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黑機關的搜尋結果,共32筆
民進黨每逢外交困境或執政出罅漏,以致怨謗叢生,除抗中抹紅,就是呼籲全民「團結、團結、再團結」,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眼見大罷免未必能大成功,於是又如火如荼以「團結」之名,由總統領銜全台講演,大肆販賣「團結論」,彷彿只要罷免成功,執政無能的問題就不會存在。
民進黨每逢外交困境或執政出罅漏,以致怨謗叢生,除抗中抹紅,就是呼籲全民「團結、團結、再團結」,老狗變不出新把戲。眼見大罷免未必能大成功,於是又如火如荼以「團結」之名,由總統領銜全台講演,大肆販賣「團結論」,彷彿只要罷免成功,執政無能的問題就不會存在。
美科技業億萬富豪馬斯克5月30日「眼角黑青」現身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正式辭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官方職務。美國總統川普送給馬斯克一把金色大鑰匙,他說這份禮物只留給「非常特別的人」。前立委蔡正元認為,馬斯克「遇人不淑」,剛開始還說要砍2兆美元聯邦預算,結果現在不如歸去。
賴清德就任總統一年,施政滿意度不到四成,不滿意度則超過五成;賴清德的施政成績之所以如此不堪,很大的原因就是意識形態治國,引起廣大國人不滿,但賴政府的閣員似乎對此不察,內政部居然還委託研究,要將全國的中正路改名,真是莫名其妙至極!
由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所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持續整頓美國聯邦政府,雖然馬斯克強調他的DOGE能夠精準的汰除冗員、增加聯邦效率,但是他的少量僱員是否權力過大?是否具有足夠的專業素養? CNN報導,DOGE 的一位內部員工,以前的職場經驗令聘僱公司感到麻煩,他會洩露機密給對手公司。
「亞洲四小龍」是人們用以描繪1960年代至1990年代時,亞洲的韓國、台灣、新加坡及香港成為4個高速成長的經濟體。如今台灣的發展卻顯然落後。當別國上下一心共同拚經濟,台灣卻只能把唯一剩下的一張好牌台積電拱手送給美國。
立法院21日三讀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原編列歲出3兆1324億,共減列2075億7425萬,其中包含刪除撥補台電1000億元,另凍結2600多億;減列幅度創歷年最多,但2兆9000億元仍是史上最高總預算。媒體人黃揚明表示,經濟部撥補給台電的1000億元被刪掉,才符合公平正義,而總統府三大委員的直播都用其他部會的預算,但兩次直播卻相差20萬元,顯然是預算太多沒地方用,包括監察院、行政院聯合服務中心等沒功能的機關,也要趁這次一次處理掉。
立法院長韓國瑜擬於周五邀約行政院長卓榮泰、藍綠白三黨團幹部餐敘,期望透過「和解飯」,主動幫忙解開中央總預算的僵局。而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昨節目上針對預算被卡一事,強調韓國瑜曾說過「莫忘世上苦人多」,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對此質疑,才傳出韓國瑜邀朝野吃飯,張惇涵就來破壞和諧,根本是為賴清德玩兩手策略。
賴清德總統宣布在總統府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但有在野黨立委質疑恐侵犯行政權、疊床架屋。對此,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專訪直言,是膝反射的批評,沒有建設性。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26日登場,並提出3大目標、5大主軸為未來防衛重點。藍委指出,近年醫療環境不佳,若真的出現戰爭,5大主軸中的「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恐是最大破口,不改善醫療環境,社會防衛韌性只是打假球;白委則批,賴清德所設的3大委員會,共同問題是在沒法律授權狀況下,於總統府裡設「黑機關」,紊亂行政體制。
總統府26日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國安會副祕書長徐斯儉表明,將培養40萬可恃民力,明年結合漢光演習舉行小規模、無劇本演練。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今評論,總統府無法律授權依據,於總統府裡設「黑機關」,讓行政體制紊亂,未來權責問題將會浮上檯面。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22日正式登場,總統賴清德提到,明年度衛福部的整體預算比今年度增加318億元,預計投入607億元,打造「健康台灣」。有網友質疑醫護福利還是沒被照顧到,到底健康委員會是幹嘛的?PTT鄉民表示「國家隊的名字被搞臭了,現在就換個名詞」、「能多些位置酬庸,多個單位分發包案」、「選贏不撈錢你當是慈善事業?」、「就數位發財部2.0」、「綠神話:掏空」、「合法的貪,哪像446元被起訴」。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首次登場,針對外界關切的核能議題,賴清德總統表示,我們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但無論是新核能技術或現有核電廠存廢問題,都必須取得社會共識,並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天下午4點首登場,擁核與反核將直球對決。國民黨團今表示,自始至終民進黨政府還是沒說明到底委員會成立的法源依據為何?台灣明明最高行政首長是行政院長,但卻在總統府下設有三個黑機關,疊床架屋、多頭馬車其實就顯示賴清德大權一把抓。
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涉嫌收賄500萬元,桃園地方法院11日更裁羈押禁見,引發政壇風暴,甚至掀起是否總統賴清德出手、蔡賴相爭再起等討論。名嘴歷史哥李易修指出,前總統蔡英文是用「加法」給予利益來攏絡人心,賴清德則是「減法」搞小圈圈集中資源權力,兩派必然產生衝突。這輪蔡賴之爭的本質,蔡體系的人求生不會是集結起來反賴,而是努力表忠心砍向政敵求生,民主內戰不斷升級,未來台灣只有一個字:亂。
賴清德當總統以來,若要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戰」。當立法院否決行政院對國會改革案所提的覆議,他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並將發動罷免在野立委,意欲重掌國會多數,這是對內開戰;從520就職以來,他一再高舉「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偷渡台獨,這是對外引戰。這位戰鬥總統就職不過剛滿月,與人民的距離,不知已有幾光年。
就任總統滿月,面對兩岸緊張、朝野對立、民調下跌的賴清德在一籌莫展中,針對重大國政議題,推出了3大委員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似乎力圖振作。然而,在既有的政府組織功能之外,巧立名目、疊床架屋增設太上委員會,不但有架空行政院之嫌,也勢必會對政府施政造成干擾,未來各種政策方向,是要聽閣員的還是要等委員會做決議?
賴清德總統就職滿月拋出的不是令民眾滿意的成績單,而是小三強壓正宮的閣揆失寵震撼彈。賴清德宣布,總統府將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全社會防衛韌性、健康台灣推動三大委員會,均由總統擔任召集人。這看來似乎被架空的只有行政院長一人,但其實本應監督行政院的立法院,結果卻只能監督一個皮影空殼,賴總統此舉實際上是摧毀了行政與立法之間的監督制衡關係。
賴清德總統就職滿月拋出的不是令民眾滿意的成績單,而是小三強壓正宮的閣揆失寵震撼彈。賴清德宣布,總統府將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全社會防衛韌性、健康台灣推動三大委員會,均由賴總統擔任召集人。這看起來似乎被架空的只有行政院長一人,但其實本應監督行政院的立法院,結果卻只能監督一個皮影空殼,賴總統此舉實際上是摧毀了行政與立法之間的監督制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