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FOB的搜尋結果,共127筆
中油今(11)日再漲甲苯和二甲苯溶劑牌價,漲幅分別為1.8%和1.02%,為11月來2度調漲,調整後為,中油甲苯硝化級散裝牌價每桶5660元,創10月初來新高,二甲苯硝化級散裝每桶5940元,為9月16日以來高價。
中油今(4)日調漲甲苯和二甲苯溶劑牌價,漲幅分別為1.8%和1.4%,為10月中旬來首度調漲,調整後為,中油甲苯硝化級散裝牌價每桶5560元,較前一次上漲100元,二甲苯硝化級散裝每桶5880元,上漲80元。
國際硫磺市場勁漲,為反應國際行情,中油11月硫磺散裝牌價漲至9600元/噸,較上個月漲逾9%,為連續第3個月調漲。
美國通用原子(GA-ASI)公司與南韓韓華航太集團(Hanwha),在今年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會暨博覽會正式簽約,將合作開發與生產具備短場起降能力的「灰鷹」(GE STOL)無人機,可望大幅提升美、韓及盟邦部隊無人機作戰彈性,也展現美韓持續加深防務合作。
身兼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副理事長的鼎坤塑膠機械董事長魏坤池,其求學、創業歷程,猶如台灣經濟發展的縮影。1981年與友人共同創業,隔年出現獲利,並跟隨外貿協會腳步拓展海外市場,善用產學合作資源,與中正大學育成中心合作共同研發產品,讓產品質量與時俱進,在塑膠押出機業界擁有一席之地,43年以來,從未虧過錢。
中油今(8)日調漲甲苯和二甲苯溶劑牌價,漲幅分別為1.08%和1.03%,為一個月來首次調漲,調整後為,中油甲苯硝化級散裝牌價每桶5640元,二甲苯硝化級散裝每桶5900元,同步上漲60元。
反應國際行情,中油10月硫磺散裝牌價漲至8800元/噸,較上個月上漲6%,同時較去年同期漲逾50%;由於國際市場方面,由於俄羅斯硫磺供應短缺,市場對其他優質硫磺供應來源的競爭正不斷加劇,10月裝船期的硫磺價格持續保持堅挺,不過市場預期,隨著最新一輪現貨交易已覆蓋部分需求,且年末有望出現季節性需求放緩,後續硫磺價格可能出現回落;卡達10月硫磺合約價為FOB 324美元/噸,環比上漲40美元/噸。(編輯:鄧凱綺)(商品行情網)
大鵬科技(7689)今(3)日興櫃首秀火力全開!以參考價135元登場,早盤一路飆高、最高觸及270元,蜜月行情直接翻倍,單日波段漲幅達100%,量價齊噴。
中油今(16)日再降甲苯和二甲苯溶劑牌價,降幅分別為0.7%和1%,為本月第2次調降,調整後為,中油甲苯硝化級散裝牌價每桶5660元,二甲苯硝化級散裝每桶5920元,其中二甲苯創今年來新低。
對於媒體報導液化天然氣(LNG)國貨國運議題,中油表示,全力配合政府之政策,協助國籍航商跨足LNG船運市場,刻正依程序審慎評估,並以確保LNG運輸安全與供應穩定為首要考量。
士電8月底法說會預告,,士電上半年營收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重電事業的變壓器,部分訂單能見度可看到2028年。本土法人最新出具報告,看好士電今年營收破370億元,EPS達7.5元以上,雙雙改寫歷史新高。
中油今(2)日宣佈調降甲苯和二甲苯溶劑牌價,降幅分別為1.4%和1.3%,調整後為,中油甲苯硝化級散裝牌價每桶5700元,二甲苯硝化級散裝每桶5980元,其中二甲苯創今年來新低。
反應國際行情,中油9月硫磺調漲逾5%,散裝牌價漲至8300元/噸,今年年初以來漲近32%;國際市場方面,買家爭奪9月船期資源,中國和摩洛哥的化肥生產商,以及印尼此前完成檢修後的金屬精煉廠,據了解,印尼QMB擴建項目的推動,且印尼其他金屬精煉廠的需求也有所上升。
為強化「群島防衛」能力,菲律賓近日啟用一座位於呂宋海峽北側、巴丹群島的「前進作戰基地」(FOB)。菲海軍發言人崔尼代(Roy Vincent Trinidad)昨日指出,這座基地距離台灣最南端島嶼不到100海里(180公里),戰略重要性不容忽視,且台灣發生的任何衝突都將直接影響菲律賓,因為在台菲人占將近20萬人。
奈米醫材(6612)2025(今)年第2季因有大幅匯兌損失發生,單季發生虧損,不過,布局歐洲市場有成,將成為未來營運的成長動能,今(27)日股價守穩在平盤上方。
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上周落幕,加上輝達「機器人新大腦」新產品即將登場,市場眾所矚目,周一概念股再度飆漲,工業電腦(IPC)挾帶缺工的智慧零售與智慧醫療,以及近期熱門的機器人、邊緣AI、半導體等題材,市場也關注事欣科(4916)的美國製造,漲幅均不俗,IPC老大哥研華提到,即使邊緣運算產業是碎片化市場,但更需要服務,研華的布局剛好可以應付這樣的特色。IPC各懷武功,而展望下半年營運,仍須面對缺料、匯率、第二季提前拉貨等影響,局勢動盪,挑股AI、機器人當道,預計相關貢獻將在明年起更加實際顯著。
萬泰科(6190)獲低軌衛星客戶電源線大單,6月已經量產出貨,躍居該客戶第一供應鏈,明年出貨挑戰翻1倍;此外在水冷伺服器液冷測漏線,萬泰科可望在今年底交貨,應用在GB200/GB300機櫃內,打破日商壟斷情況,儘管傳統線束已提前拉貨,但萬泰科總經理張程雅看高毛利產品需求未見降溫,第三季、第四季營運可望先蹲後跳。
川普日前先喊晶片關稅 100%,15日又放話「可能提高到 200%~300%」,數字聽來驚人,但台股卻未受波動,18 日盤中最高來到 24515.65 點,刷新歷史新高。CTWANT記者採訪發現,市場對「關稅可轉嫁」已有預期,加上部分業者具備豁免條件,因此台廠反應呈現兩極化:大廠態度淡定,中小企業卻如臨大敵。
螺絲廠世豐(2065)今年第二季每股虧損1.24元,繼2017年第一季再現單季虧損,並為歷史新低表現。上半年轉虧損,累積每股稅後虧損為0.44元,低於去年同期的每股盈餘2.38元,不過若排除業外匯兌損失影響,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86元。世豐FOB交易模式避開關稅直接衝擊,且適用美國232條款,台灣出口條件與鄰近國家並駕齊驅,維持國際競爭力。世豐持續拓展全球市場業務接單動能,包括強化歐洲及東南亞等潛力市場的業務拓展力道,積極深化當地通路合作與產品布局。
巧新(1563)第二季營收17.15億元,年減8.4%;營業利益1.43億元,年減44.6%;稅後淨損0.65億元,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每股虧損0.29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36.33億元,年減5.1%,受新台幣匯率升值因素影響,上半年營業毛利8.85億元、年減13.8%,因台幣升值及認列客戶年度回饋0.91億元,營業毛利率為24%,單季產生評價損失約新台幣2.08億元,稅後淨利2.89億元,年減30%,每股盈餘為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