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成本的搜尋結果,共716筆
隨著AI運算需求急速上升,科技巨頭在全球各地擴充資料中心之餘,也積極投資建造海底電纜以確保資料中心之間的網路連接順暢。電信資料分析公司TeleGeography預測,2025至2027年全球新海底電纜投資金額預計可達130億美元,幾乎是前3年的兩倍。
全球記憶體市場掀起罕見缺貨潮,AI需求帶動供應鏈全面緊繃,DRAM與NAND Flash報價飆升,火勢更延燒到工業電腦領域。工業電腦大廠研華近日在法說會上坦言,零組件成本飆漲已侵蝕第三季毛利率,第四季恐再受更大衝擊。不過,公司10月已率先調漲報價4%至8%,預期可望挽回2026年首季毛利表現。
台塑(1301)集團睽違7年的運動會於今重新登場,新任總裁吳嘉昭首次以總裁身分出席,談及產業現況時直言,受到全球經濟動盪與大陸產能持續擴張影響,市場供需失衡短期難解,整體營運挑戰仍高。
食品股第三季財報陸續出爐,肉品畜牧廠大成(1210)第三季大陸業務終於轉盈,主要受惠食品加工獲利挹注,但大陸飼料與白肉雞一條龍還是處於小虧;而台灣部分相對增長挹注,前三季獲利22.3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76%,EPS 2.67元少於去年同期2.94元。
據觀察者網報導,人民幣國際化進展近來不斷加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5日宣佈,將人民幣納入其清算系統的可結算貨幣名單,允許全球航空公司與航空供應商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鴻海董事暨訊芯-KY董事長蔣尚義表示,AI是半導體發展新驅動力,因應未來AI產品應用多元化且需求量大的市場,台灣半導體產業除布局小晶片(Chiplet)外,也要積極搶進先進封裝、系統設計層面,以維持全球領先優勢。
平和環保(6771)2025(今)年前3季營收4.78億元,年增2.2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840萬元,年增11.01%;每股稅後盈餘(EPS)3.16元。其中,第三季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下游出口導向產業客戶的產能稼動,平和環保廢水代處理量略減,加上夏季電費墊高成本,第三季營收1.53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887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略減3.28%、6.77%,整體而言,影響相對有限。
台美談判目前進度,我方期望爭取美方提供土地打造「台灣模式」園區,以打造聚落生態系,透過合作打造民主供應鏈,希望透過產業、金融及政府協力讓企業不用單打獨鬥。隨著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變動與美國推動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以台積電為首的台灣半導體大廠紛紛赴美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業者落腳美國形成產業聚落,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會是一把雙面刃,同時存在著顯著的優勢與挑戰。
大陸除了依靠稀土掌控全球供應鏈,還在三大關鍵產業擁有絕對優勢,可以在必要時施加出口管制,對競爭國的經濟造成衝擊。雖然其他國家可透過高成本尋求替代品,但在某些關鍵環節,幾乎無法在大陸以外找到供應商。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統一實(9907)在馬口鐵、飲料包裝雙業務均推升獲利增長下,第三季財報亮眼,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7.76億元,大幅年增逾56%,EPS達1.12元,優於去年同期0.72元。
中國國有國防企業集團北方工業(Norinco)開發出一款新型低成本自殺無人機,無論外觀或用途均仿效「見證者」(Shahed)-136,顯示北京正致力量產滯空彈藥,以備因應未來衝突所需。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雍智科技(6683)董事會通過2025年第三季財報,受惠業外觸底強彈,稅後淨利跳升至1.38億元、每股盈餘約5.11元,雙創歷史次高。前三季雖因業外受匯損拖累而轉虧,稅後淨利2.73億元、每股盈餘10.08元,為近5年同期低,仍順利賺1股本。
日本內需服務業正陷入寒冬。今年初居酒屋接連倒閉引發關注;近日,又傳出燒肉店與美容院破產家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表面上看,這兩個行業毫無關聯,但其實都面臨「高成本與低價競爭」的夾擊,難以突破困境。
緯創3日宣布啟動「緯創算力捐贈計畫(Wistron Computing Power Donation Program)」,將自2026年起,每年捐出100萬小時GPU算力,免費提供給具潛力的國內外新創團隊與學術研究機構,在算力正成為新一輪科技競爭的關鍵資源之際,期能協助其跨越高成本的運算門檻,加速推動AI創新與產業升級。
2025年10月初,歐洲太空總署(ESA)Sentinel-2公布新一波衛星影像。這些影像當中顯示,位於上海長江口一帶的解放軍海軍多艘大型兩棲作戰艦艇密集同框,至少兩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以及備受矚目的076型「四川艦」。
緯創(3231)今(3)日宣布,啟動「緯創算力捐贈計畫」,自2026年起,每年將捐出100萬小時GPU算力,免費提供給具潛力的國內外新創團隊與學術研究機構,協助跨越高成本的運算門檻,加速AI創新與產業升級。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期盼藉此讓算力成為推動創意前進的力量,也讓更多人參與AI革命。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時代,算力正成為新一輪科技競爭的關鍵資源,代工大廠緯創3日宣布啟動「緯創算力捐贈計畫」,從2026年開始,每年將捐出100萬小時GPU算力,免費提供給具潛力的國內外新創團隊與學術研究機構,協助跨越高成本的運算門檻,加速AI創新與產業升級。
遠傳和台灣大哥大從今年9月開始,全面停售經銷通路「4G吃到飽」方案,外界預估,中華電信很快也會跟進,不過全台4G用戶數仍高達1700多萬戶。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推測,4G吃到飽恐被聯合壟斷下架,相關用戶未來被迫提高成本,呼籲NCC應該注意電信業者的狀況。
在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浪潮中,交通載具的能源轉型已成為各國共同目標,不過在電動化推進中,消費者常面臨里程焦慮、充電不便與高成本等問題,使機車在能源轉型的推動上屢遇阻礙,這讓我們在思考,要如何讓騎士享受純電騎乘的寧靜與平順,同時消除電動車常見的里程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