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非自用的搜尋結果,共107筆
信義房屋統計最新預售揭露數量,8月預售揭露量再探底,剩下2500餘件,寫下預售即時揭露以來的新低量,統計今年前8月平均單月揭露約3565件,較去年同期單月水準1.3萬件明顯量縮,顯示房市領頭羊的預售市場出現熄火,政策抑制下房市買氣回歸理性保守。
房市冷,預售屋市場持續探底。據實價登錄統計,8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僅剩下2,500餘件,創下2021年7月預售屋即時揭露以來的新低量;今年以來預售屋單月交易量均不及5,000件,近二個月單月更不及3,000件,房市領頭羊的預售市場熄火,凸顯政策抑制下的房市,買氣回歸理性保守。
預售屋市場持續探底,根據實價登錄統計,8月全台預售屋交易量僅剩下2,500餘件,創下2021年7月預售屋即時揭露以來的新低量,今年以來單月交易量均不及5,000件,近二個月單月更不及3,000件,房市領頭羊的預售市場出現熄火,政策抑制下房市買氣回歸理性保守。
大陸外匯管理局發布有關境外個人境內購房結匯支付相關政策通知,不少網民誤以為政策發生重大改變,甚至以為境外個人境內限購房令已經取消。大陸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強調,此次境外個人境內購房結匯支付便利化調整,並未改變現行境外個人境內購房政策。
近一季全球股市屢創新高,除了推升基金績效及規模表現,也帶動定時定額投資熱度,根據投顧公會最新統計顯示至8月底止,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整體定時定額扣款金額來到11.9億元,為今年5月以來新高,其中小資族加碼青睞的標的主要為科技與大中華基金。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表示,陸方主要是透過多項便利化措施,放寬外匯管制政策,提升企業及境外投資者跨境投融資便利度,引外資以利促進經濟發展。
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一攬子便利化政策。9月15日,大陸國家外匯局發佈消息稱,按照系統集成、穩妥有序的思路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充分調研瞭解銀行、企業、個人有關外商直接投資(FDI)、跨境融資、資本項目收入支付等外匯業務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深化跨境投融資外匯管理改革有關事宜的通知》(匯發〔2025〕43號,以下簡稱《通知》),不斷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資,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預售屋解約達1,339件,相當於2024全年1,851件的七成,在六都中又以台中市231件居冠,桃園市則是219件解約,高雄市190件,顯示過去的房價飆漲區域,面臨市場修正壓力時,的確出現部分解約狀況,不過對比過去的成交件數,解約比例可能都不到2%。
據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預售屋解約達1,339件,相當於2024全年1,851件的七成,在六都中又以台中市231件居冠,桃園市則是219件解約,高雄市190件,顯示過去的房價飆漲區域,面臨市場修正壓力時,的確出現部分解約狀況,不過對比過去的成交件數,解約比例可能都不到2%。
過去房價飆漲區域,如今面臨大幅回檔修正壓力,造成愈來愈多預售屋解約。根據實價登錄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預售屋解約達1,339件,相當於去年全年的7成,且已連續四個月單月解約件數超過200件,其中又以台中市的月均解約38.5件居冠。
過去的房價飆漲區域,面臨市場修正壓力,愈來愈多預售屋解約,根據實價登錄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台預售屋解約達1,339件,相當於2024全年1,851件的七成,且已經連續四個月解約件數單月都超過200件,其中全台各地又以台中市231件居冠。
房地合一稅制下,持有越久越能爭取出售時低稅或免稅的優惠,不過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似乎打亂許多賣方的腳步。台灣房屋集團觀察財政部最新房地合一稅各稅率案件佔比變化,今年Q1以非自用持有5~10年,「稅率20%」案件占比最高,達42.3%,比去年Q4增加1.5個百分點;無應納稅額的「免稅」案件也有高達22.1%,且亦較上季增加1.4%百分點。
國內水上活動越來越多元,遊艇數量已突破1500艘,交通部航港局提醒,自用遊艇僅能載運親友、不能營運,旅客搭遊艇出海必須選擇「非自用遊艇」才有保障,最簡單方式是認明船身編號是否為「C」開頭,是才可安心搭船。
不少人為了省稅,在賣房前才把戶籍遷進去,希望可以適用土地增值稅或房地合一稅的自用優惠。永慶房屋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提醒,土增稅與房地合一稅的自用條件不同,如何正確設籍、要設籍多久時間,千萬要注意別搞混了。
不少人為了省稅,在賣房前才把戶籍遷進去,希望可以適用土地增值稅或房地合一稅的自用優惠。永慶房屋契約部資深經理陳俊宏提醒,土增稅與房地合一稅的自用條件不同,如何正確設籍、要設籍多久時間,千萬要注意別搞混了。
房屋稅2.0(俗稱囤房稅2.0)今年5月首度開徵,引起不少亂象,雙北錯單將近6萬張重新發單,財政部蒐集地方政府疑義後,擬公布問答集,其中獨立車位、民宿、共有房屋等是否視為自住,適用稅率1.2%或者認定為非自用住宅,稅率2到4.8%一次解決,並且提供地方政府參考,希望能讓明年報稅時順暢些。
市場關注央行甚麼時間點會對房市較為鬆綁,觀察上一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從2010年6月實施後,一直到2016年才鬆綁,主要當時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上路後,不動產投機需求減少加上房價趨於穩定,觀察當時交易量變化,2015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則是14年來首度跌破30萬棟,顯示房市要趨於穩定才有條件放鬆。
據聯徵中心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房貸資料顯示,在央行未調整基準利率的情況下,房貸市場仍出現結構性變化,市場交易最多的大樓產品,房貸利率從去年第二季的2.17%,增加至2.3%,公寓產品也從2.24%增加至2.48%,特別是小坪數產品如「套房」,其平均貸款利率來到2.80%,相較去年2024Q2上升0.32個百分點,反映央行房貸政策已逐步見效,銀行風控機制也更趨謹慎。
限貸令奏效,房貸件數從去年第二季、史上最高的6.5萬件,降至今年第一季的3.56萬件,改寫近七年單季新低紀錄。在中央銀行未調整基準利率的情況下,房貸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利率在銀行授信滿水位、房貸以價制量下,平均房貸利率達2.36%,一年內上升0.25個百分點,其中套房產品利率高達2.8%以上。
限貸令奏效,房貸件數從去年第二季、史上最高的6.5萬件,今年第一季減至第一季、七年最低的3.56萬件,在央行未調整基準利率的情況下,房貸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利率在銀行授信滿水位、房貸以價制量下,平均房貸利率達2.36%,一年上升0.25個百分點,其中套房產品利率高達2.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