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4兆的搜尋結果,共1,637

  • 危機狂燒!鮑爾才說沒事 美小銀行存款流失近4兆

    危機狂燒!鮑爾才說沒事 美小銀行存款流失近4兆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於周三(22)表示,銀行系統的存款流動已經穩定下來,但是美聯儲(FED)週五(24)公布的數據顯示,自矽谷銀行(SVB)於3月10日破產後,美國小型銀行的存款額度創下了最大跌幅,降幅刷新了過去的記錄,並且是自2007年3月16日以來存款總額最大的下降,凸顯出危機並還沒有解除,具體原因可參考本報先前報導。

  • 2月房貸餘額9.39兆元 年增率僅5.54%創3年半新低

    房市續吹寒風,中央銀行24日公布2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其中,房貸餘額達9兆3,884億元,重回歷史新高水準,並較上月回升219億元,但年增率僅至5.54%,創下2019年7月以來、逾3年半新低。央行官員表示,各部位房市管制見效加上央行升息等因素,使房市整體氛圍、交易量呈現萎縮,買方觀望態度不變。

  • 艾成弟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4非典型表現」出現1徵兆快就醫

    艾成弟心肌梗塞猝逝 醫曝「4非典型表現」出現1徵兆快就醫

    已故藝人艾成的弟弟艾翔本月20日在馬來西亞心肌梗塞猝逝,和哥哥同樣享年40歲,讓才送走艾成不久的親友們錯愕不已。醫師透露,其實心肌梗塞並非毫無警訊,除了常見的胸悶、胸痛,還有4種非典型表現也不能輕忽,如心臟痛到下巴或持續疼痛15分鐘到30分鐘以上,就很可能是徵兆,一定要盡快就醫。

  • 吃屎哥才鬧場魔獸  突曬BLACKPINK門票預告「幹大事」

    吃屎哥才鬧場魔獸 突曬BLACKPINK門票預告「幹大事」

    網紅「吃屎哥」游兆霖昨(18)日在T1職籃桃園雲豹主場賽事中,突然衝進球場大吼大叫,更在「魔獸」霍華德(Dwight Howard)身邊徘迴,最後被現場維安人員架出場外,怎料今(19)日他突在臉書曬出BLACKPINK演唱會門票,更預告要「幹大事」,讓許多粉絲擔心他會再度鬧場。

  • 《台北股市》本周加權指數小跌0.47% 上市股票總市值降至48.47兆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今日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收盤為15,452.96點,較上周下跌73.24點,跌幅約0.47%,台灣50指數收盤為11,848.71點,較上周上漲10.49點,漲幅約為0.09%。今天全體上市公司市值為48兆4,658.25億元,較上周減少1,861.59億元,減幅約為0.38%。

  • 1分鐘讀財經》慘!壽險股債未實現損失4兆 兇手是「他」

    1分鐘讀財經》慘!壽險股債未實現損失4兆 兇手是「他」

    小編今(17)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美國去年鷹式升息17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害慘壽險業。14家本國壽險16日紛紛公告去年底財報,去年稅後獲利1,307億元,但淨值項下的股債未實現損失達7,613億元,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未實現評價損失更逾3.67兆元,等於14家壽險公司滿手股債,有高達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無利可實現。

  • 史上最慘 壽險股債未實現損失逾4兆

     美國去年鷹式升息17碼(1碼等於0.25百分點),害慘壽險業。14家本國壽險16日紛紛公告去年底財報,去年稅後獲利1,307億元,但淨值項下的股債未實現損失達7,613億元,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未實現評價損失更逾3.67兆元,等於14家壽險公司滿手股債,有高達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無利可實現。

  • 三大科學園區 去年營業額破4兆

    三大科學園區 去年營業額破4兆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13日在三大科學園區「2022年營運記者會」中表示,去年三大園區合計營業額、貿易總額,都突破4兆元,改寫歷史新高。他強調,今年要「戰戰兢兢」應對俄烏戰爭、美中科技戰、通膨等變數,力拚今年整體營業額持平或微幅成長,即仍會站上4兆元以上。

  • 科學園區營業額達4.26兆元、就業人數逾32萬 國科會預估今年會微幅成長

    科學園區營業額達4.26兆元、就業人數逾32萬 國科會預估今年會微幅成長

    國科會今天公布,我國3大科學園區2022年營業額為4兆2664億元,較2021年增加5483億元,成長14.75%;就業人數也增加到32萬3113人,較2021年成長7.09%。國科會預估,今年科學園區整體表現與2022年持平或微幅成長。

