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2371大同的搜尋結果,共748筆
大同(2371)近年逐步從傳統家電廠轉型,並積極進入電力、新能源事業體系,也整合集團業務至子公司大同智能,除了規劃二年後推動旗下大同智能IPO,大同智能也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訂MOU,盼協助台灣企業接軌歐洲碳議題外,未來也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擴大的合作範疇,包括合資進軍東南亞市場布局。
大同(2371)股價近5個交易日遭外資連續賣超,股價也回跌測半年線支撐。
大同公司(2371)董事黃顯華昨天參加大同集團舉辦的淨零碳排論壇,力挺總經理沈柏延,強調「大同現在沒有一個部門是虧本的!」未來貫徹權責相符的文化,強化公司治理為重要任務。
大同(2371)集團積極切入新能源事業,整合集團相關業務至子公司大同智能,除規劃二年後推動大同智能IPO,大同智能也與歐洲能源交易所簽訂MOU,協助台灣企業接軌歐洲碳議題外,未來與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也可能擴大合作範疇,包括合資進軍東南亞市場。
大同(2371)總經理暨大同智能董事長沈柏延今天指出,配電、送電的虛擬電網,是未來再生能源發展的趨勢,若是台灣再生能源只有2成,其他8成是燃煤及火力發電,和天然氣發電,其實台電會是最重要污染源。
大同(2371)集團及旗下專注於能源事業的子公司大同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於9/13偕同歐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 EEX、德銀遠東投信、台灣低碳社會與綠色經濟推廣協會,以及國內大型金融集團,分享全球淨零碳排發展一台灣企業因應之道與商機。共同探討了台灣特殊的碳費與自願性碳交易的碳訂價制度以及如何適當配套來幫助企業淨零轉型。
台電釋出汰舊換新設備及強韌電網計畫訂單,中興電(1513)、亞力(1514)、樂事綠能(1529)、士電(1503)、東元(1504)、華城(1519)、大同(2371)等機電廠受益。
大同集團旗下個股4日成為盤面最弱勢個股,大同(2371)在外資大賣2.1萬張下,爆量長黑收46.35元,精英(2331)、福華(8085)分別以跌停價36.25、37.8元作收,成台股唯二跌停個股,大世科(8099)4日股價也有4.83%跌幅,集團市值一天蒸發130億元。
大同(2371)10日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報,在及精英(2331)併表、華映除列利息費用降低帶動下,上半年每股純益0.45元,優於去年同期的0.41元,新經營團隊入主以來創下連續九季獲利的佳績。
大同(2371)10日董事會通過上半年財報,在及精英併表、華映除列利息費用降低帶動下,上半年每股純益0.45元,優於去年同期0.41元,新經營團隊入主以來創下連續九季獲利的佳績。
大同(2371)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43.62億元,合併稅後純益新台幣12.1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新台幣10.35億元,每股盈餘新台幣0.45元,經營團隊交出連續9個季度的獲利佳績。
今日部分AI指標股及台積電(2330)又現反壓,影響台股大盤跟著震盪;指數盤初開高直衝17043.56點、先闖萬七關不成後,直接翻黑回測季線,一度下探至16812.59點,高低點相差達230點,所幸緯創(3231)、緯穎(6669)、奇鋐(3017)、世芯-KY(3661)、健鼎(3044)等穩住陣腳,加上鴻海(2317)、長榮航(2618)、大同(2371)等權重股堅守高檔,有效牽制空頭繼續坐大,終場集中市場收16877.07點,跌118.93點,總成交值3734.60億元,成交量較昨日來的大;櫃買市場收215.98點,跌2.10點,總成交值929.42億元。匯率方面也同步由升轉貶,開盤貶值2分、為31.69元,上半場暫收31.762元,貶值9.2分。
台電近期釋出逾百億元強韌電網計畫商機,華電(1603)、大亞(1609)及合機(1618)等線纜廠均有斬獲,接獲23億元以上訂單,增添未來二~三年營運成長動能。而國際銅價止跌回穩,7月銅均價年增幅12.16%,有助於各線纜廠8月營收回升,近期股價相對抗跌。
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大同(2371)重電事業再傳佳績,宣布取得台電單相6.9/13.8kV 100kVA亭置式變壓器標案12.77億元訂單,預計明年中開始交貨。大同累計重電事業在手訂單高達近百億元,訂單能見度可達2025年。
大同(2371)重電事業再傳佳績,取得台電單相6.9/13.8kV 100kVA亭置式變壓器標案12.77億元,該案為繼大安超高壓變電所345kV電力變壓器暨水冷卻系統設備案後,大同重電事業部再度獲得電力設備單筆10億元以上之大額訂單,預計2024年年中開始交貨。目前大同重電事業部在手訂單近百億,訂單能見度上看至2025年。
大同(2371)建置台灣首座增強型動態調頻輔助服務E-dReg儲能系統,亦為台電日前市場交易平台最早上線的電力服務商,截至目前包含在建儲能系統合計已超過100MW,為台灣供電品質增添助力。大同今天也榮獲由TCSA台灣永續發展協會頒發的第三屆《台灣永續行動獎企業組SDG7銀級獎》,由重電事業群副總許建平代表受獎。
台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公司治理100指數」成分股今年度定期審核結果,新納入的成分股計有台泥(1101)、興農(1712)、光寶科(2301)、大同(2371)、群光(2385)、華建(2530)、根基(2546)、台灣高鐵(2633)、漢翔(2634)、慧洋-KY(2637)、彰銀(2801)、台中銀(2812)、臺企銀(2834)、王道銀行(2897)、統一超(2912)、信邦(3023)、創意(3443)、晶睿(3454)、台勝科(3532)、欣陸(3703)、南寶(4766)、和碩(4938)、豐祥-KY(5288)、上海商銀(5876)、啟碁(6285)、樺漢(6414)、研揚(6579)、力積電(6770)、鈺齊-KY(9802)、寶成(9904)等30檔股票,這項審核結果將於7月19日生效。
大同(2371)因遭大陸法院判賠利空衝擊,18日股價重挫,但吸引不少搶短買盤進場,19日跳空開高,終場收51元,上漲1.9元,成交6.3萬張,外資、投信轉買,不過自營商二日賣超1.4萬張。大同自5月中34元起漲,7月在54~57元間橫盤整理,日前利空跌破月線支撐,5日、10日短均線反轉向下,前波套牢壓力大,仍待量能增溫才有利突破。
關於福建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原屬大同(2371)集團的華映百慕達,必須向中國華映科技支付業績補償款人民幣30.29億元,大同、華映負連帶清償責任;大同公司強調,該業績承諾對象是中國證監會、不是華映科技,且大同公司未與華映科技簽訂保證契約,沒有中國擔保法的保證效力,大同既非當事人,也不是保證人,無端被牽扯,將依法提起上訴,維護公司及股東權益,大同財務和營運都不受影響。
福建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原屬大同(2371)集團的華映百慕達,須向中國華映科技支付業績補償款人民幣30.29億元(約合新台幣131.1億元),華映及大同負連帶清償責任;大同表示,大同既非當事人,也不是保證人,無端被牽扯,將提起上訴,大同財務和營運都不受影響。法學學者、財經專家認為,中國大陸判決在台灣並沒有確定實質力,根本無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