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12奈米的搜尋結果,共246筆
美國目前在高端晶片曝光設備上高度依賴ASML,因缺乏本土可比技術。如今美國晶片產業可能迎來重大變革,新創公司Substrate決定進軍全球晶片曝光機市場。
聯電29日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三季財報,單季每股稅後純益1.2元,寫下8季新高,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第三季受惠手機與筆電需求回溫、客戶啟動庫存回補。
智原(3035)28日召開法說,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58元;總經理王國雍指出,智原深化先進領域發展,成功拿下4奈米AI ASIC新案,先進製程開發與AI設計能力受國際客戶肯定;封裝方面也獲北美客戶2.5D與3D先進封裝新案。王國雍強調,智原採多元代工策略、協助客戶分散地緣風險,提升公司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戰略價值。
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股價持續往百元、45元邁進,華邦電再度改寫25年高價,南亞科更飆上110元之歷史新高價,市場認為股價甚至已經反映到明年記憶體榮景,擔心股價過熱風險,記憶體超級循環勢來臨、AI泡沫、記憶體產品續漲動能、中國競業干擾、擴廠計畫等都是這波熱潮所關心。AI發燙,使得DDR4供應受到排擠有所缺口,牽動公司營運轉為強勁,市場也洞悉明年狀況,但供需勢必在某個時間點達到滿足,同時也將關注232條款、美國的利率走勢、非AI市況等。
華邦電總經理陳沛銘18日表示,7月以來,明顯感受到市場熱度升溫,訂單動能顯著轉強,「許多過去難以切入的客戶,主動洽談長期合作,甚至提出多年期合約需求」,反映市場對DDR4產品的高度期待與結構性缺貨現象,華邦電可望因此明年挑戰千億元營收。
全球晶片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法說會上宣布,位於日本熊本的第二座工廠已開始動工,擺脫先前因交通壅塞而延工的陰霾。目前熊本縣為更好的緩解台積電所帶來的交通壓力,已經啟動了兩項基礎設施工程,目標2028年完成。
股王信驊3日公布9月合併營收8.14億元再飆歷史新高,月增9.4%、年增15%,在AI伺服器拉貨需求持續強勁下,第三季營收23.3億元表現優於市場預估,季增3.7%、年增17.1%,同樣創最佳季度表現;股價於近期同步登頂,2日盤中寫歷史新高價達5,580元,站穩股王寶座。
在美國總統川普強力要求晶片回歸美國製造後,台廠積極想辦法赴美設廠。聯電(2303)早在2024年和英特爾合作12奈米節點製程合作,並將和英特爾生產相關產品,提前在美國發展當地生產晶片的模式。
位於日本九州熊本市的熊本縣立大學22日宣布,將新設立一所專注於半導體領域的「半導體學院(暫定名稱)」。該校計劃在明年3月左右向日本文部科學省申請許可,目標在2027年4月正式成立半導體學院。
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時間17日被問到基於232條款的半導體、晶片、汽車、鋼鐵等關稅,直指晶片、藥品可能付出更多關稅,因利潤更高,專家提出3個關稅的情境,認為即使台灣的半導體被課徵關稅,也會有特別豁免或者緩衝期。
IC設計大廠聯發科17日發布2024永續報告書,董事長蔡明介表示,將秉持「科技創新,永續發展」的理念,打造更加智能、綠色和永續的未來。盤點聯發科產品創新,除擴大天璣AI生態系應用外,先進無線連網技術Wi-Fi 8也將攜手生態系擴建廣泛產品組合。供應鏈透露,達發擬於近期進行25G PON產品送樣,採12奈米製程;立積也針對Wi-Fi 8標準展開研發。
台積電南京廠遭美國取消豁免權,未來出口受管制的半導體設備、原料或零件至該廠時,必須單獨申請許可證,在目前許可證申請已經大量積壓的狀況下,無法確定取得許可證的時間,且光是三星、SK海力士被取消豁免後,美國政府就必須額外處理上千張的許可證,行政體系再次承受巨大壓力,同時顯示美國掌握半導體供應鏈的企圖更為強烈。
台積電南京廠豁免權遭取消,使台股上空出現雜音,今(3日)早盤以24036.88點開出,陷入平盤震盪後下跌逾60點,台積電挫低10元,觸及1150元,聯發科上漲20元,觸及1380元,鴻海小漲0.5元,觸及199元。
近期美國川普總統宣稱恐將對晶片關稅課徵300%的水準,其背後的核心邏輯已非單純的貿易保護,而是基於232條款所啟動的產業重構政策,目的在於利用高壓關稅與豁免機制,加速半導體製造供應鏈向美國本土回流。
凌陽(2401)積極布局邊緣運算(Edge AI)應用,旗下新一代系統單晶片(SoC)「C5」預計明年6月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並於年底前量產,屆時將為營運注入新動能。激勵今(21)日股價開高走高,早盤即攻上漲停,成交量一度居台股之冠,至10點20分已突破7.4萬張。
英特爾迎川普政府銀彈奧援,軟銀也來錦上添花、斥資20億美元入股,讓沉寂一時的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聯盟成功敗部復活,受惠股智原(3035)、力旺(3529)、M31(6643)、聯電(2303)也跟著出頭天,特別是逆勢攻堅的智原和聯電,儼然成為台股拉回行情中的新明燈。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普跌,亞股今(20)日同步偏弱,市場氣氛明顯轉趨觀望,台股加權指數開低走低,盤中一度重挫558.87點或2.29%。不過,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在買盤敲進下開高穩揚,最高上漲3.53%至42.5元,早盤維持近2%漲勢,在晶圓代工族群中獨強。
凌陽(2401)及旗下凌陽創新(5236)19日召開法說。凌陽隨著訂單回流、新產品布局推進,下半年可望逐步回升;董事長黃洲杰指出,下一代C5系統級晶片(SoC)將於明年中完成設計定案,鎖定邊緣AI市場。凌陽創新則表示,在大環境不確定性較高情況下,看法偏謹慎,儘管NB相關應用未直接受關稅衝擊,但終端需求仍受外部環境影響,客戶下單型態多為急單,出貨節奏快速;第四季隨著eUSB2新產品推出,將挹注明年營運動能。
美國總統川普喊話,將針對進口半導體晶片課徵100%關稅,但在美國已設廠或承諾設廠的公司可望豁免,高盛出具最新報告指出,台積電(2330)長期成長動能來源強勁,加上股價明顯落後其他AI核心股,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1370元;而矽晶圓原料大廠環球晶(6488)因庫存壓力與終端需求復甦緩慢,給予「中立」評等,目標價380元。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對進口半導體祭出最高100%的重稅,震撼全球晶片供應鏈。台灣半導體產業首當其衝,台積電因率先在美建廠,獲得政策豁免,被視為最大受益者;反觀其他廠商,根據製程、規模與應用領域不同,反應態度不一,供應鏈結構出現鬆動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