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4月營收的搜尋結果,共2,400筆
台達電(2308)第二季獲利能力回神、三率三升,在第二季營收創歷史新高帶動下,帶動第二季毛利率29.41%、營益率10.73%,幾乎雙雙回到先前全盛時期水準,稅後獲利為76.28億元、季增25.9%、年增0.51%,累積上半年稅後獲利為136.86億元,EPS為5.27元。
揮別封城危機,網通廠合勤控(3704)6月營收回升,以28.5億元寫下歷史次高,表現僅次於2019年3月的34.08億元,雖然合勤控4月營收因中國封城大受影響,以致拖累第二季營運,惟第二季營收62.28億元,仍得以保有年增的表現,也算順利穩住了今年營運的陣腳。
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穎崴(6515)受惠訂單增加及上海子公司營收遞延認列,2022年6月合併營收倍增,帶動第二季合併營收雙位數「雙升」、雙創歷史新高,上半年合併營收年增逾56%,續創同期新高。由於訂單需求暢旺,穎崴看好今年營運表現優於去年。
研華(2395)公布2022年六月份合併營收達新台幣64.34億元,年增27.48%、月增14.60%。第二季營收168.24億元,年增18.40%、季增4.10%。累計研華前六月合併營收達329.44億元,年增20.36%。研華2022年六月、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同創歷史新高,表現亮麗。
捷迅(2643)6月營收5.68億元,表現大幅優於預期,年增達48.95%,累計上半年營收28.11億元,年增27.63%。該公司受惠於電子業客戶運輸需求,並擴大與客戶合作範圍,帶動6月營收創下新高。
富采投控(3714)6月營收22.71億元,年減30.81%、月減11.16%,因大陸封控,消費性電子供應鏈受到影響,營收表現不如預期,創下掛牌以來單月次低;第二季營收77.80億元,季減8.96%、年減16.9%;上半年營收163.26億元,年增0.51%。
全球壟罩高通膨壓力,持續削弱終端消費動能,下半年景氣如墮五里霧中,不過隱形眼鏡、眼科手術等族群受惠剛性需求,營運不見衰退跡象,晶碩(6491)、大學光(3218)獲投信持續加碼。
俄烏戰爭、中國封城打亂供應鏈節奏,連料況緩解的速度也受到牽制,正文(4906)指出,雖然5月已擺脫中國封城危機,但營運仍有部分受到影響,然隨著營運回歸常軌,現可以肯定的是6月會比5月好,下半年也會比上半年好很多。
利機(3444)因佣金模式佔交易整體比率提升,故5月營收儘管下滑,對第二季營運衝擊不大,法人也預估,利機第二季有望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延續第一季強勁表現。
億光(2393)公布5月營收19.71億元,月增44.91%、年減13.40%。受到大陸COVID-19疫情防疫封控措施影響,4月營收明顯下滑,月減33.03%。5月出貨狀況逐漸恢復,億光前5月營收88.33億元,年減13.65%,法人預估6月營收動能向上。不過億光、富采已遭外資、自營商轉賣超,投信也連日賣超,而惠特獲外資、自營商力挺,卻不敵大盤賣方壓力,LED三雄周五集體收跌逾1%,皆在均線下修正。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0日公告5月合併營收1857.05億元,續創單月營收歷史新高。雖然外在環境變數衝擊消費性電子產品終端銷售動能,但包括車用晶片、工業自動化、高效能運算(HPC)等需求續強,台積電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第二季營收表現有機會超越業績展望高標。
受到5月仍因上海廠運作受制於封控、華東物流不順,廣達5月營收比4月回溫近兩成,但僅達799.55億元、創今年單月第二低,並比去年同期下滑6%,筆電出貨量為400萬台,距離封控前的600萬台水準仍有一段距離,廣達能否克服上海廠與供應鏈的招工困難?將會直接影響6月營收。
在上海、昆山解封,物流逐漸恢復正常下,聯德控股-KY(4912)公布5月營收達到7.1億元,年增59.56%,創下2018年11月以來新高,也是史上第四高表現;累計前5月營收27.66億元,年減2.93%。
受惠昆山廠恢復正常運作,散熱模組供應商安力國際(5223)5月合併營收回神,以2.39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年增61%,並較4月營收強彈271%,受到此利多帶動,帶動安力-KY8日股價跳空以49.7元、上漲2.2元強勢開盤。
隨著上海、昆山解封,光寶五月營收隨之回升至146億元,月增6%、年增7%,創三年同期新高,累計今年一至五月營收為696億元,年增7%。
受惠於部分客戶新機開始拉貨,大立光(3008)5月營收止跌回穩,隨著蘋果、安卓新機開始上膛,大立光也釋出偏多看法,預期「6月拉貨動能將優於5月」,受到此利多帶動,大立光6日股價回神,一口氣攻克1,700及1,800元兩個整數關卡,盤中最高見到1,815元,漲幅逾8%,6月8日股東會行情提前開跑。
太陽能模組廠及系統廠商安集(6477)近期走勢從低點緩步墊高,2日股價隨大盤同步下跌0.93%,收53.1元。觀察三大法人動向,外資賣超589張,投信賣超149張,自營商賣超61張,合計賣超799張。
大陸上海疫情封控兩個月後,開始逐步解封,官方宣布6月1日起復工復市。國內食品廠鮮活果汁-KY(1256)、南僑(1702)、德麥(1264)、富味鄉(1260)等,營運有機會觸底反彈。
鴻海(2317)今(31)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中國大陸封控對營運整體影響有限,5月表現看來比預期好,對下半年旺季營運及供應鏈穩定度有信心,第二季及全年展望優於年初預期。同時,劉揚偉也為鴻海股價偏低抱屈,認為在適當時機應能展現合適股價。
信邦(3023)30日召開股東會,各項議案照案通過,展望後續公司表示,由於大環境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後市仍須審慎看待,不過隨著封控逐漸緩解、料況慢慢銜接上,加上客戶需求也沒有出現太大的調整,預期會維持緩步向上趨勢,公司力拚二、三季營運逐季增的方向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