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a股基金的搜尋結果,共168筆
大陸官方釋出一系列積極的貨幣政策與經濟刺激方案,陸股在十一長假後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皆有明顯漲幅,但之後漲幅收斂,至於港股則出現漲多後的大跌走勢,目前可否續追中國相關基金?法人表示,短線或有上漲空間,但中長期大陸官方激勵效果待觀察!
大陸A股在「十一」黃金周期間休市,但香港與海外市場卻在9月底大陸政府一連串刺激政策下,展開飆漲行情,包括中概股、基金與ETF都收穫頗豐。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4日收漲3.1%,收在2023年2月2日以來最高位,9月30日至10月4日當周累計大漲11.9%。
針對房地產業落底時機不明朗,大陸24日推出兩政策組合救市,投信法人表示,新政策工具皆能大幅提升機構的資本,及股票增持能力,也有助於股市流動性的提升,釋出強烈撐盤信心及訊號,由於還有股市利多政策研擬中,陸股應會有效的提振,激勵陸股ETF大反彈行情。
在房地產業落底時機尚不明朗情況下,大陸24日推出兩政策組合救市,法人表示,新兩項政策工具皆能大幅提升機構的資本及股票增持能力以及股市的流動性,釋出強烈的撐盤信心及訊號,由於未來還有股市利多政策還在研擬中,對於目前低迷的陸股信心有所提振,使陸股相關ETF再反彈。
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股市波動加劇,類股輪動快速,檢視國內投信發行的各類海內外股票基金績效,前三名分別是單一國家股票、國內價值型股票與美國股票基金,三類基金平均報酬都至少有18%以上。整體來看,超過8成的股票基金仍多繳出正報酬,唯獨大陸A股基金持續疲弱,平均下跌3.96%。
大陸地產利多政策密集出爐,大陸央行推出多項政策措施,投信法人分析,大陸在GDP優於預期、房地產政策密集出爐下,今年經濟成長可期,股市長線看俏。
大陸A股市場自2月以來曾一度出現修復行情後走跌,法人表示,儘管陸股現在還在震盪打底中,但後市表現不悲觀。
大陸6月製造業PMI為49.5,較5月持平,連續兩個月在收縮區間,投信法人認為,後市A股並不悲觀,利多因素包括6月地產數據改善,大陸積極推出地產放鬆政策,物價下半年有望回升,隨政策積極發力,效果有望逐步顯現,預計物價將企穩回升,根據Wind預期,下半年CPI年增有望回升至1.3%,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0.1%。
儘管市場對大陸經濟擔憂一直存在著,但近期部分法人對陸股看法並不是那麼悲觀,甚至有長線資金已進場布局。法人表示,個股表現和經濟成長不一定會呈正相關,另和美股、全球股市作比較,陸股評價明顯折價,若以價值投資的角度看,陸股是具價值投資。
大陸居民消費能力與消費意願持續回穩,居民收入增速和消費增速有回升跡象,表現在居民平均消費傾向和疫情前的差距收窄。投信法人強調,從整體經濟表現來看,大陸已從疫情底部開始逐季回升,陸股長線看俏。
大陸房地產相關政策出現積極變化,央行調整購房首付比例、貸款利率下限和公積金貸款利率,部分省市開展由地方政府收購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賃住房,有助緩解當前房企銷售不善和周轉率下降問題。法人認為,隨政策積極作多加持,陸股後市反彈行情可期。
大陸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正面訊息,政策總基調保障經濟恢復的持續性,地產政策也表明積極消化庫存的態度,三中全會將於7月召開,強化市場改革預期。投信法人認為,在政策持續作多下,陸股後市漲升行情可期。
陸股自2月以來出現築底反彈,市場資金也以行動買單,投信法人表示,隨著市場籌碼正向訊號浮現以及人民幣回穩,北向資金自2月以來轉為淨流入,今年來已見到逾887億人民幣資金回流,帶動滬深300指數自2月2日落底後反彈至今最高上漲16%,目前指數底部確立且震盪向上。
農曆年後陸股氣勢如虹,投信法人指出,儘管A股與港股PE已見修復趨勢,仍低於長期均值,全面性的多頭行情尚未到來,現在投資陸股選股重於選市,大多頭雖然尚未到來,一旦公用事業股、電力事業、食品消費、美容護理等量價齊揚,後市表現相對看好。
陸股近期有亮麗表現,不少陸股ETF績效也明顯跳升,對於陸股續航力道,法人表示,就經濟和股市各指標來看,儘管陸股最壞的情況已過,但大陸房地產持續低迷,對大陸景氣還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市場多頭情緒能否延續,得觀察一重要指標是各地政府所推出的刺激政策。
根據統計,近三個月上海A股指數報酬率漲幅為9.76%、MSCI中國指數為18.87%,超過MSCI世界指數的4.72%,加上受惠於MSCI季度審查於5月15日公布後,廣受關注的MSCI全球市場股票指數增加42檔股票,其中包括8檔大陸A股市場標的,擬於5月31日收盤後生效,這項消息挹注A股近期走勢續揚,更有助帶動科技業、家電業、鋼鐵業及能源業等題材續航。
陸股過去三個月好表現,令不少投資人意外。法人表示,陸股最壞情況已過,近期上漲可先視跌多反彈行情,是否長期多頭走勢,仍需要更多基本面配合,看好政策受惠、民生必需等產業。
受惠於大陸政府祭出的政策逐一發酵,使大陸A股今年來自低點後強勁反彈,11檔境內A股基金績效也轉為正報酬。法人認為,市場對大陸經濟復甦信心逐漸提升,帶動外資回補陸股,但當地經濟動能仍較疲弱,預計復甦之路仍有顛簸,後市仍須觀察樂觀情緒是否能延續,但因評價仍具吸引力,建議投資人可逢低介入A股基金。
根據統計,近3個月上海A股指數報酬率漲幅為9.76%、MSCI中國指數為18.87%,遠超過MSCI世界指數的4.72%,加上受惠於MSCI季度審查於113年5月15日公佈後,廣受關注的MSCI全球市場股票指數增加42檔股票,其中包括8檔中國A股市場標的,擬將於113年5月31日收盤後生效,這項消息挹注A股近期走勢續揚,更有助帶動科技業、家電業、鋼鐵業及能源業等題材續航。
港股近期強勁走勢,觀察技術線型從熊市轉牛市,驅動陸股市場聯袂看俏。法人表示,近幾年港股跌幅雖然較A股跌幅更深,也創造出反彈力道更大的可能性,港陸股有機會出現補漲行情,但依然要留意一些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