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靶材的搜尋結果,共65筆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8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巴西媒體提問,美國財長貝森特稱,中方沒有實際實施過稀土出口管制措施。郭嘉昆回應,中方願與各國加強出口管制的對話交流,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
中國加入WTO之後變成世界工廠,工業大國。但是西方操控價格,刻意造成凡是中國要買的原材料都飛騰漲價,如農產品、鐵礦石、銅鋁、能源等。另一方面,凡是中國經過研發奮鬥奪下市場的工業產品都因為內部激烈競爭,到國外賣白菜價,如電動車、光電板及風力發電原組件,賺的都是利潤菲薄的辛苦錢,還要受到關稅排擠及政策阻撓。
中新社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16日稱,中方近期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據法律法規,完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當做法,目的是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不當用途,更好維護中國大陸國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
國際黃金行情再度升溫,現貨金價突破每盎司3,460美元,創下4月22日以來新高。瑞士銀行最新預測,2026年上半年金價目標上看每盎司3,700美元,市場法人指出,隨著國際貴金屬價格持續走揚,國內材料大廠光洋科(1785)受惠程度明顯,加上該公司已切入半導體先進製程靶材領域成供應商,後市營運前景正向。
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雖受業外匯損及金融資產評價減損拖累,2025年上半年稅後淨利驟減,但本業營運動能暢旺、本業獲利創高,業外波動無礙營運基本面好轉。展望後市,隨著客戶擴增先進製程產能,光洋科營運可望持續受惠相關成長商機。
德揚(7846)持續強化半導體設備潔淨能量,總經理范綱鈞表示,德揚近年大力投入自動化與開發APS陶瓷熔射技術,並強化後段檢測能力為公司主要競爭優勢,並為半導體客戶提供更完善的表面處理解決方案,為進一步擴大營運版圖,公司擴充台南柳營廠,在客戶下單持續增加的帶動下,看好今年營運可望優於去年,明年也將維持成長動能。
全球高端醫療設備領域,長期由GE、Siemens、Philips,以及部分日本機電巨擘主導。然而,台灣悄然浮現一家新興力量──禾榮科技。這家公司背後的推手,是台灣半導體設備的風雲人物:漢民科技董事長黃民奇。
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董事會決議2024年配息約2元,今(21)日以52.4元參考價除息交易,股價開高0.57%後穩揚逾1%,最高上漲2.29%至53.6元,填息率達6成,截至午盤維持近1.5%漲勢,於填息路上穩步前行。不過,三大法人上周合計賣超985張。
鑫科(3663)舉行法說會,董事長李建輝表示,FOPLP業務逐步放量,半導體各項產品驗證會陸續開花結果,靶材業務持穩,預期下半年營運不會比上半年差,半導體全年營收可望年增2成。另外白銀價格走揚,也將推升貴金屬買賣營收規模。
鑫科(3663)周四召開實體法說會,鑫科5月營收創下次高,第二季營收可期,下半年FOPLP業務將逐步放量,且半導體驗證下半年陸續開花結果,若撇除匯損因素,預估下半年狀況將優於上半年。針對匯損,鑫科第二季也受到影響,內部也提出因應調節措施。
鑫科(3663)今年前5月營收22.16億元,年增78.33%。展望今年,鑫科營運保持正面看待,今年在靶材、晶圓載具等領域皆有斬獲,有機會取得新客戶,再加上半導體零組件洗淨業務將優於去年。鑫科也將於本周四(7月3日)舉行實體法說會,進一步說明公司之營運狀況。
以伊大戰推升國際油金價格持續狂飆,台積電靶材主要供應商光洋科昨(19)日晚間無預警公告,操作白金期貨避險爆出鉅額虧損,未實現損失高達1086萬美元,加計已實現損失279萬美元,合計金額超過1365萬美元(約4.1億元台幣),虧損幅度高達3成,甚至達到公司設定的損失上限。
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今(12)日召開股東常會,承認2024年財報及盈餘分派案,並通過半導體事業分割成立全資子公司「創鉅先進材料」案。展望2025年,光洋科將持續強化技術創新與市場擴展,聚焦提升營運效率與競爭力,以實現業務持續成長。
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股價4月中下探46.3元、創近11月低後止跌震盪回升,今(9)日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勁揚7.33%至63元、創2個月高,收復4月初急跌失土,鄰近午盤維持逾5%漲勢。三大法人持續偏多,上周擴大買超達3650張。
台積電先進製程維持強勁需求,蘋果、高通、輝達和AMD等科技大廠幾乎全包下台積電3奈米的產能,15日台積電舉行技術論壇,宣布今年3奈米產能將力拚年增六成,市場看好相關供應鏈,包括家登極紫外光光罩盒、鑽石碟中砂、半導體靶材光洋科、晶圓真空吸盤的意德士等,營運將受惠。
台積電9日大漲僅差約10元站回季線,盤後公布4月營收達3,495億元,再寫歷史新高,帶動台積電概念股再受市場矚目,9日意德士(7556)率先飆漲停,世禾(3551)也大漲逾7%,法人表示,多檔台積電供應鏈如設備、特化、晶圓等率先在營收公布前有卡位買盤流入,受惠台積電營收成長、海內外新設廠等挹注,顯示市場對尚未公布的半導體關稅偏向樂觀。
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率部會首長赴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藍委牛煦庭關心台積電赴美設廠引發供應鏈外移疑慮,台灣產業界擔心出現破窗效應,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積電目前在美國的產量尚不足,但坦言若美國6座晶圓廠全數完工,供應鏈可能移轉,「應是7、8年後的事」。
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受惠金價上漲及產業需求回溫,配合業外收益躍進助攻,2024年第四季及全年稅後淨利齊創新高,並對未來營運成長樂觀看待,今(24)日股價開高後在買盤敲進下放量走揚3.5%至65元,早盤維持逾2%漲勢。三大法人上周回補買超達3567張。
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7日晚間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董事會決議將薄膜暨電子材料事業部的半導體業務,分拆成立全資子公司創鉅先進材料,以聚焦半導體市場發展,提升經營效率、增加企業價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與策略資源,分割基準日暫訂為10月1日。
光洋科(1785)7日召開董事會通過分拆薄膜暨電子材料事業群之部分業務-半導體業務的計畫,並成立全資子公司創鉅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割基準日暫定為民國114年10月1日,目的聚焦半導體市場發展,提升經營效率、增加企業價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與策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