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麻六甲海峽的搜尋結果,共59筆
大陸航母福建艦日前舉行服役授旗儀式,《央視》新媒體「玉淵譚天」7日發文分享福建艦入列後的十項關鍵訊息,指未來「必去」台灣海峽等三地,甚至出現「以台灣為母港」的討論。退役少將栗正傑指出,台灣海峽容不下航母戰鬥群,但在花蓮部署,對美日第一、第二島鏈將有很大的威懾力。
福建號航母舷號「18」,日前在海南三亞某軍港舉行入列服役,也讓中國大陸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福建號可停放殲-35、殲-15T、空警-600等艦載機,擁有的電磁彈射技術,號稱世界頂尖。淡江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雙航母放在海南島,可對台灣東部形成壓力,並維護中國大陸海上貨運線跟能源線的穩定,以及東南亞各國會對他比較尊敬一些。所以雙航母放在海南島,應該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中國商船首次成功利用「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經由俄羅斯北極地區,完成前往歐洲的集裝箱運輸。這條北極航道在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隊協助下,相較於傳統經由麻六甲海峽與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的40天,航程時間幾乎減半,大幅縮短運輸時間,而真正的戰略意義在於,中國更夠加徹底擺脫西方海權封鎖。
美國早在2018年討論海上封鎖中國海運原油時,這類被批評為「戰略上錯誤」的構想早已被放棄,但事實並非如此。那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一份報告,就詳細分析了美軍如果在中國周邊實施「遠距封鎖」(distant blockade)將面臨的種種困難與風險。然而,如今七年過去,報告中當時尚屬「障礙」的條件,美國其實一直悄悄在化解。不過現實很骨感,這樣純粹的海權戰略思維對於資源豐富的大國來說,有太多變數,例如先前談到過的供應鏈、稀土等,去工業化的美國一掐就痛,歐洲也自身難保,更別說助力了。
全球海運巨頭持續增加運力、新開航線,搶進一級戰區亞洲區間市場,運價戰一觸即發。根據Alphaliner統計,自去年8月至今年8月,船公司投入亞洲區域運力(不含各國內貿運輸)年增約13%、高達240萬TEU,今年以來累計增加20條以上新航線,一些專營亞洲區間航線的新興船公司大量冒出頭。業界粗估,亞洲區間市場聚集逾70家的活躍大小船公司。
2024年7月,核三1號機除役;2025年5月,核三2號機除役,為台灣核電畫上休止符,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民眾黨團發起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清大核工教授李敏認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就是找不出理由來了,他們的行動僅止於鍵盤,不敢出來面對挑戰,不敢出來跟其他人談他們的立論,丟人現眼啊。
美國總統川普今(1)日宣布對台灣對等關稅為20%,高於鄰近國家日本、南韓稅率15%,賴清德總統隨後表示,美方先對台灣公布的20%為「暫時性稅率」,只要台美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學者分析,目前對美投資的規模恐非最大問題,而是美國農牧產品叩關零關稅,尤其民進黨政府的本命區在中南部,如何有效的降低衝擊,恐是後續的談判重點。
以色列與伊朗緊張情勢不斷升高,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已經在阿拉伯海,尼米茲號原本要到越南,已經掉頭往中東地區駛去,福特號也調到中東去了,美國派遣3個航空母艦打擊群前往中東地區。前海軍艦長呂禮詩更表示,美軍30幾架空中加油機起飛,每一架空中加油機後面都跟著4架戰機,有F-16、F-15、F-35。
近三天內,至少30架美國軍機從美國基地調到歐洲,而它們都是用以為戰鬥機和轟炸機進行空中加油的軍用加油機。Flightradar24的數據顯示,至少7架KC-135加油機在西班牙、蘇格蘭和英格蘭的美國空軍基地。而這正值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交火之際。以色列上周五以空前規模打擊伊朗,聲稱這在於摧毀德黑蘭的核計畫。
