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a股掃貨的搜尋結果,共29筆
看好疫後復甦加上基期相對較低,外資自去年第四季末起積極買進A股,2023年以來持續加碼,帶動A股行情震盪走高,也進一步推升大陸A股基金基效漲勢亮眼,引領股市多頭漲勢。
人民幣升值促使北向資金淨買入金額創新高影響,A股券商、大金融、白酒三大類股25日領漲大盤,助四大指數大漲,滬深兩市成交額更爆出逾人民幣(下同)1兆元大量。
大陸A股在4月19日至23日迎來瘋狂的交易周,北向資金前來加碼掃貨,當周淨買入規模超過人民幣(下同)210億元,白酒、醫藥生物等類股受到重點關注。
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大陸A股市場交易的活躍,代表外資動態的北向資金也加速流入A股市場。1月15日,北向資金全日淨買入人民幣(下同)8.01億元,為連續第8個交易日淨買入,2021年以來,北向資金月內累計淨買入額已高達370.86億元。
拜登勝選有望舒緩美中貿易戰火,外資湧入大陸A股市場。據第一財經報導,9日開盤10分鐘,藉由香港北向A股的資金快速掃貨50億元(人民幣,下同),半小時便狂買90億元左右。截至收盤,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196.98億元,創歷史單日淨流入額次高。
十一長假後市場熱錢歸隊,帶動大陸A股漲勢再起。投信法人認為,隨不確定因素逐漸消散、基本面漸入佳境,建議第四季可積極進場布局,掌握新一波A股多頭行情。
十一長假後市場熱錢歸隊,帶動大陸A股漲勢再起,大陸A股及大中華基金雨露均霑近一周類型平均漲幅近6%。投信法人認為,隨不確定因素逐漸消散、基本面漸入佳境,建議第四季可積極進場布局,掌握新一波A股多頭行情。
做為大陸A股「價值型投資」參考指標的全國社保基金,2019年度投資報酬率達14.06%,創下2015年以來最高,也遠高於社保基金自2000年成立以來年均8.14%的投資報酬率。
全球遊戲業一哥騰訊近日接連出手「掃貨」三家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泛微網絡、世紀華通,以及美股上市的搜狗相繼獲得騰訊青睞。截至目前,騰訊所投資的公司逾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超過160家是市值或估值逾10億美元的企業。
美方針對「港版國安法」發動的連串制裁,短期利空已出盡,在內外資金挺進、政策利多等動力助推之下,陸港股三大市場2日演出狂飆行情,其中,上證收盤大漲2.13%,站上3,000點,且自6月29日低點反彈至7月2日累計漲幅4.36%,走勢強悍已收復今年以來失土。滬深兩市成交值也突破人民幣(下同)1兆元大關。
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局)日前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表顯示,2019年1至8月QFII新增獲批額度超過100億美元,年增3.13倍。外資銀彈充足,第二季買盤進入A股市場掃貨,大買華泰證券等多支個股。
國際指數編製公司明晟(MSCI)對大陸A股的納入因子在27日收盤後,從10%提高至15%。受此消息激勵,北向資金尾盤大舉掃貨,當日合計淨流入人民幣(下同)112.71億元,創下2018年12月3日以來的單日最高淨流入紀錄。A股喜迎活水,滬深兩市27日分別收漲1.35%、1.86%。
中美貿易戰及政治抗爭持續,造成港股本周大跌,恒生指數一周累計下跌979點或3.6%,收市報25939點。可是,「北水」似對港股「愈跌愈愛」,透過滬深港通買進的熱情未見減退。8月以來,南下資金淨流入逾150億元(港幣,下同),並且是跨月連續16個交易日淨增持。
今(6/21)天收盤後,全球知名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納入A股的第一步就要正式生效!這意味著,追隨富時羅素旗艦指數的被動資金可能會在今天完成最後的建倉,百億級(人民幣,下同)外資有望上車。
大陸保險行業基本面的明顯回暖,正引起外資高度關注。據港交所最新披露資訊,今年1月以來,以摩根大通(JPMorgan)、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和瑞銀集團(UBS)為代表的外資,接連在香港市場「掃貨」中資保險股。其中,被外資增持最多的是中國平安H股。
在美上市中概股周一(1/14)集體下挫,因大陸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以及美國圍堵大陸科技企業發展造成市場擔憂所致。不過,周二(1/15)A股則在藍籌股領軍下出現強勁走勢,上證50漲幅超過2%。大陸外匯局14日宣布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總額度大幅提高至3000億美元的利多消息,激勵15日外資買盤大舉湧入A股,而外資青睞的業績白馬股成為市場追逐標的,可望掀起A股在春節前一波紅包行情。
今年以來,A股行情跌跌不休,不過10月起,部分資金卻無視調整而瘋狂掃貨,借道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強勢布局。資料顯示,僅10月淨申購金額約425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不乏國家隊身影,包括證金公司、證金資管計畫、匯金公司等國家隊機構,在第3季也採用這種方式入市。
陸股呈現價跌量縮局面,上海股市22日又創了一個紀錄,成交額只有984.64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足千億,上一次還是在2016年1月7日,受熔斷影響,A股當天的交易時間不足20分鐘;不過,23日滬市成交量依然低迷,但總算未再創新低,成交額1078億元,截至收盤,滬指報2724.62點,漲幅0.37%,分析指出,量低往往是底部徵兆,抄底資金又要進場了。
大陸A股7日揮別低迷的情緒,以機構投資者來看,雖然內資觀望,外資卻積極進場,北上資金連續5周到A股「掃貨」,抄底金融股、消費股,自7月2日以來,北上資金連續五周「淨買入」,累計突破300億人民幣;光是7月23日到8月3日兩周期間,超過143億人民幣「外資銀彈」青睞,法人認為,投資人可考慮伺機加碼A股基金,或採取定期定額布局。
本周陸股啟動強彈,3大指數周一(7/9)漲幅均在2%以上,上證綜指更是收復2800點整數關口,深證成指也重上9000點,借道滬深股通的海外資金則持續淨流入。外資在上證指數2800點附近震盪期間,不斷加速買入,累計過去4個交易日淨買入達108億元(人民幣,下同)。