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殖利率股的搜尋結果,共233筆
台股上周盤中創27,732點歷史新高,然台積電法說落幕後押寶短線客撤場、市場多頭火種暫歇,專家指出,指數短線累計漲幅已大,加上中美關稅戰不確定因素蠢蠢欲動,大盤短線恐轉向高檔震盪,然在多頭架構不變下,仍有利資金外溢至中小型股,國統(8936)、漢磊(3707)等15檔三低股,獲法人資金青睞,將力挺台股穩守27,000點大關。
10月中秋、雙十、光復節等多個連續假期,民眾期待的普發現金1萬元預計月底發放;遠東百貨周年慶各分店陸續接棒,預估普發現金效益,周年慶業績較去年同期成長3%至5%;遠東百貨總經理徐雪芳表示,普發現金好比紅包,除了周年慶購物外,若想用於投資,不僅可跟隨流行、零股買投資台積電外,也可選殖利率高的股票為投資標的,每年領的現金股利比定存好兩、三倍以上。
AI熱潮帶動美股投資,這幾年買美股、存美股成為投資關鍵字,不過美國總統川普4月祭出對等關稅,掀起全球驚濤駭浪,卻也讓投資人變了心。根據永豐金證券統計,受關稅戰不確定性影響,今年上半年大洗牌,2024年下半年的存股王輝達(NVDA)退居第5,追蹤美股大型股的Vanguard SP 500ETF(VOO)再度登頂成為存股族最愛,不妨作為投資參考。
62歲資深女星倪淑君,靠著逾10張台積電股票生活無虞,近30年不用工作,令人稱羨。《中時新聞網》整理名人理財的方式,其中在演藝圈被封「隱形富豪」的55歲男星侯昌明,遵循「理財公式」,成功在43歲左右達到退休門檻。
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即將出爐,大罷免政治不確定因素散去,7月底FOMC利率決策會議預料按兵不動,為台股8月走勢鋪陳有利條件,預估利空即將出盡,後續聚焦上市櫃半年報、7月營收、輝達等科技大咖財報,以及除權息資金回補四大行情,行情以震盪偏多格局看待。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6月底,37家投信基金規模總計9.87兆元,規模超過千億元的中大型投信16家,其中五家規模創新高,包括統一、元大投信近兩年規模翻倍成長,富邦投信85%高成長,第一金、野村投信也成長逾4成。
2025年為主動式ETF元年,今年來,陸續迎來五檔主動式ETF。隨輝達釋出H20恢復出貨中國大陸利多,加上台積電法說會報喜,帶動台美股市上周大漲慶賀,激勵主動式ETF規模大躍進,主動野村臺灣優選(00980A)、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主動中信ARK創新(00983A)、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等四檔淨資產規模,均締造掛牌來新高,與大盤同奔高點。
美國關稅政策變數,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雖然外部不確定性升溫,但在AI長期需求支撐及台灣出口數據亮眼加持下,台股基本面仍屬穩健。台股14日雖隨美股走跌,以22,614.97點作收,跌幅0.6%,但指數仍守穩5日線,顯示市場韌性猶存。
國內ETF市場掀起「主動式」新風潮,第五檔主動式ETF—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將14日正式掛牌,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與傳統追蹤指數的被動式ETF不同,主動式ETF由基金經理人靈活調整投組,能否在震盪市場上汰弱留強、繳出超越大盤表現,考驗操盤功力也是一決勝負的所在。
證券自營商近來操作偏多,據統計,自7月來自行買賣部位加碼台股集中市場近40億元,鎖定中信金(2891)、英業達(2356)、陽明(2609)等13檔加碼,主要集中高殖利率族群,產業則分散在電信、金融及AI股族群等。
外資2日續買超台股61億元,加碼力道雖較1日大幅縮手,不過,仍積極敲進日月光投控(3711)及彰銀(2801)等14檔上市股,其中,日月光投控2日除息5.3元,一早曾展開強勢填息行情,收盤仍上漲1.5元漲幅1.07%。
時序進入7月,迎來上市櫃除權息首波高峰,法人認為,隨著指數來到高檔,市場觀望美對等關稅結果,短線資金將聚焦有高殖利率題材撐腰,股價評價具吸引力的個股,成為盤面吸金指標。
雙王填息帶動台股除息、填息行情接棒。據統計,今年來已有487檔上市櫃股除完息,有233家填完息或正在填息的路上,雖然占比不及5成,但填完息股「再加價大漲」表現,催化台股填息行情,陽明(2609)、中信金(2891)等高殖利率股填息行情有看頭。
利空陰霾漸散,外資回流台股如注,權王台積電及股王信驊雙雙填息,展望7月有445檔將密集除息,鴻海、聯發科、富邦金及中華電等四檔市值兆元級股除息粉墨登場,且現金殖利率都在3.5%~5%之間,法人續看好7月台股除息行情。
茂達(6138)下半年展望正面;矽創(8016)營運逐步走向正軌,為高殖利率股。茂達第三季營運有成長性,毛利率將回升至正常區間,至於WIFI、車用及伺服器等更多應用將逐步發酵,看好多風扇趨勢將持續,帶動茂達營運動能持續增長。
以伊衝突延燒、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態度偏鷹,台股19日避險情緒升溫,外資鎖定鴻海、國泰金、長榮等大型電、金、傳個股擴大賣超212億元,使加權指數終場下跌353點收22,003點,5、10日線及年線三線同步失守,並再陷22,000點關卡保衛戰,成交量縮減至3,379億元,近三日最低。
台股18日攻堅站上年線,彙整三位名師看法,台股6月底前仍有望向上挑戰23,000點,不過,第三季整理機率較高,建議在季底的操作策略上,應以高周轉率低持股來應對,選股可優先關注投信作帳與高殖利率兩大類股,接近前波高點時,可開始調節持股水位至5成以下,以應對第三季的變化。
近期台股在指標性企業財報報喜、股東會行情加持與籌碼穩定下,加上市場陸續消化關稅事件不安,近日台股大盤收復22,000點關卡,截至17日台股加權指數6月以來累積漲幅近4.05%,台股基金表現更是亮眼,近8成5勝過大盤,前十強績效更都在8%以上,凸顯主動式基金靈活選股、彈性操作的優勢。
上市櫃五月營收十分亮眼,預計六月亦同;股東會及除權息旺季,且國際股市幾乎都站在年線之上,有利業績好的公司股價推升與填息,可注意工業電腦、AI伺服器零組件及台積電大聯盟,高殖利率股則可攻可守。
川普政府推動科技外交政策奏效,攜手輝達、谷歌等科技巨頭與沙烏地簽署六千億美元AI合作案,激勵AI基礎建設新一波投資熱潮。台中銀投信指出,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同步受惠,結合6月進入除權息旺季,高股息優質股兼具攻守優勢,成為下半年布局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