3人,其中馬蒂尼斯更與台灣關係深厚,每周與中研院團隊進行2次線上會議,因此本次獲獎,中研院團隊也感到相當開心。
市場研究機構YOLE Group指出,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持續推進網路頻寬極限,將成為支撐AI應用大規模擴展的核心動力。
輝達(NVIDIA)憑藉人工智慧(AI)晶片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企業,也帶動一波AI浪潮。不過,外媒已經開始推測下一個有望複製輝達榮景的產業,點名「量子運算」可能是科技界的新寵,甚至直言美國新創公司IonQ 或許就是「下一個輝達」。
「成就全球頂尖研究」為法定三大發展願景之一的中央研究院,今(2025)年上半年公布了兩項十分靠向產業的研究成果:國產下世代高效太陽能關鍵技術,量子電腦晶片製程科研成果,均由跨學組的關鍵議題研究中心負責。
AI新十大建設中,矽光子、量子運算及智慧機器人入列,將在台灣打造三個國際級實驗室,利用研發這三項關鍵技術,建立我AI護國群山。尤其矽光子技術,產業及學界投入日益增溫,有望領先全球,成為全球AI先進封裝不可或缺的技術供應者。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日前透露,年底台灣就會有矽光子封裝出現。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1日在巴黎VivaTech活動上的輝達GTC大會上表示,量子運算技術正處於關鍵轉捩點,有望解決目前即使是最先進的AI也需要耗費多年才能處理的難題,並且宣布與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推動量子計算與AI結合。
全球先進國家都在積極布局量子科技,以拓展「量子國家隊」的研發能量,國內首座專為製造超導量子晶片所建構的8吋製程平台設施:「量子晶片製程研發平台」(QC-Fab, Quantum Chip Fabrication Space)和「量子計算測試平台」(QC-Test, Quantum Computing Test Space),10日在中研院關鍵議題研究中心揭牌,雙平台落腳於中研院南部院區,達成國內量子晶片研發的重要里程碑。
中央研究院周二發表量子電腦晶片製程科學研發成果,不僅成功以8吋晶圓機台製作高品質超導量子位元,也揭牌國內首座量子晶片製程研發平台與量子計算測試平台。中研院院長廖俊智院長出席揭牌儀式指出,發展量子科學必須同時投入高階製程研發人力,以及尖端硬體設施。本院所設置的兩項重要量子設施將開放全國學研界合作使用。中研院希望藉由資源整合與平台共享的效益,推動我國量子科技的發展,並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量子關鍵領域的研究。
中央研究院今(10)日發表量子電腦晶片製程科學研發成果,不僅成功以8吋晶圓機台製作高品質超導量子位元,也揭牌國內首座量子晶片製程研發平台與量子計算測試平台。這次所設置的兩項重要量子設施,也將開放全國學研界合作使用。
據The Information周日引用參與談判的消息人士報導,輝達(Nvidia)正在就投資量子運算新創公司PsiQuantum,進行深入的談判。此凸顯出輝達正就朝向下世代運算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由國科會補助支持的國立成功大學舒宇宸副教授之數位退火研發推動計畫,近日與仁寶電腦啟動合作,共同加速開發量子啟發運算的實務應用,此次合作展現我國學術研究成果轉譯為具體產業解決方案的可行性,為推動前瞻量子科技產業化樹立典範,國科會表示,透過與業界的密切合作,量子啟發運算將不再僅停留於理論層面,而是實際走入市場、創造經濟價值。
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於周一(28日)發表文章強調,美國絕對不能在量子電腦的競賽中輸給中國大陸。他認為,美國總統川普以及美國政府必須優先考慮對量子研究的資金投入,否則中國可能會超越美國,進而對美國的經濟競爭力與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美國國安局高層也曾示警,量子電腦能夠破解現有加密技術,進而洩露美國核武系統機密資訊。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在行政院會指示,教育部邀集跨部會舉行「管制陸生修讀我國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項目跨部會研商會議」。教育部昨日表示,近日已經召開跨部會研商會議,請各部會盤點所屬國家安全、機密、核心關鍵技術項目等所涉及之院、系、所及學位學程,教育部彙整後,將納入114學年度陸生招生管制相關作業辦理。
為協助晶圓代工大廠推進2奈米以下製程開發,半導體檢測廠閎康(3587)今(1日)宣布於竹科矽導實驗室導入全球頂級的超埃米解析球差校正穿透式電子顯微鏡(Cs Corrector TEM)正式投入營運,提供Foundry、IDM、高階封裝與IC設計廠完整的MA及FA服務。
谷歌(Google)量子電腦研究的高層表示,他相信量子電腦技術只需五年就能執行現代電腦無法計算的實際應用程式。
谷歌(Google)量子電腦研究的高層表示,他相信這項技術只需五年就能執行現代電腦無法計算的實際應用程式。
輝達GTC大會20日首度迎「量子日」,執行長黃仁勳宣布攜手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MIT),在波士頓開設量子運算實驗室,配備輝達Blackwell AI伺服器。儘管商業化仍需不少時間耕耘,但隨著谷歌、微軟相繼開發出自家量子晶片雛形,量子運算不再是遙不可及,台灣國家隊也積極卡位,整合產官學三方,聚焦於控制量子位元之低溫控制晶片與模組,主要成員之一的聯發科與輝達緊密合作,量子領域發展具想像空間。
輝達於美西時間18日宣布,將於波士頓建立「NVIDIA加速量子研究中心」(NVAQC),執行長黃仁勳表示,量子運算將讓AI超級電腦變得更強大,未來有機會可以利用加速量子解決世界上非常多的難題,包括藥物探索、材料開發等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