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1536+和大的搜尋結果,共230筆
金兔年台股封關期間,美國科技股勁揚,漲幅在5%,台積電ADR飆漲7.49%,Tesla更大漲4成5,nVIDIA也上揚20.5%表現最為亮眼,有利和大(1536)、貿聯-KY(3665)、微星(2377)及技嘉(2376)等概念股回升。
汽車零組建大廠和大(1536)2022年12月合併營收6.15億元,年增14.84%,為歷史同期新高;2022年累計合併營收為73.4億元,年成長9.65%,創歷年新高。巧新(1563)2022年12月合併營收4.93億元,年減9.41%;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64.02億元,年減14.5%。
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跌跌不休」,股價陷入連七跌窘境,創逾兩年新低,如今其上海廠減產計畫將延續至2023年1月,需求降溫疑慮再度浮上檯面,台系供應鏈乙盛-KY(5243)、和大(1536)、貿聯-KY(3665)、胡連(6279)等也慘遭外資大動作提款,股價同步打冷顫。
台灣指數公司今(16)日公布「台灣指數公司特選上市上櫃台灣智能車供應鏈聯盟指數」2022年第2次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成分股納入和刪除之變動自12月16日盤後生效。
汽車零組件和大(1536)、巧新(1563)公布營收,和大11月合併營收為6.15億元,月增6.79%,年增1.00%;前11月累計合併營收為67.25億元,年增9.19%,2022年累計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營收,確定全年度營收及獲利雙成長。巧新11月合併營收5.85億元,月增15.15%,年減22.94%;累計前11月營收59.09億元,年減14.90%。
在電動車客戶持續放量,和大(1536)前3季每股盈餘1.93元,已經超越去年全年。亞系券商今天出具報告指出,和大今年營收有望達到75億元營收規模目標,明年預計成長8~10%,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15元。
汽車零組件廠和大(1536)第三季合併營收為20.19億元,創歷史單季新高,年增14.83%,第三季每股盈餘1.17元,獲利較第二季成長逾75%,年增8成,前三季每股盈餘1.93元,公司經營績效大幅提升,並已超越去年全年。廣華-KY(1338)第三季合併營收19.62億元,年增13.39%,業外匯兌損失0.15億元以及一次性認列備抵呆帳及跌價損失0.34億元,稅後歸屬於母公司淨利為0.52億元,年減37.95%,每股盈餘0.63元,前三季每股盈餘1.94元,年減27.34%。
和大(1536)受惠於後疫情時代訂單成長,加上3月起漲價效益遞延顯現,及新台幣重貶產生匯兌利益助攻,推升第三季EPS達1.17元,改寫近16季新高紀錄,累計前三季EPS達1.94元,賺贏去年全年。
和大(1536)第三季單季營收突破20億元,達20.19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年增14.81%,獲利部分,在3月份起陸續對所有客戶調高產品價格,預定到10月底前將全部調整完成,反映高漲的運費與原材料成本,漲幅約5%~10%,加上台幣貶值,大幅改善毛利率,自結單季稅後淨利約3.25億元,創16季以來新高,每股盈餘1.17元;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達到5.4億元,超越去年全年,每股盈餘1.94元。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維持激進步調,導致台股再面臨亂流,非科技產業避風港投資題材獲得關注,尤以強勢汽車零組件受矚目,凱基投顧指出,電動車與大陸市場為近期亮點,電動車滲透率將連年翻揚,看好和大(1536)、胡連(6279)等四強受惠。
美國聯準會(Fed)升息維持激進步調,導致台股再面臨亂流,非科技產業避風港投資題材獲得關注,尤以強勢汽車零組件受矚目,凱基投顧指出,電動車與大陸市場為近期亮點,電動車滲透率將連年翻揚,看好和大(1536)、胡連(6279)、台達電(2308)、凡甲(3526)四強受惠。
台股盤中重挫250點,和大(1536)挾帶營運成長動能,盤中逆勢大漲將近6%,股價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高,法人推估第三季營收將達20億元,連兩季創下新高,而在匯率有利以及產品報價調漲等因素,將帶動2023年起未來1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可達10~15%。
通膨警報尚未解除,升息幾成定局,美股大跳水,台股周三跟著落難,開盤一度摔至14522.7點、大跌371.71點,隨後逢低買盤進場承接,盤中跌幅收斂,守住14600點關卡,仍大跌200點以上,當日指數最高達14699.78,終場加權指數下跌236.10點或1.59%,報14658.31點,成交量略增至1864.98億元;櫃檯指數下跌0.19點或0.10%,櫃買已率先收斂拉近平盤,報195.06點,成交量586.85億元。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生產大趕進度,研究機構Global Equities Research看好特斯拉將締造單季交付量紀錄,第四季交車數將超50萬輛,供應鏈大廠和大(1536)近期業績大好,獲大和資本調升股價預期至115元,貿聯-KY(3665)股價雖有回檔,仍得里昂、瑞信證券等持續青睞。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生產大趕進度,研究機構Global Equities Research看好特斯拉將締造單季交付量紀錄,第四季交車數將超50萬輛,供應鏈大廠和大(1536)近期業績大好,獲大和資本調升股價預期至115元,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和大(1536)8月營收首度突破7億元,來到7.02億元,創單月新高,月增4.8%,年增12.25%;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為48.86億元,年增11.05%。和大今年3月起陸續調高產品外銷價格,反映高漲的運費與原材料成本,漲幅約5%~10%,受惠外銷價格調漲及匯率因素,進而帶動整體營收及營業利益均呈正向成長。
和大(1536)下半年股價表現強勁,7月至今,漲幅超過5成,今天一度重回90元。法人認為,下半年客戶需求不錯,加上台幣持續貶值帶來匯兌收益,本業及業外亮麗,第三季、第四季逐季成長趨勢不變,第四季營收有機會站上今年高峰。
在振興獎勵政策支持下,大陸新能源車銷售加速,其中純電動車在7月倍增至48萬輛,大陸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上調全年電動車銷售預估至600萬輛,年增1倍,切入對岸電動車供應鏈的汽車零件業者,業績受惠看多。
汽車零組件廠商和大(1536)、麗清(3346)公布半年報,和大上半年營收35.15億元,稅後純益1.92億元,年增18.29%,每股盈餘為0.76元。公司受惠外銷價格調漲及匯率因素,進而帶動整體營收及營業利益均呈正向成長,第二季公司獲利能力較第一季成長逾563%,經營績效顯已回溫。麗清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6.68億元,稅後淨損為1.31億元,較去年獲利0.48億元大幅衰退,每股稅後虧損1.29元。
聯準會帶頭暴力升息引,發全球央行追趕升息,已開始對全球經濟產生緊縮效應,民眾消費縮手、企業投資保守及廠商庫存調整同步發生,全球主要經濟體七月製造業PMI均出現下滑創近兩年新低,並跌破50榮枯線。受此影響,台灣七月製造業PMI也跌至四七.八的緊縮區,單月指數下跌創二○一二年七月以來最大跌幅,顯示經濟基本面正在惡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