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Lyft的搜尋結果,共41筆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執行長芭拉(Mary Barra)曾矢志十年內停產燃油車,但如今這家底特律車廠策略轉變,放慢全面轉型至電動車的腳步,擴大傳統汽油車的布局。
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在20日發生大規模當機,造成眾多知名網站與應用程式停擺,包括亞馬遜、Disney+、Lyft、麥當勞、紐約時報、Reddit、Ring、羅賓漢、Snapchat等。美國航空公司線上服務也受影響,部分旅客抱怨無法線上辦理登機或查詢訂位。
附加價值未來主要將體現在數據的處理上。我們是否能掌控自己個資的存取權和隱私,還是會被某家公司、某種職業或某個國家控制,緊緊掌握資料存取的權限?
國外一則社群媒體貼文近日在 X(前稱 Twitter)上引發廣大關注與激烈討論,主題圍繞「搭乘Uber或Lyft等共乘服務時,哪個座位最安全」。據悉,貼文來自用戶「Luna M」,她表示自己從不坐在後座,而是選擇坐在副駕駛座,原因是擔心司機會啟動兒童安全鎖,導致乘客無法自行開門逃生。
大陸互聯網巨頭百度20日晚間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期內營收為人民幣(下同)327.13億元,年減4%,遜於預期;歸屬百度核心淨利潤74億元,年增35%。在AI掀起大陸科技產業熱潮下,百度核心非線上廣告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強調繼續推動行動生態AI轉型。
市場持續消化美國對等關稅消息,值此之際,美國與俄羅斯傳出正在醞釀烏克蘭和平協議,投資人憧憬俄烏戰爭畫下句號,華爾街股市8日走高,道瓊工業指數道指高開76點後,漲幅最多擴大至304點,那斯達克指數盤中一度揚升1.04%,高見21,464點,創下盤中新高,收盤再締新猷。
大陸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宣布,將與美國線上叫車平台Lyft達成戰略合作,在歐洲提供無人駕駛出行服務。雙方將於2026年,率先在德國和英國部署第6代無人車,後續逐步擴大至數千輛,實現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對比之下,特斯拉7月在中國銷量繼續下滑,今年已有6個月呈下滑趨勢。
在賴清德總統發表就職周年演說的同時,電動車(EV)的驅動者寧德時代在港交所2次上市了,當天股價溢價17%,市值增加46億美元,為港交所今年最大宗上市案。令人驚訝的是,美國投資人被禁止購買該公司股票,不禁好奇,寧德時代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值得如此大動干戈?
在賴清德總統發表就職周年演說的同時,電動車(EV)的驅動者寧德時代在港交所2次上市了,當天股價溢價17%,市值增加46億美元,為港交所今年最大宗上市案。令人驚訝的是,美國投資人被禁止購買該公司股票,不禁好奇,寧德時代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值得如此大動干戈?
下周財經預告
台股3月31日殺聲隆隆,大立光(3008)受惠機器人、自駕車動能與題材等,使股價相對高價股與電子族群抗跌,致伸(4915)積極朝利基型及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帶動毛利率逐年成長,今年可望再進一步提升,帶動股價同樣有撐。
全球叫車平台巨頭Uber與Lyft加大與自駕車公司合作力度,Lyft拍板於今年夏天在其平台上正式推出無人駕駛汽車服務,概念股包括自駕車概念股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包括大立光、亞光及原相等可望受惠。
叫車服務業者Lyft於11日盤後公布去年第四季財報,業績意外轉虧為盈,但本季反映整體市場需求的總預訂量(gross bookings)不如市場預期,拖累股價重挫。
新聞提要■車水馬龍的曼哈頓是全球最繁榮的商業區,然而當地也長年為交通壅塞所苦,如今決定開徵塞車費以改善這個問題。
美國叫車服務平台優步(Uber)和Lyft分別跟自駕車開發商合作,以自家叫車APP與合作廠商提供的自駕車連結一起,爭奪自駕計程車市場,預計幾個月後在美國部分地區提供服務。
網約車平台Lyft上季營收優於市場預期且展望樂觀,周三盤後股價飆漲20.35%,報17.33美元。
下周財經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