520前夕,一對大陸籍宋姓父子搭乘橡皮艇橫越台灣海峽,說「要投奔自由」。海巡署北部分署已帶回訊問。同日,「山東凱哥」駕駛橡皮艇登陸桃園,之後返回大陸炫耀。根據海巡署近10年資料,自民國103年至112年間,每年偷渡來台的中國人士分別為46、10、5、8、6、5、5、14、5和15人,總計119人。
520前夕,一對大陸籍宋姓父子搭乘橡皮艇橫越台灣海峽,說「要投奔自由」。海巡署北部分署已帶回訊問。同日,「山東凱哥」駕駛橡皮艇登陸桃園,之後返回大陸炫耀。
蘭卡威國際海事航空展(LIMA 2025)除了豐富的飛行表演之外,另一項吸睛重點則是海空聯合反恐操演。馬來西亞三軍、皇家警察及海事執法機構所屬多支特種部隊,昨日齊聚蘭卡威島南邊的世界渡假村,實施多項特種作戰演練,包括打擊犯罪、救援人質、快速攻堅等課目,展現精準執行複雜戰術的卓越能量。
蘭卡威國際海事航空展(LIMA 2025)昨日正式登場,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親自主持開幕儀式,並邀歐、美、亞多國嘉賓共同出席盛典。開幕秀由各型戰機、運輸機和飛行表演隊大秀美技,並安排地主馬來西亞等國進行單機飛行solo、編隊飛行等飛行特技表演,為活動掀起一波波高潮。
華南理工大學區域國別研究中心研究員彭念2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大陸與柬埔寨17日正式啟動第七次「金龍」聯合軍事演習,主題為「聯合反恐行動與人道主義救援」,共有超過2000人參演。「金龍」聯合軍演始於2016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七屆,已成為中柬軍事交流常態化的重要內容和兩國友誼的象徵。唯一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雙方首次依託中柬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對演習進行保障。
共軍殲-16戰機和美軍F-35戰機近日傳出,疑似在南海發生長達50分鐘的纏鬥,引發各界關注。對此,資深軍事專家、《軍情與航空》主編施孝瑋提出4點,直言「讓子彈多飛一會」,看看後續是否有更多相關訊息出來。
新華社報導,中柬「金龍-2025」聯合演習開始儀式,17日在柬埔寨磅清揚省王家軍憲兵訓練中心舉行。實戰演練地點首次在4月初甫啟用的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共軍071型船塢登陸艦長白山號,首次搭載C20新型直升機、具備反隱形能力的預警雷達部隊跨境參演。
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盛行的鐵甲艦(又稱裝甲艦),艦體外覆有堅硬的鋼製裝甲,並附帶蒸汽動力裝置的一種軍艦,並流行至前無畏艦後沒落為止。
川普政府宣布對台課徵32%的對等關稅,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呼籲賴清德總統,在關稅問題釐清前,應先下令停止包括台積電、聯電及相關產業鏈的一切投資,作為爭取與川普政府溝通談判的籌碼,讓外媒好奇,台灣「疑美論」是否將伴隨美國發動對台關稅戰而再起。
中共國防部正式發佈官方消息稱,中國與柬埔寨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正式掛牌運行,該中心主要用於保障兩軍開展地區反恐、聯合訓練等行動。這個位於中南半島南翼的戰略支點,標誌著中共海外軍事保障體系建設邁入新階段,也意味著中共海軍在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戰略通道的保障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川普入主白宮後,美國對外政策中的「開疆拓土」現象,使得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的西方盟國感到震驚。川普發出的「購買格陵蘭島」,「建議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收回巴拿馬運河管轄權」,「更名墨西哥灣為美國灣」,「佔領加薩走廊」等一系列言論,有如「擴張戰略」,使加拿大、丹麥感受到極大的威脅。法國等歐盟成員,針對川普的言論,提出歐洲的戰略自主,與川普的「領土擴張戰略」,進行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