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4月工業的搜尋結果,共320筆
台積電10月間宣布放棄在龍潭科學園區第3期設廠計畫,各縣市均招手,雲林縣府鴨子划水聯繫台積電在日本設廠的所在地政府熊本縣廳,縣長張麗善21日將帶隊取經。張麗善表示,她釋出最大的誠意與努力,讓高科技產業覺得雲林比其他縣市更有心,而且是做好更多準備。
「2024德國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 2024)將於2024年4月22日至4月26日於漢諾威展覽館舉行,該展是全球歷史悠久、規模最大、指標性工業展。因應全球工業4.0趨勢,近年工業自動化帶動工業零組件需求增高。為協助我國業者搶占商機、拓展海外市場,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託外貿協會籌組參展團,本會明年將於「自動化解決方案」與「工業零組件解決方案」設立台灣館。
日刊工業新聞日前報導,台積電將在明年4月興建日本二廠,地點依然選在熊本縣,預計將於2026年底前投產。
素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6月民間就業人數增加49.7萬人,不僅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2萬人,增幅更創下2022年7月以來最大。顯示勞動市場持續強勁,連帶推升美國聯準會(Fed)7月例會可能升息以對抗通膨的預期。
當前主要國家股市呈現多頭樣態,經濟基本面卻疲弱不振,兩者明顯脫鉤使專家學者們論斷下半年經濟走勢的難度增加,就像台灣今年GDP成長率能否保2,各家看法也不一。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5月大陸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358.1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減少12.6%,降幅相較4月收窄5.6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收窄,顯示企業利潤持續恢復的趨勢。
歐盟統計局14日公布,歐元區4月工業生產(包括製造業、採礦業與公共事業)月增1%,遠優於3月的月減3.8%與市場預期的0.5%增幅,原因在於能源價格下滑與供應鏈問題緩解。其中,德國工業產出持平零成長、法國成長0.8%,愛爾蘭勁揚21.5%。
德國聯邦統計局周二表示,經季節和日曆因素調整之後,德國四月工業訂單意外地出現月減0.4%;表現遜於市場預估的月增3.0%
受到全世界經濟成長腳步放慢所影響,日本上個月工廠產出也意外出現3個月以來首次下滑現象。根據日本官方31日數據,在連兩個月成長後,工業生產月減0.4%。其中,機械設備、金屬產品以及汽車製造商的產量都比較差。
台灣指數公司新編台灣工業4.0指數,自29日起委請證交所每5秒計算及傳輸發布一次盤中即時指數,該指數表彰符合工業發展新趨勢的上市上櫃股票組合的投資績效表現。
大陸疫後經濟復甦前景仍烏雲籠罩,當地前四個月工業企業利潤衰退20.6%,雖當月與累計數據均呈現降幅逐漸收窄,但考量去年4月封控下低基期對比,反映出當地復甦與需求的不如預期。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前4月全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兆328.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口徑計算,較上年同期衰退20.6%,已是連10個月處於衰退區間。但減幅相比前3月衰退21.4%進一步收窄。稍早公布的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率5.6%,也比上月加快1.7個百分點。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1到4月全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兆328.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可比口徑計算,較上年同期衰退20.6%,但降幅相比前3月的衰退21.4%出現微幅回升。觀察1到4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13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個行業持平,27個行業下降。
經濟部23日公布最新工業生產統計。因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產品需求不振,再加上產業鏈持續庫存調整,4月工業生產指數為76.40,為2019年3月以來新低,年減22.86%,連11月負成長;製造業指數75.85,同為2019年3月來新低,年減23.53%、同樣苦寫連11黑。
經濟部23日公布最新工業生產統計。4月工業生產指數為76.40,為2019年3月以來新低,年減22.86%,連續11個月負成長,製造業指數為75.85,為2019年3月以來新低,年減23.53%,同樣也是連11黑。經濟部表示,因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影響,終端產品需求不振,加上產業鏈持續庫存調整所致。
去年第四季以來,歐股持續反彈,漲幅甚至是各主要股市當中最高的,即使是經過瑞士信貸銀行的危機後,歐股今年前四個月的表現仍然優於美股。法人表示,激勵歐股今年續漲的原因,包括數據顯示歐洲經濟優於預期、歐企業財報表現突出,多項利多支撐,後市仍可期。
中國大陸4月消費、工業及固投增速均差於預期,市場分析指出在去年的低基數效應下,當月各項數據的按年增長速度比較明顯,而實際上表現仍然疲弱,加上青年失業率再刷次新歷史最高位,反映出經濟內生動力仍待加強。宏觀政策需求加力,特別是對青年就業的政策支持。
國內知名工具機廠-常銘實業,為協助產業升級邁向工業4.0,於4月28日舉辦「五軸機械智能研討會」,獲得各界熱烈回響。會中除整合加工軟體商-Master Cam剖析五軸工法運用外,也同時介紹常銘App以及Alpha one機台監控智慧軟體,如何與Robot System自動化系統混線生產,透過最新的五軸加工應用技術,展現高效率加工能力,協助產業界打造智慧自動化產線。
七大工業國(G7)上周末(4月29日)在日本結束為期兩天的部長級會議,特別針對近來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AI)產業商討監管政策,並同意提倡「負責的AI應用」,即在鼓勵AI研發的同時加強各項風險控管。外界則將之視為G7打算先行制定有關AI生態的國際標準。
美國裁員潮席捲科技業和金融業後,接下來可能燒向製造業。主要是因供應鏈斷鏈積壓的訂單,如今大致消化完畢,在人力需求減退下,製造業裁員風暴最快將在今年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