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6項保證的搜尋結果,共14筆
美國國務院近日更新官網上的美台關係現況簡報,刪除了「台灣為中國一部分」以及「不支持台獨」等措辭一事,對此,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解讀,「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拉升台灣和美國的關係,可是地位又沒有高到可以建交的程度。
美國國務院5日更新官網上的美台關係現況簡報(Fact Sheet),刪除了「台灣為中國一部分」,還有「不支持台獨」等措辭,並增加了「長久以來,美國奉行由《台灣關係法》,中美3個聯合公報和6項保證所指引的『一中 』政策」。
針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4日稱台灣為「創新性國家」,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批他公然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又指美國刻意提高「台灣關係法」和「6項保證」地位,其內容違背中美3個聯合公報。
中共軍機連日來頻頻派遣軍機進入台灣西南方防空識別區,且機隊規模愈來愈大。外界認為是向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發出警訊。但是前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官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則分析稱,共機擾台的行動並非為了直接向拜登發出警訊,主要是藉此演練以熟悉對台作戰模式,此外還能測試台灣防空的反應。而拜登政府反應迅速,顯示他們對中國議題早有一套完整的想法。
外交部長吳釗燮9月下旬說「現階段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言猶在耳。外交部政次曾厚仁昨卻大走鐘,就台美建交等問題,答以「很好啊,有什麼不好呢?」外交部大當家與二當家立場互有矛盾,上演的是哪一齣?曾厚仁或許是無心之失,卻也印證外交部在兩岸與美中台三方關係,並未建立整體戰略,部長與政次講法不同,這是外交與兩岸政策的大隱憂。
美國8月31日解密對台六項保證電報,台灣各界認為是美國挺台的強力舉動,但事實上這是美國向大陸外交斡旋的一種手段,以應對大陸國防部於8月27日放話將要強力制裁美國對台軍售。
小編精選《中國時報》5件不可不知大事,帶讀者掌握今天(2日)新聞重點。
美國務院解密2則與對台軍售有關電報,明列「對台六項保證」。對外關係協會祕書長黃奎博提醒,六項保證是美國一中政策一部分,等同美國政府保有自主決策空間。國民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何志勇說,美國在此時機點解密,是向對岸釋訊息,一旦中共持續增加軍事行動,美也會比照提高對台軍售質量,面對區域情勢緊張升高,他呼籲蔡政府積極促成三方建設性對話,以降低風險。
解放軍近期常態化巡弋台海,「兩岸有無可能爆發軍事衝突?」成為近期兩岸專家關心的議題。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在8月30日發表的一篇專文指出,大陸政府內部有一派說法指出,「美國可能會改變『一個中國』立場,鼓勵台灣,宣布合法事實獨立,但爆發武裝衝突,仍不太可能」。
香港信報引述外媒報導,美國眾議院通過「2019年台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台及對執行台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台灣保證法要求對台軍售常態化、重啟美台貿易協定會談。
美國參眾議院日前通過支持台灣的共同決議案,重申台灣關係法以及對台6項保證。民進黨立委今召開記者會表達感謝與歡迎;王定宇表示,以往6大保證僅止於慣例、口語、言詞,但今年陸續完成「文字化」決議,尚待美方行政部門簽署,代表雙方關係更進一步,也希望美方重新審視(Review)對台政策,甚至建立新慣例,讓台灣重要的部長級官員訪華府,深化台美關係。
美國聯邦眾議院院會16日通過「共同決議案」,支持「台灣關係法」與「6項保證」是美台關係的基石,最終通過的修正版本,是採用前亞太助卿何志立在國會作證時提及的內容。
美國政府官員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台灣關係法》與美國對台的「六項保證」,都依然是美國政府堅定不移的立場。
馬英九總統26日表示,兩岸和解是國家安全第一道防線;在兩岸和平發展過程中,美國「6項保證」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