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EPS+0.34元的搜尋結果,共14筆
鉅橡企業(8074)公告2025年第二季財報與7月營收。第二季合併營收為3.37億元,年增5.44%,在AI伺服器帶動下,高階PCB材料需求成長,毛利率約20%,營業利益達2,972萬元,年增4.81%。
預期關稅衝擊可能造成iPhone漲價,民眾提前換機使得4月手機超乎預期熱銷,並帶動電信三雄4月銷貨收入全面增長,推升中華電信4月營收創近11年同期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亦由中華電以0.44元領冠,台灣大為0.34元、遠傳為0.29元。
台灣大(3045)4月自結合併營收153.9億元,營業利益16.3億元,稅後純益10.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4元。自結累計前四個月營收635.6億元,營業利益67.8億元,稅後純益47.0億元,EPS達1.55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
CPO矽光子前景持續看好,使相關廠商受市場資金不斷追捧,前鼎(4908)12月以來大漲30%達到證交所公布財務標準,10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11元;華星光(4979)日前也達公布標準,10月EPS 0.34元,營運表現可望逐季提升。
加權指數3日續漲,年底作帳行情火熱展開,在台積電同步跳空開高助攻下,指數站回月線反壓與所有均線之上,台股站上23,000點關卡,美股那指、標普500則再度刷歷史新高。法人表示,股價3日改寫歷史新高的個股有18檔,若進一步計算刷新今年高點的計有嘉澤(3533)、富世達(6805)、華星光(4979)等45檔年底多頭先鋒部隊,可望領軍台股續攻前高。
華星光(4979)自結10月合併獲利4,800萬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34元,較去年同期的EPS 0.43元,減少20.93%。
汽車業第三季財報由中華車(2204)及裕日車(2227)5日率先出爐,受到市場競爭激烈,再加上轉投資獲利下降等因素,兩車廠第三季獲利皆較去年同期衰退。不過,受惠上半年營運貢獻,中華車前三季營業利益18.61億元、年增2.2%;裕日車前三季稅後純益10.84億元、年增20.58%,而每股稅後純益(EPS)達3.61元。
佳世達(2352)今舉行法說會,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表示,今年可望維持先前目標營收和獲利逐季成長,大致上我們對整體經濟的看法是審慎樂觀。近10年,佳世達每年都是獲利的,合計EPS達23.85元,賺2.4個股本;過去10年合計每股配息12.62元,每年配息率都超過50%;未配息的部分轉作為大艦隊的拓展和投資。
上周台股高位震盪,亨達投顧分析師趙彭博指出,加權指數屢創歷史新高,最高已來到21,937點,離22,000點整數關卡只有一步之遙。本周選入海德威(3268)、榮創(3437),再選入醣聯(4168)、保銳(8093)、亞帝歐(3516)。
美國高階晶片限令生效後,對台系板卡業者營運帶來不同程度影響。惟電競市場需求續旺,且因應下半年新產品推出前的汰換潮,業者多對板卡市況後市不看淡。率先公告首季營運成績的板卡廠中,華擎(3515)交出三率同步年增表現,承啟(2425)及映泰(2399)則繳單季虧轉盈佳績,撼訊(6150)營運雖尚未轉正,但已明顯收斂。
台灣大(3045)受惠合併台灣之星綜效逐漸浮現,加上近期國際局勢詭譎多變,電信股再度扮演資金避風港,推升電信三雄股價22日齊揚,台灣大盤中一度攻高105元,創下去年四月以來新高,終場漲2.45%、收104.5元,外資買超1,135張、投信買超4,700張、自營商75張,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910張。
散熱股多頭急行軍尼得科超眾(6230)近期股價震盪,引發主管機關關注,22日應要求先公布3月獲利,單月營收6.26億元,雖呈年減37%,但稅後純益0.29億元,卻逆勢年增四成,換算單月每股稅後純益(EPS)0.34元。
散熱股多頭急行軍尼得科超眾(6230)因近期股價震盪,引發主管機關關注,22日應要求先行公布3月獲利,單月營收6.26億元,雖呈年減37%,但稅後純益0.29億元,卻逆勢年增四成,換算單月EPS 0.34元。
第一金(2892)2月未受農曆年假營業日減少影響,仍繳出稅後純益22.62億元佳績,雖較1月減少6.1%,但累計前二個月稅後純益達46.72億元、年增7.8%,EPS 0.34元,主要是銀行子公司提存驟降、證券獲利持續增溫、人壽產品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