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鎳業的搜尋結果,共11

  • 台企印尼子公司鎳礦開發 遭控釀空污、人權問題

    台企印尼子公司鎳礦開發 遭控釀空污、人權問題

    民進黨立委6日與印尼受害社區居民、原住民族代表與工人代表舉辦記者會,指出有台資企業的印尼子公司為在印尼鎳礦工業區直接或間接開採、冶煉,以燃煤發電展開營運,但擴建燃煤電廠卻長期對當地空氣、水源、生態與社區健康造成危害,更涉及重大職災、人權侵害等問題,呼籲政府正視國內企業在印尼鎳業供應鏈中的侵害行為,落實「不遺落任何人」的承諾。

  • 開年就有32家停產檢修…今年陸鋼企考驗仍嚴峻

     日前大陸統計局宣布2024年前11月大陸鋼鐵行業獲利人民幣78.6億元,但由於前十月還大虧逾人民幣200億元,因此數據引發市場議論。

  • 《電纜股》華新子公司WLS增資華新永旭不銹鋼廠

    華新(1605)董事會決議新加坡子公司Walsin Singapore Pte. Ltd.(WLS)擬以美金約915萬元增資PT. Walsin Everising Specialty Steel Indonesia(華新永旭),於印尼規畫興建不銹鋼盤元廠,提升成本競爭力,發揮公司品牌價值綜效。此次增資將提高持股至51%,累計總投資金額約為美金1,530萬元。

  • 《鋼鐵股》彰源:大環境得宜 不銹鋼業Q4起受益

    不銹鋼管廠彰源(2030)提到,中國央行本周持續推出刺激政策,推升資金寬裕,日後需求可望大幅提升,加上同業間競爭下降,有助於毛利率正向看法。展望後續,降息、通膨暫緩、經濟發展得宜,提升投資與消費水準,產業亦能受益。而彰源去年投資摩洛哥,投資金額約3000萬美元,摩洛哥廠預計115年第一季投產,每月產量預估為2000噸。

  • 鎳礦開採冶「陸有進步技術」 美媒怨:中企排擠西方企業

    鎳礦開採冶「陸有進步技術」 美媒怨:中企排擠西方企業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對鎳、鋰和鈷等電池金屬的需求激增。「6年前,中國工程師踏上了一條變廢為寶的冒險之路」,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刊文稱,中企攻克一項導致西方企業在鎳礦開採冶煉上不斷鎩羽而歸的技術難題,成功降本增效,而這也令西方企業惱火。文章形容,中國成功重塑了鎳礦行業,而西方企業因此遭到了「排擠」。

  • 美擬聯菲 削弱中鎳加工主導地位

     美中貿易戰延燒到電動汽車電池原料鎳金屬。為阻止中國大陸主導菲律賓的鎳加工產業,美國與菲國正商討一項三方安排的計畫:菲律賓提供鎳原料、美國出資,由日本、韓國或澳洲等第三國提供冶煉和精煉所需的技術。

  • 必和必拓H1淨利銳減九成 示警鎳過剩到2030年

     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表示,受到鎳市供應過剩、導致該金屬價格出現暴跌拖累,截至去年12月底為止的2024年會計年度上半年淨利,較一年前銳減將近9成。它還警告鎳業面臨產能過剩的痛苦恐將持續到2030年。

  • 必和必拓上半年淨利遽減 稱鎳過剩持續到2030年

    全球最大礦商必和必拓(BHP)表示,受到鎳市供應過剩、導致該金屬價格出現暴跌拖累,截至去年12月底為止的2024年會計年度上半年淨利,較一年前銳減將近9成。它還警告鎳業面臨產能過剩的痛苦恐將持續到2030年。

  • 中美電動車需求放緩 全球動力電池金屬業由盛轉衰

    中美電動車需求放緩 全球動力電池金屬業由盛轉衰

    曾經被市場炒作而狂飆的動力電池金屬─鋰、鎳等原料,在中美電動車需求下滑後導致價格大跌,其中鋰價跌幅高達9成,鎳價也幾乎腰斬。業者紛紛暫停擴產計劃,甚至裁員並削減支出,而西方國家則擔心,近年來從中國轉移鋰鎳等動力電池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努力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 印尼中資鎳加工廠 再傳爆炸

    印尼中資鎳加工廠 再傳爆炸

     作為中國「一帶一路」沿線重要投資項目,印尼由中資支撐的蘇拉威西島(Sulawesi)鎳加工業近年工安意外頻傳,且事態日趨嚴重。繼江蘇德龍鎳業投資的印尼巨盾鎳業(GNI)今年9月發生廠房爆炸事件後,全球最大不鏽鋼生產企業、中國青山集團投資的鎳熔爐也傳出爆炸消息,且造成至少13死38傷。

  • 前FBI官員為俄富商工作 遭處50個月監禁

    前FBI官員為俄富商工作 遭處50個月監禁

    前聯邦調查局官員麥高尼加今天因替俄國富商德里帕斯卡工作,認罪後遭處4年多監禁。德里帕斯卡是遭美國制裁的俄羅斯寡頭,檢察官斥其為蒲亭(Vladimir Putin)的「走狗」。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