  • 美跟陸拚了 2024國防預算搶先看 回填武器庫存 科研重點為洲際飛彈

    美跟陸拚了 2024國防預算搶先看 回填武器庫存 科研重點為洲際飛彈

    一份內部預算文件顯示出,美國國防部在新財政年度的採購申請中將重點放在回填提供給烏克蘭的彈藥,以及如長程飛彈等武器,以因應與中國大陸發生衝突時所需。另外還有科研發展的費用,將重點發展新型洲際飛彈、B-21隱形轟炸機以及取代F-22的次世代戰機。

  • 大陸醫保參與人數逾13億 保險基金累計逾4兆人民幣

    大陸醫保參與人數逾13億 保險基金累計逾4兆人民幣

    觀察者網報導,大陸國家醫療保障局9日發布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截至2022年底,中國大陸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億457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兆2540.73億元(人民幣,下同),新冠疫苗及接種費用兩年結算1500餘億元。

  • 兆豐金前二月獲利77.84億 倍增

     升息趨勢下,銀行成金控獲利主要引擎。五家金控率先公告2月自結獲利,其中兆豐金控2月稅後獲利37.0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2%以上,且是目前已公告獲利金控中的第一名,主要是兆豐銀連兩個月都賺逾30億元,累計前二個月兆豐金稅後獲利77.84億元,同比成長118%,有望保持金控獲利前三名。

  • 兆豐金前二月稅後純益77.84億 EPS 0.56元

    兆豐金控公告,2月稅後純益為37.05億元,累計前二月的稅後純益為77.8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56元,2月28日每股淨值為22.31元。兆豐金子公司銀行、證券、票券、產險2月的稅後純益分別為33.09億元、2.00億元、1.81億元、0.23億元。

  • 北京狂砸4兆救晶片業也沒用?外媒曝這家陷致命困境

    北京狂砸4兆救晶片業也沒用?外媒曝這家陷致命困境

    美國去年10月初對中國祭出最嚴晶片禁令,北京政府已撥款1400億美元(折合約4.3兆元新台幣)振興本土半導體產業,不過半導體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除非中國企業能夠擺脫阻礙創新,並從困在價值鏈底端的惡性循環中掙脫,否則錢能做的事情仍有限,像是上海微電子裝備因為難以從國外採購設備,導致公司發展停滯。

  • 陸去年減稅降費逾4.2兆元人民幣 凸顯對中小微企業支持

    陸去年減稅降費逾4.2兆元人民幣 凸顯對中小微企業支持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日舉行2023年「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記者會,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表示,2022年面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大陸實施了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稅降費逾4.2兆元(人民幣,下同),創歷史新高。今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包括落實落細現有政策、優化完善優惠政策、進一步增強政策精準性。凸顯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特困行業的支持。

  • 土耳其強震損失 世界銀行估達1兆456億元

    土耳其強震損失 世界銀行估達1兆456億元

    世界銀行(World Bank)今天表示,6日發生在土耳其南部的毀滅性地震和餘震,已在該國造成超過34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456億元)的損失。

  • 大考中心董事長換成台大校長 主任周兆民任期到4/5

    大考中心董事長換成台大校長 主任周兆民任期到4/5

    負責舉辦每年高中英聽、學測及分科測驗的大考中心,上周進行董事會改選,原董事長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卸任,改由台大校長陳文章接任。而大考中心主任周兆民任期將到4月5日,新董事會近日將遴選出新主任。

  • 陸國資委:大陸央企2022年營收近40兆人民幣

    陸國資委:大陸央企2022年營收近40兆人民幣

    大陸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張玉卓表示,2023年全年主要目標任務包括推動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增速高於全國GDP增速,力爭取得更好成績;去年全年,大陸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6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1%;實現利潤總額2.6兆元,增長6.2%;上繳稅費2.8兆元、增長19.3%。

  • 陸估今年國內遊收入約4兆人民幣 年增95%

    陸估今年國內遊收入約4兆人民幣 年增95%

    據中新網引述中國旅遊研究院21日發佈了《2022年中國旅遊經濟運行分析與2023年發展預測》(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No.15),報告認為2023年旅遊市場預期樂觀,預計全年「穩開高走,持續回暖」,讓今年國內旅遊能實現旅遊收入約4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率約95%。

  • 2024藍營天王全輸賴清德?這份民調曝「敗選凶兆」驚人真相

    2024藍營天王全輸賴清德?這份民調曝「敗選凶兆」驚人真相

    總統大選將在明年投票,引發各界高度矚目。一份20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藍綠白三足鼎立的情況下,國民黨派出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最終都會敗給民進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其中朱參選支持度僅11.6%,與賴差距最懸殊;侯出征支持度達32.2%,與賴僅差1.5個百分點,為差距最小的選將。港媒認為,這個結果主因是國民黨2024人選與初選制度皆未明,支持者軍心未定且無所適從,若黨中央再不出手整合,恐重演2020年分裂戲碼,這份民調也是給藍營一個極大警訊。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