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金融業者的搜尋結果,共770筆
全球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原為超級富豪管理家族財富、傳承與投資的工具,如今卻逐漸被募資者與詐騙集團利用,成為新型金融陷阱。近年假冒的「家族辦公室」數量激增,讓投資圈憂心不已。
金管會推動「亞太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並在高雄專區鬆綁38項業務,包括讓家族信託業務結合家族辦公室服務,開啟新的家族發展契機。信託公會指出,家族信託依其傳承方式常見型態可分為生前贈與、死後傳承及閉鎖性公司結合信託三種類型,助攻高資產客戶財富傳承。
台灣最富人情味、最好吃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9日於彰化縣田中鎮盛大登場,吸引國內外跑者熱情參與。富邦金控自2020年起贊助田中馬拉松已邁入第6年,持續結合Run For Green™跑步植樹倡議,積極攜手田中馬拉松推動各項綠色永續作為。
集保結算所攜手一銀、華銀、玉山銀與中信銀等4家先導銀行,合作提供開放銀行第三階段「交易面資訊」服務。投資人即日起可透過「集保e手掌握」App,連結上述銀行操作台幣轉帳、活存轉定存及定存解約等3項交易服務,為台灣金融市場打造嶄新的開放金融服務。
台灣能做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嗎?金管會主委彭金隆6日以「赫黑醫生的50個故事處方」為開場白,他說,馬戲團裡有一隻大象,每次表演結束後,總被鎖在一根小木樁旁不敢逃走,原因是它還是小象時,被木樁給束縛住了,即使長大,也認為自己掙脫不了。
臺灣證券交易所響應金融總會及嘉義縣政府共同舉辦的「2025年金融服務愛心公益嘉年華」,活動將於8日上午9時30分在嘉義縣政府前廣場熱鬧登場。
國發會開放民間企業申請基礎建設認定辦法出爐,公股金融業者動向頗受關注。據了解,第一金投信子公司第一金私募股權公司,以「第一金資本宏璟智慧綠色公建有限合夥」名義,提出物流中心建設申請認定,並於11月3日獲得經濟部核發認定書,搶得此一開放政策的頭香。
玉山金控及三商美邦人壽5日通過雙方合意併購,此交易將全數以股份轉換方式進行,玉山金擬以每0.2486股換發1股三商壽股票,發行新股給三商壽全體股東並取得三商壽全部股權。交易完成後,三商壽全體約9.1萬名本國與外資股東將持有約8.31%的玉山金股權。雙方董事會今日通過於2026年1月2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本合併案,本案尚需主管機關審議核可後方為生效。
政府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呼應此一攸關台灣轉型的重大政策,工商時報4日舉辦「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其中首場高峰對談討論「國際金融變局下的台灣轉型策略」,第一線的金融業高層提出多項主張,包括未來可仿效日本,在各縣市建立多個金融中心,讓台灣的金融能量展現最大效益;強化人才培育,並以「目標導向型投資策略」,滿足退休與穩定收益的需求,讓投資結構更健全、資金運用更有效率等具體建議。
兆豐金控總經理張傳章指出,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金管會的旗艦計畫,希望台灣金融業能夠轉型,設定「兩年有感、四年有變、六年有成」政策藍圖,循序漸進推進。他認為,推動轉型有四大關鍵要素,分別是人才、產品、跨境通道及稅制。
兆豐銀行積極推動公平待客原則與金融友善服務上,4日獲頒金管會2025年度「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績優獎項,展現兆豐銀在金融消費者保護與公平待客服務上的成果。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辦公室服務負責人王瑞鴻表示,政府力推亞洲資產中心,就家辦公室的類型來看,亞資中心應偏向聯合家族辦公室,金融業者是驅動的重要角色,再結合外部專家提供稅負及法律服務,打造屬於台灣元素的家族辦公室。
國營銀行加緊升級財管2.0腳步。據統計,臺灣銀行、土地銀行資產達億元以上的高資產客戶,合計超過千人,臺銀積極向金管會申辦高資產業務,土銀則預定於2026年第一季送件申請,兩銀行均表達前進亞資中心區的強烈企圖。
新台幣第三季回穩,金控海外曝險回溫,根據金管會最新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金控公司海外曝險合計28.39兆元、季增5.06%,其中對美國曝險連續42季居冠,但金額仍未重返10兆元大關、目前為9.95兆元、季增3.15%,另前十大曝險國成長最大的是日本、季增13.46%。
面對全球永續金融浪潮與監管標準升級,金融業正從資金提供者轉型為低碳轉型推動者,精誠資訊宣布與新加坡氣候科技公司Evercomm攜手推出AI金融碳管理平台,整合氣候風險分析與碳排放數位化管理,協助金融機構建立符合國際準則的碳管理決策體系,平台將於2025年第四季啟動試點,率先導入臺灣與東南亞市場,推動區域永續金融實踐。
精誠(6214)攜手與新加坡氣候科技公司Evercomm合作推出全新一代AI金融碳管理平台,整合氣候風險數據分析與碳排放數位化管理,為金融業打造一套符合國際準則、可量化投融資風險、以減碳潛力為導向的快速導入資本配置策略,將於2025年第四季開始導入試點,面向臺灣與東南亞市場,協助主要金融機構與資產管理公司建立完整的投融資碳管理決策體系,推動區域永續金融的落地實踐。
第五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頒獎典禮於昨(28日)落幕,禾亞數位科技(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憑藉具開創性的「永續虛擬資產金融平台」從中脫穎而出,由副總經理林逸騏代表領獎,一舉摘下創新金融獎,成為唯一獲獎的虛擬資產業者。
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及提升數位金融普及度,對金融服務發展至關重要。第五屆「工商時報2025數位金融獎」頒獎典禮28日隆重舉行。
首屆臺灣週以「打造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為主軸,透過論壇博覽會及創新活動,共吸引近2.8萬人次參與,法人機構逾1,200家次,外資也超過250人次;該活動具有厚植商品深度及廣度,兼具創新與融合;邁向永續,落實ESG;創新啟動,資本對接等三特色。
影響今年台灣經濟表現最重要的變數,概括的說,是美國政府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而影響台灣企業業績表現最直接的因素,毫無疑問的,就是來自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的衝擊。前者結果如何尚在未定之天,後者則已扎扎實實痛擊過台灣公司財報表現。值此出口旺季的尾聲,企業得開始為全年的績效表現打算盤的時候,對於匯率的變化程度、影響因素、避險安排,乃至跳脫「美元核心」角度,重新思考外匯資產的配置,實為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